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美國獨立日慶典保安開支較去年高五倍,華盛頓市長要求白宮埋單

2019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總統特朗普及「第一夫人」梅拉尼婭(Melania Trump)在華盛頓出席慶典。

2019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總統特朗普及「第一夫人」梅拉尼婭(Melania Trump)在華盛頓出席慶典。攝:Jabin Botsford / 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9-07-11

#逃犯條例#香港#特朗普

美國獨立日慶典開支較去年高五倍,華盛頓市長要求白宮支付

本月4日美國獨立日,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特區舉行「向美國致敬」慶典;當地週三(10日),華盛頓特區市長鮑莎(Muriel Bowser)去信白宮,指慶典保安花費近170萬美元,華盛頓特區的保安基金已經耗盡,要求白宮儘快支帳

慶典當日,特朗普成為七十年來首位於獨立日在國家廣場發表講話的美國總統;他發表講話期間,多款坦克、戰機參與閱兵儀式以「向美國致敬」。當日亦有示威者在華盛頓紀念碑抗議,批評特朗普「騎劫」國慶、為其競逐連任造勢。

據華盛頓特區國土安全和應急管理局結算,今年獨立日慶典的洗費,比往年的多出五倍。鮑莎去信白宮,指出在慶典過後,華盛頓特區用於反恐、額外保安等工作的「緊急規劃及安全基金」已經耗盡,預計今年9月底財政年度結束時,將錄得600萬美元赤字,屆時將要動用稅收以填補基金開支。

鮑莎要求白宮為慶典支帳170萬美元,以全數填補基金開支。她又指出,2017年為特朗普總統就職禮提供保安措施時,基金亦消耗了730萬美元,而白宮至今尚未繳付該筆開支。有報道引述華府官員稱,華盛頓特區曾同意自行報銷就職禮開支,但華盛頓特區政府否認。

鮑莎亦提到,美國前總統布殊(George H. W. Bush;通稱:老布殊)的喪禮於去年12月舉行,基金當時亦撥出大筆金錢,也是基金目前見底的原因之一。

白宮表示已收到鮑莎的來信,會適時作出回應。有國會議員要求撥款委員會向基金緊急注資600萬美元,以確保首都安全。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開腔回應「反送中」風波,批評有港人「挾洋自重、亂中取利」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今天出席「香港各界慶祝國慶七十週年」籌委會期間,首次回應香港近月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風波

王志民表示,大部份香港市民和平理性地表達意見,展示香港的文明,但有少數極端份子衝擊立法會,行為令人震驚,應予以譴責。他強調法治及安定是香港的根本利益,並重申中方支持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繼續依法施政、支持香港警隊維持社會秩序。

王志民又批評,香港有少數人「挾洋自重、亂中取利」,呼籲香港市民予以反對。他指出,港府已承諾更包容、聆聽民意,市民應給予時間和空間;他相信在未來數年,一些針對香港深層次矛盾的政策將逐步落實,市民將會獲得「幸福感」。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過去兩週近一成港人有抑鬱徵狀、部份人想過自殺

香港近月有連串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運動,期間有數名港人留下「反送中」宣言後自殺身亡。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天發表調查結果,指過去兩週有近一成受訪者出現抑鬱症徵狀,部份人曾有自殺念頭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於上月22日至本月7日,以電話訪問逾1200名成年人,發現9.1%受訪者出現抑鬱症徵狀,高於2014年「佔領中環」期間的5.3%。其中,4.6%受訪者更曾經出現自殺念頭,高於「佔領中環」期間的3.6%。

數據顯示,不論受訪者曾否參與「反送中」遊行、示威或衝突,抑或受訪者本身支持修例,均有人出現抑鬱症徵狀,而且以年長群組的受訪者較為顯著。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對調查結果表示憂慮,形容重大社會事件引起的精神健康疫症,與傳染病沒有大分別,而前者更難找到「疫苗或藥物」。

英國稱一艘運油輪在霍爾木茲海峽遭伊朗船艇攔阻

英國政府發表聲明,證實一艘英國運油輪於當地週三(10日)駛出波斯灣、進入霍爾木茲海峽時,遭相信隸屬伊朗革命衛隊的三艘船艇攔阻。為運油輪護航的英軍護衛艦「蒙特羅斯號」一度以艦炮瞄準伊朗船艇、並透過無線電發出警告,最終成功驅趕伊朗船艇。

此前,英國皇家海軍曾在屬地直布羅陀扣查伊朗超級運油輪「格雷斯一號」,指運油輪涉嫌違反歐盟禁令而運油往敘利亞。伊朗事後警告英國要承擔後果,揚言會對英國運油輪採取同樣的扣查行動,以作報復。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Joseph Dunford)透露,美方正打算籌組國際軍事聯盟,保衛伊朗、也門外海的戰略海域;美方目前正與多國磋商,未來數週會確認各國意願,隨後與參與國展開軍事部門協商、討論職責及分工。

路透社報道,美方計劃派出指揮艦,領導對相關海域的監視行動;參與國則負責派出艦隻,在美國指揮艦附近巡邏,以保護本國商船。

福士「甲蟲車」逾80年歷史使命告終,正式停產

福士汽車(Volkswagen)生產的最後一輛「甲蟲車」於當地週三(10日)在墨西哥出廠,車廠為此舉行告別儀式,標誌「甲蟲車」逾80年的歷史告終。最後一輛「甲蟲車」將不會出售,而被送到博物館展覽。

匈牙利工程師 Béla Barényi 早於1925年發表「甲蟲車」設計圖。至1930年代,納粹德國元首希特拉(Adolf Hitler)委託工程師保時捷(Ferdinand Porsche)設計及生產一款平民汽車,基本要求包括可載兩名成人及三名兒童、最高時速達每小時100公里、售價低於1000馬克等。

最終,首三款「甲蟲車」於1936年10月面世。隨着二戰爆發,這款原本為平民設計的汽車,被大量投入戰事;至戰後經濟蕭條,經濟實惠的「甲蟲車」立即成為歐洲最暢銷車款之一。

「甲蟲車」以圓潤的車身設計見稱,引擎起初設置於車尾。20世紀,車廠重新設計「甲蟲車」,將引擎改為前置,也融入了現代科技,一度刺激「甲蟲車」的銷量。然而在七人車等新車種的競爭下,「甲蟲車」的全球銷量很快走向持續下跌,至今停產。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