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立法會首讀《國歌條例草案》,香港眾志成員闖公民廣場抗議

2019年1月23日,《國歌條例草案》提交予立法會大會首讀及二讀,香港眾志主席林朗彥、秘書長黃之鋒等多名成員,早上突襲公民廣場,闖進已成為花槽的中央旗桿平台,並在旗桿掛上「不歌頌的自由」的標語。

2019年1月23日,《國歌條例草案》提交予立法會大會首讀及二讀,香港眾志主席林朗彥、秘書長黃之鋒等多名成員,早上突襲公民廣場,闖進已成為花槽的中央旗桿平台,並在旗桿掛上「不歌頌的自由」的標語。攝:林振東/端傳媒

刊登於 2019-01-23

立法會首讀《國歌條例草案》,眾志成員闖公民廣場抗議

香港立法會今天首讀《國歌條例草案》。「香港眾志」成員早上闖入政府總部東翼前地(俗稱:公民廣場)示威,遭受港府強烈譴責。

「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主席林朗彥等今早闖入公民廣場,在中國國旗及香港特區區旗旗桿之間掛上「不歌頌的自由」橫額,期間遭遇保安阻撓。「香港眾志」成員成功掛起橫額,惟橫額不久即被保安拆除。

林朗彥發言時表示,港府今天將《國歌條例草案》提交予立法會首讀,惟市民對草案仍然抱有質疑,包括為何要以懲罰法律規管市民對中國國歌的態度、憂慮中小學的中國國歌教育被納入法律將進一步打壓思想自由等。

林朗彥指,「香港眾志」今天行動旨在抗議港府以立法製造白色恐怖,強迫市民向中國表忠;他強調,說話和不說話的權利是香港市民珍惜的自由,「香港眾志」要求港府立即終止立法程序,展開公眾諮詢。

黃之鋒則表示,公民廣場加建圍欄限制集會自由,與「中國國歌法」限制自由同出一轍,因此「香港眾志」今天選擇在公民廣場行動。他批評港府設立刑事「中國國歌法」等同讓「思想警察」在校園及社會隨處出現,並呼籲泛民主派議員團結一致、要求撤回「中國國歌法」。

港府事後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香港眾志」成員闖入公民廣場並懸掛示威標語。聲明稱,事件中有一名保安受傷,有部分植物受到破壞;行政署已就事件報警,警方已派員跟進調查。

港府重申尊重市民表達意見的權利,但同時要保障政府總部有效、安全及順利運作,而公民廣場旗桿平台一直以來並不開放予公眾集會或遊行。

今早在立法會門外,有支持訂立「中國國歌法」的團體到場,期間一度與抵達立法會準備出席會議的泛民主派議員爭執。有支持立法團體成員認為,立法可以維護中國國歌尊嚴,批評泛民主派「為反而反」。

立法會內,《國歌條例草案》首讀前有多名泛民議員在席間高叫口號,抗議「中國國歌法」打壓言論自由。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一度作出警告,提醒議員保持肅靜,否則會視議員為行為極不檢點,將他們逐出會議廳。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發言時稱,難以逐個個案判斷是否違反「中國國歌法」,但強調草案的立法原意是尊重中國國歌,並就侮辱中國國歌的行為訂立阻嚇罰則,相信法例不會對市民大眾造成影響。

美國眾議院通過法案,支持台灣重返世界衛生組織

美國眾議院通過一項法案,支持台灣重返世界衛生組織(WHO)。相關法案下一步將送交參議院表決。

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支持台灣重返世衛,包括研究策略以協助台灣重獲世衛觀察員身份、再度獲邀參與世衛大會;假如台灣未能獲得邀請,國務卿必須向國會提交報告說明。

美國眾議院曾於去年通過這項法案,但參議院因議程緊湊而未能及時表決。根據規定,美國國會展開新一屆任期後,所有未經兩院通過的法案都必須重新提案。

台灣自2009年曾連續八年獲邀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衛大會,但蔡英文於2016年就任總統後受到中國打壓,台灣於2017年及2018年均未獲邀參與。中國政府曾表示,台灣不獲邀請是由於民進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並批評台方利用世衛大會拓展國際空間,企圖凸顯獨立主權地位。

