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明日大嶼」填海造島計劃成爭議焦點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天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其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圖為她下午出席記者會時,手持「明日大嶼」計劃書。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天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其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圖為她下午出席記者會時,手持「明日大嶼」計劃書。攝:Stanley Leung / 端傳媒

刊登於 2018-10-10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明日大嶼」填海造島計劃成爭議焦點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天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報告以「堅定前行,燃點希望」作為主題。

林鄭月娥在報告中提出名為「明日大嶼」的願景計劃,建議在大嶼山對出中部水域興建面積達1700公頃的人工島,隨即成為輿論的爭議焦點。

「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建造1700公頃人工島,聲稱可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

林鄭月娥未有等待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最終報告,而在施政報告率先提出名為「明日大嶼」的願景計劃

計劃提出在大嶼山對出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興建面積達1700公頃的人工島,首階段將於2025年展開。計劃冀在未來20至30年間在人工島上建造26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單位,合共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

計劃強調將以運輸基建先行,港府將研究在大嶼山興建一條新的主要運輸走廊,以道路及鐵路連接屯門沿海地帶、北大嶼山、中部水域人工島,以至港島北傳統商業區。

另外,預料提供不少於1.4萬個住宅單位的港鐵小蠔灣車廠上蓋建屋計劃,同樣被納入「明日大嶼」願景計劃當中。

林鄭月娥形容,中部水域人工島將會成為繼港島中區及九龍東區後的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估計可提供約34萬個就業職位。她又形容,大嶼山將成為通往世界和連接其他大灣區城市的「雙門戶」。

她又強調在大嶼山會堅持「北發展、南保育」的規劃原則,包括成立規模達10億港元的「大嶼山保育基金」。

林鄭月娥指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是本屆港府的重點工作,而願景涉及未來數十年的整體規劃,以至多項大型基建推行工作,涉及多個政策局;港府會盡快成立直接向特首負責的專責統籌辦事處,就整體方向提供督導和統籌,以至監察計劃的規劃及落實情況。

施政報告未有提及願景計劃需動用多少開支。林鄭月娥下午出席記者會時表示,「明日大嶼」計劃年期長、開支難以評估,但又強調每項投資都有經過評估,港府有能力負擔,計劃亦能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明報》引述政府消息人士透露,估計整個願景計劃至少涉及4000億至5000億港元開支。據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港府財政儲備為10919億港元,計及房屋儲備金結餘788億,合共為11707億港元。這意味着,港府可能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動用近半財政儲備。

准許地產商以「公私合營」方式發展農地

林鄭月娥又在施政報告提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其中准許地產商以「公私合營」方式發展農地。

計劃提出,港府會以持有不少於1000公頃新界農地的私人發展商為對象,邀請他們提出土地共享申請,以將不少於六至七成的農地用作興建以資助出售房屋為主的公營房屋。

計劃訂明,私人發展商應向城規會提交申請,並向港府支付十足市值地價。相關申請會交由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考慮,該委員會由大部份屬非官方人士的成員組成;申請獲批的私人發展商在相關土地興建支援特定發展、甚至能惠及社區的基建,則費用經港府審核後可從地價扣減。

新增土地七成用於興建公營房屋

林鄭月娥提出任內增加公營房屋比例,其中港府開拓的新增土地將有七成用於興建公營房屋

她又表示會修訂資助出售房屋的定價,預期會吸引大量申請。另外,居屋、首個綠置居項目及由市建局提供的先導項目,預料將合共提供7426個住宅單位,預計買家可取得高達九成或更高的按揭成數。

林鄭月娥八千字施政報告發言多次提及「一國」原則和意識,僅一次提及「兩制」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談及港中關係,多次強調「一國原則」、「一國意識」,相反在長約八千字的整篇發言中僅一次提及「一國兩制」。

林鄭月娥強調「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而享有高度自治權,並形容香港「(主權移交)廿一年來依託祖國(指中國大陸)、面向世界,保持自身獨特優勢」。她強調,港府管治必須堅守「一國原則」,正確處理特區和中央的關係。

林鄭月娥重申,她以至港府對任何鼓吹「港獨」,以及危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的行為絕不容忍,並將「無畏無懼地依法應對」。她又指出,港府為防微杜漸,已加強各界對中國大陸憲法、香港《基本法》及中國國家安全的了解,在香港社會加強樹立「一國意識」。

去年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時,林鄭月娥未有提及「港獨」。

施政報告未提《基本法》第23條立法時間表,另輕輕帶過重啟政改問題

儘管近月接連有建制派人士促請現屆港府於任內啟動《基本法》第23條立法,惟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未有提出立法時間表

