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中美貿易戰

「驅逐胡鞍鋼」能走多遠?「中國實力第一論」與「紅色工程師」的反擊

圍繞驅逐胡鞍鋼的運動,應該是各方心裏都清楚其厲害的一次火力偵察。到底能走多遠,還在於路線之爭的調整。那需要等待北戴河會議的務虛討論結果,或者中美貿易戰的進一步發展。

胡鞍鋼以所謂國情研究的名義,多年來一直跨界經營,在幾乎所有相關學術領域都積累了惡名,北京知識界裏,但凡談起胡鞍鋼,莫不搖頭。

胡鞍鋼以所謂國情研究的名義,多年來一直跨界經營,在幾乎所有相關學術領域都積累了惡名,北京知識界裏,但凡談起胡鞍鋼,莫不搖頭。 圖:Imagine China

白信

刊登於 2018-08-10

#美國#中美貿易戰#評論#中國大陸#白信

2018是一個清算年。

當中國大陸的宣傳機構正以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的名義,試圖鞏固人民的支持時,在國際上,對中國改革開放貢獻最大的國際夥伴美國,卻以貿易戰的方式清算着中國的冷戰紅利和對美國利益造成的損害;聯合國中的外交官們和國際媒體,也彷彿從過去幾年的困惑中清醒過來,開始清算中國對全球化的「修正主義」;馬來西亞甚至以政府更迭的另類方式清算着中國在東南亞的「一帶一路」政策。

在國內,對中國公眾來說,許多人開始在最近幾個月中美貿易戰的漸次升級中,反思過去六年的深刻變化,許多人開始覆盤,對最近幾年連續的微型復辟運動所構成的巨大倒退感到震驚,也終於意識到今年3月如突然襲擊一般的修憲是多麼難以令人接受。

只是,到目前為止,這種不滿情緒還相當克制,分散在不同人群對不同公共事件的集體表達中。僅僅過去幾周,從全國各地退伍軍人集結抗議到公眾對疫苗造假的憤怒,從MeToo運動在公益和媒體界引發的波瀾,到P2P網絡融資平台利益損失者聚集在北京金融街抗議,甚至一外地人罵街[注],就能誘發千人規模北京市民衝擊派出所。以城市中產階級和市民為主體的小規模社會運動和抗議行動正此起彼伏。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