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逝世,終年65歲

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逝世,終年65歲。

林清玄在1953年生於高雄,17歲開始寫作,20歲出版首部著作《蓮花開落》。林清玄畢業於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中國時報》及《工商時報》記者、《時報雜誌主編。

30歲前,林清玄已經囊括中山文藝獎、金鼎獎、中華文學獎等多個獎項。由於林清玄著作及演講大多探討佛法、真愛、家庭等議題,因此被譽為「心靈導師」。

然而,林清玄於1996年與首任妻子離婚,隨後於1997年再娶,惹來讀者、婦女團體、甚至部分作家同行批評他「說一套,做一套」,令林清玄在台灣的聲望急轉直下。事件過後,林清玄轉往中國發展。

台灣文化部長鄭麗君對林清玄逝世感到哀傷及惋惜,讚揚林清玄畢生致力寫作,著作等身,以文學及佛學傾注個人關懷及思索,清雅溫煦,影響頗眾。

Dyson 將總部遷往新加坡,強調與英國脫歐無關

英國家電生產商 Dyson 宣布將總部由英國遷往新加坡,以確保業務能面向未來、推進公司進化。Dyson 強調搬遷計劃與英國「脫歐」無關,惟曾經公開支持「脫歐」的公司創辦人戴森(James Dyson)仍然惹來批評。

Dyson 行政總裁 Jim Rowan 表示,戴森與行政團隊商討後落實今次搬遷決定,計劃將在未來數月內實行,屆時 Dyson 所有高層都會以新加坡作為基地,而戴森則會因應業務而兩地奔走。Jim Rowan 形容,Dyson 今後應該被稱為「環球科技公司」。

新加坡與歐盟於去年10月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不久即傳出 Dyson 計劃將重心轉移至新加坡。Dyson 早前已將主要生產線遷往新加坡,並宣布將投資25億英鎊、在新加坡興建電動車廠房。

戴森過去曾表態支持英國「脫歐」,且認為歐洲企業肯定會繼續重視英國市場、歐盟必定會回頭,因此呼籲即使沒有協議也務必要「硬脫歐」。

英國自由民主黨國會議員 Layla Moran 批評戴森在英國臨近「脫歐」時將業務遷離,指戴森為人虛偽、做法令人難以置信。在野工黨影子商務、能源及產業戰略大臣 Rebecca Long-Bailey 則批評現屆政府短視,欠缺對英國企業的支遠支持。

美國「共產主義受害者基金會」頒授勳章予陳日君,表揚他抵抗中梵協議、為大陸信眾發聲

美國「共產主義受害者基金會」宣布將本年度「杜鲁門—列根自由勳章」頒授予羅馬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以表揚他抵抗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為被剝奪宗教自由的中國大陸信眾發聲。頒授儀式將於當地下週一(28日)在華盛頓舉行。

基金會表示,陳日君致力推動改善香港及中國大陸人權狀況,面對中共鎮壓「八九民運」、打壓法輪功等暴行時不畏作出批評,因而被譽為「新香港良心」;直至今天,陳日君在香港民主運動上仍然具有相當影響力。

陳日君曾多次發表文章,反對梵蒂岡與中國政權就大陸主教任命達成協議,去年初曾遭教廷不點名批評。去年9月中梵簽署「臨時協議」,惟雙方至今未有公布協議細節;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曾回應傳媒,強調他會為梵中協議負責,而協議也訂明他有任命主教的最終決定權。

陳日君日前在 Facebook 發文,再度談及中梵協議,質疑教廷不願觸怒中共,令「吞吞吐吐,偷偷摸摸」成為今後常規。他呼籲在中國大陸的信眾在事件未明朗之前,不要妄動、容忍一切騷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