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電影

禁片觀影手記:「病毒」一樣的內參片在中國曾象徵着權力與身份

內參片是無意中偷盜來他鄉的思想火種,異域的創新之光,在藝術之外,影響更是大象無形,潤物無聲。它四處飄散,強大無比。

內參片,就是中國的意識形態管理部門挑選出來做非公開放映,以供給一些經過特許的人觀賞的影片。

內參片,就是中國的意識形態管理部門挑選出來做非公開放映,以供給一些經過特許的人觀賞的影片。 攝: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郝建 發自美國

刊登於 2018-02-10

#電影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個富有神秘色彩的詞彙不時在北京等大城市回蕩:「內參片」。它是電影詞彙,也是文化詞彙、政治詞彙,中國的重大歷史事件也有它措手其間。

所謂內參片,絕大多數是外國電影作品,是中國的意識形態管理部門挑選出來做非公開放映,以供給一些經過特許的人觀賞的影片。內參片的放映範圍都很小,最極端的時候一場放映只為一個高端觀眾。

那時候,背誦一下你看過的內參片片單,人家就能知道你有身份,有關係網,這份擺譜還不顯山,不露水,顯得那麼得低調。享用內參片,在中國一度是階級的象徵、政治地位的象徵、家庭出身的象徵。(注:鑑於本文語境,所有外語片譯名使用中國譯名)

《陽光燦爛的日子》電影劇照。
《陽光燦爛的日子》電影劇照。攝:Imagine China

內參片:禁止接觸,違者嚴懲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有個放映內參片的場景:幾個小孩偷偷溜進軍隊大院的禮堂看內參片,銀幕上正在放映《羅馬之戰》(Kampf um Rom I, 1968)中一個女子的上身裸體鏡頭。小孩們被發現了,一個身穿軍裝的老軍人問「小孩在哪裏?不看了!」。一個陪護在老軍人旁邊的青年女子站起來大聲呵斥:「這是部受批判的電影,毒性非常之大,小孩看了會犯錯誤的,會犯很大的錯誤!」於是小孩全都被趕出去。

現實生活中,據說1970年10月四川遂寧曾經在組織內參片放映時派當地駐軍0211部隊的戰士把守影院大門。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