Pick-Up

《倩女・幽魂》舞劇:在人鬼不分的年代,強調那種單純

從文本《聊齋誌異》,至80年代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倩女幽魂》,再到現今舞劇《倩女・幽魂 》,聶小倩和寧采臣見證了時代的轉變,承載著你我的記憶。舞劇是基於同名經典電影改編的作品。世人對原作太熟悉了,無論是劇情還是音樂,不同角色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原片的配樂更是由才子黃霑操刀。因此舞劇會如何演繹這個故事,當中的音樂是如何編寫,格外引人好奇。這部作品也在表達一種單純的感情,在人鬼不分的年代強調那種純粹,並相信其真實地存在。

圖:香港舞蹈團

文:孫小椒|圖:香港舞蹈團

刊登於 2019-11-07

#Pick-Up

香港舞蹈團的舞劇《倩女・幽魂》即將第三次在香港上演,編導及編舞楊雲濤想要加入一些新內容。在這部舞劇巡演的四五年間,這是一次比較大的改動,先把道士燕赤霞的角色變得更加豐滿。

「作為道士,他要不要去幫一隻鬼?他有他自身的責任和掙扎。這裡音樂氣氛節奏上,應該是快還是慢?」楊複述道。加進燕赤霞的矛盾,豐富了人物的血肉,更立體了,不獨讓主角們專美。

一開始,楊雲濤會希望那部分的音樂激烈一點。與音樂總監伍卓賢商量後,伍認為,要看整體音樂鋪排。「如果這裡也激烈,後面救人部分的音樂也激烈,那整個感覺就平了。」演出音樂的最終版,就是這樣一點點溝通出來。

進入編舞的細節討論了。

舞劇《倩女・幽魂》是基於同名經典電影改編的作品。世人對原作太熟悉了,無論是劇情還是音樂,聶小倩、寧采臣等角色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原片的配樂更是由才子黃霑操刀。因此舞劇會如何重新演繹這個故事,舞劇音樂的編曲如何進行,格外引人好奇。

舞劇編曲與編寫電影音樂有很大不同。「在電影中,大部分情況下音樂的角色沒有『站得那麼前』,甚至反而是不能太前。電影配樂通常是先有畫面,音樂之後再建構的。」伍卓賢說,「而在舞劇中,觀眾看到的台上畫面是舞蹈員的肢體設計,而這些設計,很大部分是與音樂緊扣的。音樂十分主導整件事。在舞劇中,編舞和編曲可能是同時進行,甚至是音樂更早一些。」

伍卓賢與楊雲濤已經有多次合作經驗。他們通常會在製作開初階段談談音樂概念,聊聊整個製作的概念和意境,然後伍卓賢就會做出兩三首音樂,給楊雲濤聽聽感覺,繼續進行下去。

設計舞劇《倩女・幽魂》的時候,楊雲濤決定,要使用《倩女幽魂》、《黎明不要來》、《道道道》三首黃霑所作的電影插曲。他給伍卓賢聽了鋼琴版的《黎明不要來》,伍卓賢一下子明白了楊雲濤想要什麼樣的感情。

「挑戰是有的:三首歌在這裡,黃霑前輩的音樂,你要怎麼改?三首歌加起來10分鐘,怎麼變成舞劇長度的90分鐘,基調又不離開那三首歌太遠?」伍卓賢說。

在音樂細節中抽出線索。

伍卓賢對香港舞蹈團的風格已經非常熟悉:「他們的舞蹈是傳統中國舞和現代舞的結合,所以音樂上需要特別的處理。要用流行音樂的元素去帶出那個情懷,但是又不能用流行音樂的處理手法。」現時的處理,他暗地裡抽取了那三首歌的一些元素,放在舞劇不同的位置中。「你未必聽得出,你會覺得很熟悉,但又不完全一樣,這就令整個音樂有統一性。」

而在三首歌以外,足足七八十分鐘的空白,則需要創作者自己去填滿,這當中需要不少細緻的討論和細膩的感受,「我可能會向他形容一些內容,然後他設計出音樂給我,然後我再根據音樂,腦海中想像具體的畫面。」例如在設計與樹妖姥姥打鬥的場景時,楊雲濤一開始沒有說太多,只聊了兩三句,這場10分鐘沒有對白的演出音樂,就全部由伍卓賢的想像去填滿。