林鄭月娥重申港府會審時度勢、謹慎行事,努力創造有利相關立法工作的社會環境。然而,她同時強調即使未就第23條立法,不等於港府會對違反中國大陸憲法或香港《基本法》、試圖分裂中國、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行為視若無睹,亦不等於可以用來處理相關行為的香港現行法例會備而不用。

林鄭月娥提及早前保安局局長引用《社團條例》禁止「香港民族黨」運作的例子,說明港府能以現行法例處理相關行為。她又表示事件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亦引發就第23條立法立法工作的熱烈討論;她承諾會認真聆聽,探討如何讓香港社會可以正面地處理相關立法工作。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亦僅輕輕帶過有關重啟政制改革的問題。林鄭月娥表示明白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年對「一人一票選舉特首」的訴求,但她不能罔顧現實而貿然重啟政改,令社會難以聚焦發展。

施政報告提出2020年西隧減價、紅隧及東隧加價,港府將以公帑補貼西隧公司

就行車隧道汽車流量不均問題,施政報告提出西區海底隧道由2020年1月1日起對私家車、的士及電單車實行隧道收費減價,屆時港府將動用公帑、向香港西區隧道有限公司(西隧公司)提供補貼;相反,紅磡海底隧道及東區海底隧道的相關收費將大幅提高,期望藉此達致有效分流。

西隧公司目前由港通控股、中信股份、嘉里建設、招商局國際等持有,西隧專營權將於2023年屆滿。據《立場新聞》引述港府消息人士預料,根據施政報告建議,預料港府在2020年至2023年間最多會向西隧公司提供18億港元補貼。消息人士指,港府與西隧公司已在原則上同意相關補貼計劃。

港府消息人士指,估計實施相關計劃後,每年可帶來8億港元的社會成本效應;估計2021年在早上繁忙時段,紅隧車龍會減短34%、東隧則減短10%;在黃昏繁忙時段,紅隧車龍會減短42%、東隧則減短29%。

報告提出取消強積金對沖正式方案,港府承擔補貼金額增至293億港元

林鄭月娥就任特首後啟動重新研究取消強積金對沖,至今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正式方案,目標在2022年前獲立法會通過。

港府會向僱主提供兩層補貼,用以支付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遣散費及長服金計算比例維持最後月薪的三分之二,上限維持在39萬港元。為協助「中小微企」應對財政壓力,當局將第二層補貼由原先建議的12年延長至25年,而當局所承擔的補貼金額會由原來的172億港元增加至293億港元。

根據方案,每名僱主日後要設立專項儲蓄戶口,每月注資僱員薪酬的1%,用以支付遣散費及長服金,供款累積至員工年度薪酬的15%就會「封頂」。

林鄭月娥強調,就強積金對沖問題的爭論已經持續多時,至今社會就取消對沖已取得廣泛共識,她認為是時候作出決定。

法定產假延長至14週,額外四週薪酬由港府全數補貼予僱主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建議將法定產假由現時的10個星期延長至14個星期,額外四週的薪酬將由港府全數補貼予僱主,上限為36822港元;其中,所有女性公務員從即日起受惠於新增產假措施。

林鄭月娥指出,香港女性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較男性為多,但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則遠較男性低,其中擔任管理階層的比例仍相對較少。她表示,自己作為香港首位女性特首,有多一重責任推動婦女發展,故此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一系列措施。

除了延長法定產假,施政報告亦提出加強社區幼兒照顧服務,以支援育有幼兒的婦女加入或留在職場。報告又建議港府在日後的賣地條款中,訂明要求發展商提供育嬰間、哺集乳室等設施,以鼓勵和支援母乳餵哺。

放棄研究規管,全面禁止電子煙的入口、製造、銷售、分發及宣傳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全面禁止電子煙及新型吸煙產品的入口、製造、銷售、分發和宣傳

林鄭月娥解釋,港府今年年中曾向立法會提出規管電子煙及其他新型吸煙產品,惟醫學界、教育界、家長團體以至不少市民均表達憂慮;經權衡規管或全面禁止相關產品的利弊後,她決定採取後者。她又提到,期望在2025年將吸煙率由目前的10%降低至7.8%,以保障市民健康。

據《立場新聞》引述港府消息人士表示,食衛局早前曾研究加強規管電子煙、加熱煙等產品,惟醫學界及教育界一致反對;有數據顯示約8.7%香港中學生曾吸食電子煙,情況引起部分人士憂慮。報導指,港府亦參考日本、意大利等地情況,發現有四成加熱煙使用者本身並非「煙民」,加上相關產品以「新奇、美觀」作銷售包裝,擔心產品開拓新市場,因此決定全面禁止。

