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

華爾街日報精選:習近平智囊劉鶴成為「中國經濟掌舵人」

中國上週日公布的修憲提議為習近平無限期掌權鋪平道路,也意味着習近平內部圈子將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其中,幾乎沒有誰比習近平幕後的經濟智囊劉鶴更加重要。

2018年1月24日,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出席並發表致辭。

2018年1月24日,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出席並發表致辭。攝:Imagine China

華爾街日報記者 Lingling Wei

刊登於 2018-03-01

#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作為《華爾街日報》在華語地區唯一戰略合作伙伴,端傳媒獲授權轉載。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在第一個任期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掌舵中國經濟。在第二個任期開始後,他將任命自己中學時代結識的一位可靠盟友出任中國經濟的掌舵人。

中國週日公布的修憲提議為習近平無限期掌權鋪平道路,也意味着習近平內部圈子將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其中,幾乎沒有誰比習近平幕後的經濟智囊劉鶴更加重要,據參與決策的官員透露,在下週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劉鶴將被任命為負責廣泛經濟事務的副總理,主管金融和工業領域。

劉鶴的職責將包括監督中國央行在內的監管機構。一位接近領導層的高級官員說,劉鶴將成為中國的「超級監管者」。

但劉鶴當下的首要使命是他這周的華盛頓之行。據知情人士透露,劉鶴本週二開始訪美,此行的任務之一是在中美經貿關係緊張的情況下促成雙方貿易談判。

在國內,現年66歲的劉鶴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改革中國的金融領域,同時履行中國政府吸引更多外資的承諾。

中國經濟的長期健康處於緊要關頭。習近平已制定了三年內控制住金融風險的目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布的2018年工作規劃的很大程度上是由劉鶴的團隊起草的。這份規劃正式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管理中國經濟的指導原則。近幾年來,為增強中國共產黨的威信,習近平發起了大規模反腐行動,與此同時劉鶴提出的政策方案以穩定中國經濟為主要目標。

據一些官員和政府顧問表示,隨着習近平將重心放在加強黨的領導上,劉鶴將可以集中精力夯實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基礎。

作為一名忠誠的共產黨員,劉鶴很可能會在國家主導的模式內逐步推進市場化改革,而不是進行可能破壞穩定並對中共產生不利影響的劇烈轉變。

他將面對來自中國金融機構的阻力,這些機構正在抵制中國政府旨在限制高風險貸款和投資行為的舉措,此類貸款和投資行為會增加中國的債務負擔。

劉鶴長期以來被視為市場化政策的代言人。了解決策過程的官員稱,在習近平去年10月提出的中國未來幾十年的長期發展遠景中,劉鶴推動了對市場作用的強調。

他們表示,在劉鶴的推動下,習近平去年十九大發表的講話中既確認了國企在經濟中的地位,但也對國企加大施壓促其提升回報率。

1月份一些美國商界代表在北京與劉鶴會面,這些美國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何中國在國企改革等市場改革方面沒有取得更多進展。

劉鶴在90分鐘的會面期間對他們說,他理解私營部門在中國創造絕大多數就業機會方面的重要性,並表示,國有企業必須對自己的行為承擔更多責任。但與會者指出,劉鶴沒有暗示進行大肆改革。劉鶴在20世紀90年代曾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Harvard's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學習,英語流利。

出席此次會議的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執行副總裁 Myron Brilliant 稱,劉鶴沒有為中國經濟政策作辯解,他暗示中國正走在通往更多市場改革的道路上,儘管步伐或許未達到美國人的期望。

與會者透露,劉鶴還反問道:誰在運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經濟政策。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中國經濟研究專家 Barry Naughton 稱,劉鶴最終還是要依靠自身能力讓習近平接受其政策建議,這是劉鶴的最大優勢,但也是最大局限。

今年以前,劉鶴很少公開演講,但最近他露面比較頻繁。1月份習近平派劉鶴代表其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劉鶴當時向與會的全球政商界精英表示,中國改革措施力度將超出他們的預期。

預計習近平的權力集團還將包括曾負責反腐運動的王岐山。《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在1月報導稱,王岐山將擔任下一屆副主席,幫助處理中美外交關係。

劉鶴與習近平的長期私交是其權力的一個重要來源。兩人自20世紀60年代就讀北京101中學起便相識。被很多黨內人士稱為「鶴叔」的劉鶴自2012年末加入習近平的核心集團,經常陪同習近平在國內外訪問。

據了解情況的人士稱,劉鶴是2016年在《人民日報》刊文指責大量利用信貸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權威人士」,其文章被普遍視為習近平陣營對李克強刺激政策的批評。

劉鶴的朋友們

習近平依靠劉鶴制定經濟政策,而過去40年裏的大部分時間,管理經濟的一直是國務院總理,其他職責則由中共高層官員分擔。習近平一改這種集體領導模式,將決策權集中到他領導的一些小型委員會的手中,包括經濟決策權。

很多前任和現任美國官員稱,劉鶴在過去幾年與他們的會面中表現得思想開明、考慮周到。

在奧巴馬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擔任美國財政部駐中國財經事務專員的洛文傑(David Loevinger)回顧了與劉鶴的會面,他們的會面常常是在長安俱樂部。這個位於北京的私人會所首層是一家保時捷(Porsche) 4S 店。洛文傑稱,與其他高層中國官員不同的是,劉鶴不喜歡帶很多隨從,通常只帶一兩名助手,並且總是有備而來,帶着寫滿中美經濟統計數據和圖表的活頁夾。

洛文傑稱,劉鶴花了大量時間研究其他國家放鬆監管和開放的經驗。洛文傑現任美國基金管理公司 TCW Group 的董事總經理。

不過,劉鶴不是朱鎔基。上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朱鎔基擔任國務院總理期間,採取激進措施縮減臃腫的國有部門,造成大量工人下崗。當時,國有企業虧損嚴重,銀行體系實際已無力償債,同時中國迫切希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些都令改革變得更加緊迫。

而目前,儘管債務高企、工業產能過剩,但中國經濟仍相對平穩。

劉鶴設計的供給側改革旨在降低工業產能過剩水平,這一舉措提升了存活下來國企的產品價格水平,並促使去年工業利潤和整體經濟反彈。但批評者稱,這一反彈是以許多私營企業倒閉為代價而實現的。

過去幾年中,習近平已明確表示應加強而非削弱國有部門在經濟中的作用。國有企業間進行了一些大規模的合併。政府掌控的公司為投資和擴張也積累了更多債務。

去年10月份的中共十九大前,認為國有企業需要注入更多市場紀律的劉鶴提議在十九大報告調整國有領域改革目標,「把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改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雖然只是一份三萬字報告中的一個詞發生變化,但卻意義重大,表明國有企業雖是經濟發展的關鍵,但也必須像任何商業實體一樣提高回報水平。

據了解上述過程的官員稱,上述提出的這一調整引發了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國企利益守護者的強烈反對。但劉鶴最終勝出。

一位官員稱,在習近平所做的十九大報告中,國有企業新使命是最具爭議的部分。

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同時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立即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