超現實舞台美學的力量。

楊雲濤表示,他在創作上不喜歡說太多,始終覺得鬼是比人要美的。整個舞台就是一個超現實的空間。這種留出空間的風格,同樣體現在舞台美學上。他透露,《倩女・幽魂》捨棄了不少傳統的佈景方式,「是桌子就放一張桌子,是椅子就放一張椅子」,反而用了很多空場景,不需要具體的擺設,這樣就有了很多的留白。值得一提的是,舞蹈中融入了不少傳統節日元素,例如民間習俗,場景反而不太常見而超現實,會給觀眾獨特的體驗。

伍卓賢也認為,舞蹈演出的意義就在於,舞劇並不是每一分鐘都有劇情發生,反而精練的情節提升了觀眾的想像。舞劇《倩女・幽魂》中,他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劇終的編排,他形容那是一個「淒美而無奈的結局」,是震憾人心的時刻。

「這部劇的舞蹈,音樂,劇場空間的設計都很鮮明。這套劇會讓觀眾清楚記得每一幕是什麼。」

在伍卓賢看來,本劇的鮮明,更體現在角色的人物特點上。「劇中的角色,情感和性格都很直接和激烈。而現今社會的人,說話做事之前要考慮很多。你會不會為了你的信念,你深愛的人去放棄一些東西?我覺得這值得很多人去思考。」伍卓賢說。

他表示,在音樂的設計上,就會像角色的感情流露一樣,比較直接鮮明。

在即將到來的香港第三次公映上,伍卓賢找了音響設計師合作。相比起之前簡單用一對喇叭放音樂,他這一次想有趣一點,準備在劇場的不同位置都加一些喇叭,再將音樂分作不同層次,放在不同位置播放,讓現場環迴的聲效感覺更好。

「我們不想只講一個愛情故事。」楊雲濤回想起來,他小時候看過一次《倩女幽魂》,覺得很喜歡,「就是對港產片的喜歡」。後來隨著逐漸長大成年,也一度以為到了要告別港產片、看起歐洲片、文藝片的年齡了。直到他在電視上看到了《倩女幽魂》的重播,隨便看畢,以為只是娛樂的影片,讓他覺得非常感動。「基於一種職業習慣。我馬上反思為什麼,也很想把這個感受分享給大家。」

創作舞劇,保留消失的美好。

「以前我們覺得那就是一個很好的娛樂片,開創了集武俠、鬼怪、搞笑,特技的先河,好像就這樣了,」楊雲濤說,「我們現在才感到它那麼棒。現在去看,這部戲內追求的內容、主題,實際上很重要。《倩女幽魂》在電影百花齊放的80年代出現,有張國榮,有午馬,有黃霑,而他們都已經離我們遠去。」

楊雲濤說,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也在講一種單純的感情,在人鬼不分的年代強調那種純粹,並相信這種單純的存在。

所以,在香港第三次公映的版本中,楊雲濤維持了他對故事結尾的改動。「電影的結局還是比較開放,好像還是會有輪迴的可能。而舞劇的結局就是灰飛煙滅。」他說,「對我來說,這就好像不會有另一個張國榮。有些東西就讓它去,讓我們明白,失去是一種必然,失去了你才知道它的意義在哪。」

*從文本《聊齋誌異》,至80年代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倩女幽魂》,再到現今舞劇《倩女・幽魂 》,聶小倩和寧采臣見證了時代的轉變,承載著你我的記憶。 活在陰暗鬼界的聶小倩,被妖怪威逼害人,直至遇見書生寧采臣,被其正直真誠打動,決意幫助寧采臣脫離險境,展開一段可歌可泣的人鬼戀。無論是紙本文學經典人物,或是銀幕唯美女鬼,抑或是轉化為舞蹈,以肢體語言重新演繹。除了情與愛,當中的善與勇,跨越世代,在混濁的世道中,繼續觸動人心。

「人生是美夢與熱望,夢裡依稀有淚光」

《倩女.幽魂 》三度公演,走進大家的集體回憶。*

香港舞蹈團大型舞劇 《倩女.幽魂》

日期:2019-12-06 ~ 12-07 ( 7:45 PM )

票價:HKD 480, 380, 280, 180, 80

日期:2019-12-07 ~ 12-08 ( 3:00 PM )

票價:HKD 440, 340, 240, 140, 8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立即購票:http://tiny.cc/LAmourImmortel

節目查詢:3103 1806|hkdance@hkdance.com|www.hkdance.com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