今年7月,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行政長管答問大會時曾經透露,指食衛局已建議加強管制電子煙,措施與管制傳統香煙看齊。她當時表示,香港要履行貿易責任,若容許危害更大的傳統香煙出售、但禁售損害較少的電子煙,會衍生其他問題。

就施政報告建議全面禁止電子煙、完全推翻了三個月前的立場,林鄭月娥下午會見傳媒時稱:「我坦白承認,當時未深入了解這個議題,未做一些研究。」她又為推翻此前立場辯護,形容這是她的管治風格特色,「從善如流、做得更好」。

林鄭月娥下午會見傳媒,呼籲「反對填海、但沒甚麼理據的人士」勿阻「明日大嶼」計劃

林鄭月娥早上在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後,下午會見傳媒。其中,施政報告提出的土地供應政策、特別是「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成為傳媒提問的焦點。

林鄭月娥對傳媒發言時,公開呼籲「那些反對填海、但其實沒甚麼理據的人士」不要以司法覆核手段拖延填海造島計劃。她表示,那些人士應該為香港未來着想,勿以個人喜好凌駕於27萬輪候入住公屋的家庭。

另外,傳媒問及有人質疑「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提出填海1700公頃,遠較去屆港府《香港 2030+》提出的1000公頃要多,林鄭月娥強調本屆港府有決心開拓更多土地,並建立土地儲備,以確保香港未來能把握商業、工業等發展機遇,以及為香港家庭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

林鄭月娥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尚未提交最終報告下率先公布「明日大嶼」願景計劃,隨即惹來輿論質疑她忽視土供組意見。林鄭月娥否認自己忽視、駕空土供組,並指大嶼山發展已有悠久歷史,「港府只是繼續原本的工作」。

林鄭月娥又表示,自己仍然期待土供組於年底提交的報告,她亦看不到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各項土地供應建議工作有何大衝突。

另外,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日前發表支持填海興建人工島的宣傳片,且邀得影星劉德華為宣傳片作旁白,惹來輿論批評。林鄭月娥今天對傳媒表示,她較公眾早兩天看到該段宣傳片,當時為宣傳片與施政報告的理念的吻合程度、以至兩者用字的接近程度而感到驚訝。然而,她強調自己與「團結香港基金」沒有「夾過」(意指事先配合)

她透露聽聞劉德華亦認同宣傳片的旁白內容,並形容自己與劉德華均成長於香港騰飛的年代,且都出身基層、受惠於香港經濟發展,並分別在政府及演藝界取得成功。她形容,自己與劉德華「到了這個年紀,老實說均不要為自己做甚麼,反而關顧下一代」。

她又提到自宣傳片發表以來,有人對劉德華作出人身攻擊,她認為這並不公道,並為劉德華「勇於表達意見」表示敬佩。

林鄭月娥宣讀施政報告前,四名泛民議員就馬凱被拒續簽證一事抗議、被逐出會議廳

港府近日拒絕續批香港外國記者會(FCC)第一副主席馬凱(Victor Mallet)的工作簽證,惹來輿論猛烈批評。林鄭月娥今早進入立法會準備宣讀施政報告時,有泛民主派議員高呼「捍衛新聞自由」、「停止打壓記者」等口號;林鄭月娥宣讀報告前,泛民主派的毛孟靜、陳志全、區諾軒及朱凱廸已被逐出會議廳。

隨後,公民黨五名立法會議員、社福界議員邵家臻、工黨張超雄、新民主同盟范國威等亦一度自行離開會議廳,以表達不滿。

FCC 今年8月邀請「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發表演講,講座當時由馬凱擔任主持。馬凱簽證申請被拒後,外界質疑港府藉此對馬凱作秋後算賬,事件先後引發馬凱任職的英國《金融時報》、美國駐港領事館、加拿大駐港澳總領事館、歐盟等國際傳媒或官方機構的關注。

英國外相侯俊偉(Jeremy Hunt;台譯:傑瑞米.杭特)亦於當地週二(9日)發表聲明,指事件損害香港新聞自由、對「一國兩制」構成壓力。

林鄭月娥下午出席施政報告記者會時,被美國 CNN 記者要求回應侯俊偉的聲明。林鄭月娥強調自己堅決維護「一國兩制」,又反駁指英國外交部自香港主權移交以來仍然每半年發表《香港半年問題報告》、惟報告部分對港批評沒有根據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