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五四百年

李歐梵:五四百年中的中國現代文學,傳統與現代的弔詭

五四新文化運動發生之後,傳統是否真的被推倒、消失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麼,傳統是以何種形式存在於現代?

浙江紹興的魯迅故居。

浙江紹興的魯迅故居。圖:IC photo

刊登於 2019-05-04

#李歐梵#五四百年#端 x 《二十一世紀》

【編者按】:本文為《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19年4月號的文章,文章經雜誌授權轉載,因篇幅所限,略有刪減。端傳媒已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二十一世紀》建立長期稿件資源合作關係。

大家似乎都同意,這個運動有兩個要點,一個是1919年5月4日的學生運動,另一個就是1917年在《新青年》雜誌發起的「文學革命」。作為一個現代文學的研究者,我當然先從後者(白話文帶動的新文學)說起。

白話的提倡和接受是跟近代中國民族國家的建立密切相關的。任何一個新的民族國家從殖民統治掙脫出來後,都必須處理語言統一的問題,越南、韓國和希臘皆是如此。而五四時期的白話文除了是民族國家語言的宏觀問題,更涉及了傳統和現代的糾葛。胡適提倡白話文,同時力主建設新文學和新文化。他的口號是「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國語基本上就是白話,但這白話需是全國人都使用的白話,廣泛地牽涉到口語和讀寫。他自覺地要以一種生動的、統一的語言打造「國語的文學」,加以宣揚,讓人學習,然後達成民族國家語言之建立。至於陳獨秀,他在〈文學革命論〉裏提出了鮮明的口號,要分別以建設「國民文學」、「寫實文學」和「社會文學」,來推倒「貴族文學」、「古典文學」和「山林文學」。這一百年來,陳獨秀的口號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為人熟知的潮流,並派生出許多不同的變奏。胡適和陳獨秀俱意在推動文學革命,卻沒有時間兼顧運動背後的細節。例如,胡適討論過很多大問題:甚麼是文學、甚麼叫新詩等等,並在長文〈建設的文學革命論〉裏大談文學創作的問題,好像甚麼都懂,卻從未深入研究那些問題。

五四運動領袖人物的共同特點是,他們都受過中國傳統教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學根柢。對中國傳統文人來說,詩和文是非常重要的文學書寫形式,而胡適卻提出一律要用白話來寫,急欲取代文言,於是就使傳統和現代形成了對立的姿態。五四新文化運動發生之後,傳統是否真的被推倒、消失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麼,傳統是以何種形式存在於現代?民初不少學者文人如林紓、王國維和劉師培等,都是用古文寫作的。不單林紓十分反對用白話寫詩文,不少人亦對能否以白話文寫出藝術作品表示懷疑。反對白話的人看上去很保守,但他們其實都受過高等教育,有的還曾留學海外,跟五四新派人物還是有許多相通之處。對民國初年的人來說,傳統就在生活裏面,它是活生生的,無所不在;但當他們需要推動一個新的運動時,就自覺要把傳統的門面打倒或重造。

我們該如何理解中國傳統和現代的關係?在過去一百年多來,這是中國文化界和學術界共同關心的問題。林毓生首先提出了「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註1),引起了當代學術界的熱烈討論。2019年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我打算重新審視這個問題。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