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Hidden Agenda的第五次變身?香港 live house 的宿命與寒冬

原來香港這塊彈丸之地,要有一家經營超過十載的live house,已好像有點天方夜譚。

也許這些小型音樂表演場地,就像每隔幾年便要洗一次牌;有些地方完結了,但也有新場地出現,從而才得以生生不息地在這塊彈丸之地運行下去。

也許這些小型音樂表演場地,就像每隔幾年便要洗一次牌;有些地方完結了,但也有新場地出現,從而才得以生生不息地在這塊彈丸之地運行下去。攝:Stanley Leung/端傳媒

特約作者 袁智聰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03-12

過去一年,我們猶如看著香港的 live house 生態漸漸步入寒冬。我所指的,是能夠容納獨立音樂表演的小型空間場地。

觸起公眾最大關注的,固然是始於2009年、數度因政策變幻地方的獨立音樂表演場地 Hidden Agenda的第四代場地(HA 4.0,後簡稱HA),再度被指違規經營,成為政府矛頭所針對的場所,縱使HA經數月努力,爭取在工廈空間作合法正規經營的途徑、冀盼新一屆特區政府或有政策上的改變,可惜最後也徒勞無功,終要黯然收場。同時,近年積極成為「非一般青年文化基地」的協青社所辦「蒲吧」,也不再對外出租作音樂表演場地,而銅鑼灣 Focal Fair、上環 Premium Sofa Club 也相繼結束,而到今年2月在大角嘴工廈的表演場地(之前曾在上環及石塘咀)「XXX」亦已告一段落。

就在過去幾個月,這個城市的音樂空間,彷彿失去了太多。不論作為主辦單位還是樂隊,亦會有感難以找到合適的表演場地租用。

那再一次叫我想到,音樂表演場地無法持久經營,彷彿正是香港的一個宿命。香港的live scene場所空間,從沒有進入過一個所謂的comfort zone。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