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從地雷戰到手撕鬼子:中國大陸「六零一代」的抗戰神劇養成史

在漫長歲月間進入我生活中的這些神劇,早已在不經意間成為無形之手,塑造了我個人、甚至相當部分同時代人的審美觀念、文藝及生活趣味,乃至道德和知識觀念。

中國大陸的「橫店抗日神劇」儼然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同時,因為此類影視作品有些劇情和細節的胡鬧確實太過分,因此甚至連官媒有時都發文批評,稱其「國際影響」不佳,「誤導人們對歷史的正確認識」。

中國大陸的「橫店抗日神劇」儼然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同時,因為此類影視作品有些劇情和細節的胡鬧確實太過分,因此甚至連官媒有時都發文批評,稱其「國際影響」不佳,「誤導人們對歷史的正確認識」。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趙楚

刊登於 2018-05-17

#評論#趙楚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橫店抗日神劇」儼然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甚至已經傳到日本,引發「友邦驚詫」;同時,此類影視作品有些劇情和細節的確太過胡鬧,因此甚至連官媒都頗有微詞,稱其「國際影響」不佳,誤導人們對歷史的「正確認識」,因此,罵幾句神劇已經成了一種社交媒體時代流行的政治正確——一種最方便和安全的社會情緒宣泄口,一種人人都可以隨便拿來踢幾腳的廉價沙袋。

然而,這些神劇是從哪裏來的呢?顯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精細的歷史梳理和分析可以留待學界;而作為生於1960年代初期的寫字人,我的個人觀影記憶可以作為一個樣本。在漫長歲月間進入我生活中的這些神劇,早已在不經意間成為無形之手,塑造我個人、甚至相當部分同時代人的審美觀念、文藝及生活趣味,乃至道德和知識觀念。了解這一部「神劇養成史」,或許是理解當代中國大陸社會一個側面的捷徑。

「老三戰」:少年時代的早期神劇教育

1960及1970年代的抗戰影視作品,與今天的「橫店神劇」有何區別?就我而言,最大的區別不在於題材或藝術塑造的手法差異,而是拍攝和營運的體制。過去的影視業沒有任何商業化和社會投資色彩,影視製作是完全「吃皇糧」的藝術創作和思想教育手段,簡言之,是用毛澤東思想改造社會「錯誤思想」和用來「教育人民」的工具。

作為一個生長在省會城市郊縣的少年,我17歲之前看的所有電影都是不要錢的——由巡迴放映的縣文化局放映員帶着小發電機和銀幕在野地裏放映,大約兩三個月一次。某種意義甚至可以說,我的神劇養成史是從江淮之間丘陵地帶的亂葬崗開始的。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