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新加坡導演許瑞峰:我拍電影,是因為不想要身為導演的權力

《Demons》的創作再次成為一種集體療癒,成為所有參與這部電影者的集體驅魔儀式。

新加坡導演許瑞峰(Daniel Hui) 在《Demons》的拍攝現場。

新加坡導演許瑞峰(Daniel Hui) 在《Demons》的拍攝現場。圖:許瑞峰(Daniel HUI)提供

特約作者 謝以萱 發自釜山

刊登於 2018-12-21

#新加坡電影

「如果你煩惱如何籌資來發行你的電影,那麼你根本不應該費心去拍電影。你拍電影,是因為你需要拍電影;至於其他的事情,並不是那麼重要。如果你要等到有資金了才來拍電影,那你就不該拍電影;如果你要確認能發行,才來拍電影,那麼這電影根本不值得去拍。除了拍電影以外,還有許多方式可以賺錢;如果你想的是賺錢,懇請另覓其他方法,拍電影只會花掉你的錢而已。拍電影的目的乃是——將你的生命投注其中,而非期待從中獲取什麼。」——約翰・卡薩維蒂(John Cassavetes)

這段美國獨立電影先鋒約翰・卡薩維蒂的話,就放在「13 Little Pictures」的部落格上,作為組織成立的座右銘一般,鼓舞著也提醒那些愛電影的人們。2009 年成立至今,「13 Little Pictures」持續扮演著串連與支持獨立電影工作者的角色,舉辦工作坊等交流活動,並積極探索電影這一媒介的多種可能。許瑞峰(Daniel Hui)為主要成員之一,他的電影作品,正體現了這樣的精神。

成長於新加坡華人家庭,於美國加州藝術學院接受電影教育,即便成長經驗帶有如此鮮明的社會刻板印象標籤,但許瑞峰的作品並不輕易讓人定位——正如他纖瘦、斯文的外表,大男孩般笑起來眼睛總會瞇成線,但內心卻是善感深邃的老靈魂;姿態謙和,但對事物總有不輕易妥協的執著。作品雜揉著虛構、紀實的意圖,具備濃厚的實驗與自我顛覆的精神,他的電影既無西方世界對亞洲電影期待的某種鄉愁,亦無好萊塢片場的作風,雖然帶有創作者高度的意識與自持,但他在相當年輕的創作階段,便深刻省思了身為電影導演從事創作時,以藝術之名可能產生的霸權與暴力。然而,這樣的體悟,其實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碰撞才獲得的。

《Demons》劇照。
《Demons》劇照。 圖:許瑞峰(Daniel HUI)提供

所謂的「好電影」其實是種文化殖民的產物,乃是擁有資源者去排擠不在其審美標準內的作品。想要成為符合這樣審美框架的導演,就得要進入國際影展、符合歐美世界對亞洲電影的想像。

自承曾經是個在創作上只關注自身的人,很長一段時間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一意地透過作品來表述自我,不太在乎其他人的感受與觀點。直到一位親密友人、同時也是其人生導師,馬來西亞重要的導演亞絲敏・阿默(Yasmin Ahmad)突然過世,才對許瑞峰產生了關鍵性的改變。摯友逝世的打擊,加上認知到電影創作其實帶有相當多人為操控的因素、充滿做作的東西,那時才剛從電影學校畢業不久,24 歲的許瑞峰對電影創作徹底失去了熱情與動力,不知道為什麼要拍電影。而將他慢慢帶出這泥淖的,重新找回電影創作意義的,是 2010 年他拍攝的一部短片《Rumah Sendiri》。

不再想著要拍別人眼中的「好電影」

在拍攝《Rumah Sendiri》之前,許瑞峰是個不喜歡寫劇本的導演,幾乎所有的事物都在他的腦子中,甚至常在拍攝現場臨時創作,他習慣獨自完成這些事情,自己為所有的事情做出決定;而現場的劇組成員會盯著他瞧,追著他問:「Daniel,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這對他帶來莫大的壓力,當然對劇組成員來說,也充滿了疑惑與不安全感。這樣的經驗,讓許瑞峰意識到自己之所以不喜歡創作電影,一部份的原因是拍攝電影的過程中,導演總是孤單寂寞的;導演就像是個獨裁者,坐在自己高高築起的象牙塔中,居高臨下地指揮著工作人員,要求劇組成員們成為他作品裡的個體。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