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

混體裁、混時代、混空間-以藝術「混」出台灣月 胡晴舫:台灣就像一杯珍珠奶茶

來到「台灣月」的第十三個年頭,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今年為大家帶來「混台灣」的主題。當你可能對這個美麗的島嶼上的魯肉飯、鹽酥雞、甜不辣,但想不到,根據主辦機構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胡晴舫形容,原來台灣竟像一杯珍珠奶茶?2018年的台灣月又帶給大家什麼味道?

文:王其|圖:光華新聞文化中心

刊登於 2018-10-31

#Pick-Up

2018年度的台灣月剛好來到一半的時間,明明胡晴舫主任就說過台灣人都很「laid back」,生活很悠閒的;但過去半個月的台灣月不就有密鑼緊鼓的節目嗎?「台灣是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島嶼,孕育島民的創意,讓我們好好發揮軟實力。今年以『混搭』作為台灣月的主題,透過混體裁、混藝術、混時空,以自由創出一個美術及藝術空間,就像一杯珍珠奶茶,混合不同好吃的食材,更可創製出新的味道。」想像在這個美麗島上,吹着微微海吹,呷一口珍珠奶茶,這就是胡主任所說的「let's hang out」。台灣月來到下半部分,有什麼節目是大家不容錯過的?

香港x台灣:關於身分認同,《快雪時晴》想說的是⋯⋯

繼台灣月上半部分的重頭戲,包括國寶級台灣歌仔說唱(唸歌仔)表演藝術家楊秀卿老師的表演、國際知名攝影師張照堂先生的《歲月之旅》攝影展等,來到下半部分的重點項目,就一定不得不提到這個中西、古今、台灣x香港的混搭表演節目:《快雪時晴》交響樂×京劇表演。由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為靈感的京劇劇目《快雪時晴》大家可能都聽過,現安「居」於台北故宮博物館的《快雪時晴帖》幾經風波,才擁有這個家,「哪裏對我好,哪裏就是我的家」除了應用在此帖本身,更引發後人以此創作京劇。

是次表演集結香港及台灣兩地音樂家,包括國際知名指揮家簡文彬、藝術總監王安祈、作曲鍾耀光,並由國光劇團、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及香港管弦樂團共同合作。本身這套京劇內容都值的大家深思,加上由四海為家的簡文彬為指揮,出身於香港、到美國紐約發揚光大後現定居台灣的作曲家鍾耀光合作混出此表演,兩位都表示對此劇有深刻共鳴,未知又會引發如何不一樣的火花?

除了11月10及11日的現場表演,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亦安排了一連串相關節目及講座,讓各方面專家跟大家多角度剖析《快雪時晴帖》及《快雪時晴》京劇節目:包括由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何傳馨主講的「千年流轉,古今珍希--《快雪時晴帖》賞析」、由台灣戲劇劇作家途如芳主講的「引經典文物入戲--談《快雪時晴》文本創作」及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授廖玉蕙主講的「不安與永安--談偏安文學」。

微風輕吹 相伴室外音樂節目

來到11月份,天氣轉涼,除了適合行山野餐,坐在室外聽聽音樂也不錯吧。

雖然11月有另一個大型戶外音樂節,但喜歡台灣音樂或樂隊的話就一定不能錯過11月11日的「台灣音樂@自由約」活動。喜歡音樂或手創市集的朋友對在西九文化區舉辦的「自由約」一定不會陌生,11月11日的特備台灣音樂節目更為大家帶來精彩的indie音樂,當中讓人不得不瘋狂尖叫的一定是「康士坦的變化球」(COCG)的表演!集數字搖滾(math rock)、post-rock風格於一身的COCG像一隊看破紅塵的樂隊,名字已帶了點佛家的無常味道,作品則時而哀傷時而憤世,豪不忌諱地表達團員對世界、對其他藝術作品、對自己的感受。另一隊同樣精彩的是被形容為「來自南部的音樂」的淺堤樂隊,音樂風格雖然走清新路線,是大家走在高雄街頭會想聽到的樂韻;但內容卻帶着對時代的慨嘆,沉重卻溫暖。

另一個音樂跨界的混藝術表演亦是台灣月下半部分的亮點!說的便是「我行且歌--蔡明亮的影像與說唱」節目。被喻為最陰暗的電影作者的蔡明亮將為大家帶來兩部蔡明亮「慢走長征」系列作品,包括2012年於台北拍攝的《無色》,及同年於香港拍攝的《行者》,同時還有2013年長片作品《郊遊》的部分拍攝影像。有關表演包括戶外放映、戶外排練及室內說唱部分,三場表演節目分別於大館不同地方舉辦,讓我們得以窺探蔡明亮的創作、生活及記憶。三場表演場次將於11月15及16日舉辦。

台灣這個小島上的自由空氣正正孕育了如此多才多藝的創意及藝術家,大家又準備好跟他們來一個混藝術混空間的交流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