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端 × 華爾街日報

貿易戰陰雲密布,中國將以何種方式拉動經濟?

在與美國陷入貿易衝突之際,中國工業增加值、建築、機械等投資減速,拖累國內經濟,使得管理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一項更棘手的任務。中國決策者正試圖在提振增長與避免債務規模再度膨脹間尋求平衡。

最近幾周,中國政府開始鼓勵商業銀行為一些地鐵和其他鐵路項目擴大放貸。

最近幾周,中國政府開始鼓勵商業銀行為一些地鐵和其他鐵路項目擴大放貸。攝:Zhang Lang/Getty Images

華爾街日報記者 Chao Deng

刊登於 2018-07-17

#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端傳媒獲授權轉載。目前,《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全部內容僅向付費會員開放,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在與美國陷入貿易衝突之際,中國工業增加值、建築、機械等投資減速,拖累國內經濟增長,使得管理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一項更加棘手的任務。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7月16日)公布,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7%,略低於第一季度的6.8%。一些經濟學家表示,雖然這一增長率仍屬於中國領導人可以接受的範圍,但商業活動和國內需求的大幅放緩更令人擔憂。

6月份中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較5月份的6.8%顯著放緩。此外,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較前五個月6.1%的增速小幅回落,為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最低。

中國政府的去槓桿行動抑制企業支出是導致商業活動低迷的原因之一。雖然中國政府已經改變打法,轉而支持經濟增長,抵禦中美貿易衝突升級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但一些經濟學家預計,未來幾個月經濟放緩勢頭還將加劇,直至信貸緊縮的後續影響逐漸消散。

經濟學家稱,中國政府將在多大程度上放鬆政策仍不明朗,這些經濟決策者正試圖在提振增長與避免債務規模再度膨脹之間尋求平衡;中國領導人認為,債務激增是一個中長期隱患。

一些分析人士預計,中國將在幾個月內陸續進行一系列政策調整,而不是以最大火力推出刺激措施,目的是要找到一種平衡。麥格理集團(Macquarie Group)經濟學家胡偉俊(Larry Hu)說,有麵粉的時候,就加水;有水的時候,就加更多的麵粉。

最近幾周,中國政府開始鼓勵商業銀行擴大放貸,在債務整頓期間被叫停的一些地鐵和其他鐵路項目也重新上馬。胡偉俊稱,除非經濟增速降到政府設定的6.5%的目標以下,需要採取更有力的補救行動,否則中國可能推出更多類似的微調措施。

中國可能擴大財政支出,包括增加基礎設施和其他項目投入,以及提振家庭消費。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分析師陳龍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政府來自內部和外部的調整政策壓力都在增大。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政府還可能推進一項被擱置的計劃,允許民間資本投資地方政府基礎設施項目。這個計劃去年被束之高閣,因為中國政府意識到,一些項目的民間資本實際上是地方政府用政府資金偽裝而成的,為的是躲避債務清理行動。

為了鼓勵基礎設施建設﹐經濟學家預計中國政府會放寬融資﹐包括為企業提供更多銀行貸款並提高省級政府和政策銀行的債券發行配額。中國央行4月份開始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預計年底前將進一步調低。

太多刺激措施可能導致經濟過熱﹐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並可能導致巨大的債務規模進一步膨脹。

此外還有不斷髮酵的中美貿易戰。經濟學家估計﹐如果美國像上週宣稱的那樣對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關税,導致貿易交鋒升級﹐則未來12個月中國GDP增速可能放慢0.2-0.5個百分點。對美國的出口約佔中國出口總額的20%。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週一向記者表示﹐中國政府已準備好介入﹐應對經濟受到的任何衝擊。他先是表示「外部不確定性有所增加」﹐之後又試圖淡化貿易衝突的影響﹐稱影響將「比較有限」。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