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深度

北大教授王蓉:人們對教育如此焦慮,是因為活在「高度篩選型」的社會裏

每一步都在篩人。被篩下來,就意味着絕緣,和上一層的優質教育絕緣。

王蓉意識中國人對教育的焦慮、糾結和不滿。2017年,她與同事們在中國29個省份353個縣共計四萬餘戶家庭中進行調查、統計,並調研中國多種類型的教學機構,在2018年夏天出版《中國教育新業態發展報告》。試圖以數字來回答,教育的供需矛盾和根本症結所在。

王蓉意識中國人對教育的焦慮、糾結和不滿。2017年,她與同事們在中國29個省份353個縣共計四萬餘戶家庭中進行調查、統計,並調研中國多種類型的教學機構,在2018年夏天出版《中國教育新業態發展報告》。試圖以數字來回答,教育的供需矛盾和根本症結所在。攝:Chandan Khanna/AFP/Getty Images

端傳媒記者 張妍 發自北京

刊登於 2018-09-18

北京大學的教授王蓉,是中國首屈一指的教育財政學領域專家,亦自稱是一位「公立教育的信奉者」。

二十年前,她從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學成回國,來到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進行農村基礎教育研究。甘肅位於中國大陸西部,自然環境惡劣,民族問題複雜,是中國最貧困的省份之一,研究項目所在的臨夏,又是甘肅最落後的地方。王蓉記得,初到那裏時是1999年12月,大雪紛飛,因為沒有教室,孩子們就坐在雪地裏上課。教師資源匱乏,村裏新添了外地嫁來的媳婦,有初中學歷,馬上被請到學校當教書先生。即便這樣,還有大量孩子輟學,因為家裏太窮,交不起學雜費。

當時的王蓉剛剛走出美國頂尖學府,一腳踏進祖國沉重的現實。在隨後五年,她將大部分時間花在這個項目上,和幾十位中外學者一起在甘肅臨夏州的四個縣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項目,從修建校舍、培訓教師,到研發地方教材、制定預算。王蓉是教育經濟學博士,因此負責財政工作,譬如設計助學金、免費午餐、循環課本,也包括去地方政府遊說,爭取更多的教育經費。

辦教育繞不開一個「錢」字。因為在中國農村看到那些痛心疾首的畫面,王蓉自覺有責任去呼籲政府增加投入,而「上升到政治形態,」就必須「實施免費」,才有可能動員更多的政治資源和支持。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