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深度

「聖戰士」歸來:請不要重蹈我的覆轍

他發現在敘利亞找不到英雄,只有破壞、殺戮、報復殺戮的不斷循環。返回故鄉後他又被當作當局重點調查對象,但此刻在獄中服刑的他仍認為返鄉的那一年是人生的開始。

2018年5月,艾伯特・貝里沙 (Albert Berisha)因加入激進組織——敘利亞的「努斯拉陣線」(Al-Nusra)與「伊斯蘭國」(IS),被判刑3年半。圖為艾伯特於2016接受媒體訪問時被拍攝的肖像。

2018年5月,艾伯特・貝里沙 (Albert Berisha)因加入激進組織——敘利亞的「努斯拉陣線」(Al-Nusra)與「伊斯蘭國」(IS),被判刑3年半。圖為艾伯特於2016接受媒體訪問時被拍攝的肖像。攝:Andrew Testa/The New York Times

特約撰稿人 Annabella Stieren、Brindusa Ioana Nastasa 發自科索沃

刊登於 2019-03-20

#敘利亞#戰後敘利亞#恐怖主義

戰亂八年後的敘利亞,關於「戰後」的話語漸漸頻繁。 誰的戰後?哪裏的戰後?誰被審判?誰被饒恕?誰會歸來?誰又會離開?在由極權控制的戰後敘利亞,苦難和創傷是否真的會結束? 端傳媒跟隨戰士、醫生、平民、人權鬥士等人的腳步,帶你走進這片傷痕累累的土地…… 這是「戰後:敘利亞」系列的第二篇,追尋一位衝動前往敘利亞、加入了兩個恐怖主義組織的年輕科索沃人。

夏夜落雨,艾伯特・貝里沙(Albert Berisha)的聲音從電話那頭斷續傳來,訊號很差。電話從科索沃城市利普連(Lipjan)的監獄播出,艾伯特得向獄友借電話儲值卡,打來訴說他的故事。電話中,他自稱政治學者,原本只想做對的事,卻在敘利亞遇上幾個恐怖組織的瘋子。但他的犯罪紀錄上呈現的是另一個故事:2018年5月,艾伯特因加入激進組織——敘利亞的「努斯拉陣線」(Al-Nusra)與「伊斯蘭國」(IS),被判刑3年半。

事情要退回到2013年夏天,26歲的艾伯特還留著一頭棕髮,短鬍子修理齊整。那日,他坐在筆記本電腦前瀏覽 Facebook 動態牆,看到一則影片時,停了下來。影片中,臉上布滿血跡和塵土的男女操阿拉伯語大聲喊叫,身後是大片瓦礫堆和煙霧。一個失去意識的孩子躺在一名蓄鬍男子懷裡,男子則正奮力逃離現場。影片拍攝的是大馬士革一處住宅區遭到敘利亞政府軍空襲。艾伯特坐在父母家中他的小房間裡,反覆看著這段影片,然後 Facebook 又推薦相關影片給他,都是類似內容:在敘利亞這場不公不義的戰爭中,不斷有無辜平民孩童死去。

他看到停不下來。雖然,當時艾伯特的祖國科索沃已正式譴責敘利亞政府,但整個國際社會沒人想要介入這場戰爭。艾伯特記得自己很憤怒,想要幫助無辜的孩童。像科索沃大多數阿爾巴尼亞裔人一樣,艾伯特是一位穆斯林。不過,該地的穆斯林社區屬於世俗派,很少人會在生活中嚴格執行伊斯蘭教的教義。這些視頻改變了他,視頻中關於敘利亞穆斯林被殘忍殺害的故事讓他忽然感覺到了自己的穆斯林身分。艾伯特對伊斯蘭教越來越感興趣,也開始更加積極地去清真寺禮拜。

2013年10月,艾伯特突然消失,家中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他甚至連張紙條都沒留下。他花光僅有的200歐羅,越過土耳其基利斯邊境進入敘利亞,加入了努斯拉陣線。外界普遍認為,那是一個伊斯蘭恐怖組織。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