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華爾街日報廣場

華爾街日報精選:中國打造全球最大DNA數據庫 采集手法引發爭議

中國警方對很多並不是罪犯的公民采集了血液或唾液樣本,用於建立DNA數據庫,其中有些人只是忘帶身份證、撰文批評政府或是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場合。這種大規模的樣本采集引發了有關隱私和公平的質疑。

去年早些時候,警方采集清溪中學男生們的唾液用於DNA檢測。

去年早些時候,警方采集清溪中學男生們的唾液用於DNA檢測。攝:Liza Lin/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華爾街日報記者 Wenxin Fan, Natasha Khan 發自香港、Liza Lin 發自犍為

刊登於 2018-01-10

#端 x 華爾街日報

本文原刊於《華爾街日報》,作為《華爾街日報》在華語地區唯一戰略合作伙伴,端傳媒獲授權轉載。我們強烈推薦您購買/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去年春天,在以蒸汽火車和茉莉花知名的中國四川省犍為縣,警察突然闖進當地學校課堂,要求所有男學生往小塑料盒裏吐吐沫,學生們沒有多想就照做了。

據當時在場的幾位學生稱,警察並沒有說明原因。從幼兒園到高中,數以百計的男生唾液被收集起來,足量唾液將使塑料盒內的試紙從粉色變為白色,而試紙變色表明,這份樣本足以讓法醫鑒定專家提取這名男孩的 DNA,也就是每個人獨有的基因指紋。不僅如此,法醫還能鑒定出每個孩子的血親共有的生理特徵。

犍為縣警方稱他們的計劃達到了效果。他們此前希望這一行動能夠為九年前一宗未破的兩名店主被害案提供線索,不久後國家媒體就播出了他們成功將兇手緝拿歸案的消息。

一個附加的好處是:警方又有了更多的名字,可以加入到全球最大的 DNA 數據庫。這是中國高科技安全網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張安全網正在全國鋪開,幫助中國政府更有效地監控其14億公民。

《華爾街日報》查閲了很多來自中國各地警務部門的資料後發現,警方的目標是到2020年將目前的 DNA 數據庫擴大近一倍,至1億條記錄。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今後中國每年需要收集的記錄數量幾乎要與美國在20多年時間裏建立的全國數據庫規模相當。

中國有關部門稱這樣做是為了打擊犯罪,但這種大規模篩查正遭到批評,人們認為中國的警察侵犯了隱私,而且將無辜或弱勢民眾當做目標也有失公平,此舉同時也引發了對數據最終作何用處的質疑。

就中國警方採集樣本的手段而言,許多手法放在美國是不允許的。來自去年9月份召開的一個全國警方 DNA 數據庫會議和物證鑒定期刊的資料顯示,中國警方例行對因涉嫌違法行為(例如忘記攜帶身份證件、在博客上撰文批評政府等等)而被扣留的人進行 DNA 唾液樣本或血液樣本採集。

還有一些人並不涉嫌犯罪,但他們也是警方採集樣本的對象。警方瞄準了被認為對社會穩定構成較高風險的某些群體。上述資料顯示,這些群體包括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在其中某一個城市還包括煤礦工人以及租房者等等。

警方資料顯示,在與朝鮮接壤的中國城市白山,一所養老院裏的老人被告知,他們將接受免費的體檢。在西北部的寧夏自治區,居民們被告知當局正在進行人口普查。在南方製造業城市深圳,一名流動打工者告訴《華爾街日報》,他拿不出本地居住證,隨後警方對他進行了採血。

中國公安部並未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相關省級公安部門有的未回應置評請求,有的表示不予置評。根據去年的一份公安期刊,時任中國首席物證鑒定警官劉爍寫道, DNA 數據庫已經成為「偵察破案的精確制導武器」。

而在美國,根據規定,除非警方獲得法院授權或個人同意,否則執法機關只允許採集因重罪被捕罪犯的 DNA 樣本,在一些州這一範圍也可被擴大至已被判犯有嚴重罪行的人員,收集的樣本也可來自於被丟棄的口香糖等被棄物品。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簡稱 FBI)去年10月份的統計數據,被捕或被判刑人員提供的DNA信息被儲存在了FBI管理的一個全國網絡中,該網絡目前存有1,300萬名被判刑人員以及近300萬名被捕人員的DNA檔案。

在中國,除《刑事訴訟法》外並沒有針對 DNA 收集的相關法規,隱私保護也較為有限。目前,警方為偵辦人口販賣而收集的50萬份 DNA 資料正被匯集到刑事調查數據庫中。

法醫方面的數據顯示,中國DNA數據庫已擁有5400萬份 DNA 人員檔案 。

該DNA項目的負責人去年在中國期刊《刑事技術》上寫道,在中國部分地區,執法部門已將個體DNA信息連同當事人的其他生物特徵信息,包括指紋、肖像和聲紋一同存檔。據在國家公安DNA會議上提交的一份報告,一個省級公安部門已經提出設想,將上述數據與網購記錄和娛樂習慣等個人信息關聯起來。這類高科技檔案將比公安部門長期用於監督公民的紙質檔案更為先進。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信息學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s School of Information)兼職教授蕭強稱,將個體DNA信息與實時監控工具相結合有助於中共建立一個無孔不入的數字化集權國家。這些實時監控工具包括互聯網監控設備及連接到面部識別軟件上的攝像頭。

中國在將 DNA 技術應用於偵查破案方面起步較晚。2003年中國將一個全國DNA數據庫納入打擊犯罪的工具,直到最近幾年才擴大 DNA 的採集規模。不過,在大多數國家,由於DNA採集僅限於已經定罪的重犯,因此數據庫的發展要更加緩慢。

根據警方撰寫的一份發布在官方媒體上的報告,犍為縣警方在偵破這起塵封多年的命案過程中,當地負責人起初打算採集一個鎮子上全部13萬居民的 DNA 數據,但擔心這樣做可能引起公憤,並且成本較高,因此猶豫不決。在意識到 DNA 的遺傳性之後,他們確定只需要採集這一地區每個家族的樣本即可,而大部分家族都至少有一個孩子入學。官方媒體稱,警方告訴民眾,採集 DNA 是打擊拐賣兒童行動的一部分。不過,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的幾名學生稱,警方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在當地一所中學就讀的一個十來歲的男孩回憶道,今年春天有一天午飯過後,一名警察來到教室,向他們分發了採樣盒。警察要求男生清喉嚨,吐口水到採樣盒內,然後將採樣盒放入一個寫有他們名字的信封中。

這個男孩稱,當然他們很好奇這是為了什麼,老師和警察都沒有告訴他們原因。

該男孩和同學開玩笑說,這麼做是以防他們有一天會犯罪。

官方媒體稱,警方告訴清溪鎮的學校,採集 DNA 是打擊拐賣兒童行動的一部分。
官方媒體稱,警方告訴清溪鎮的學校,採集 DNA 是打擊拐賣兒童行動的一部分。

縣裏其他學校的學生也講述了類似的事。犍為縣警方後來在官方媒體報導中寫道,採集DNA行動讓他們縮小嫌疑人範圍,並幫助追蹤到了兇手;該罪犯後來認了罪。犍為縣警方未進一步置評。

一些公安部門謹慎對待公眾的反感情緒。2013年在中國東部工業城市濱州,警方為了調查大學校園偷竊手機和電腦的案件,採集了3500名學生的信息,這引起了公憤。官方媒體也加入了批評行列,一份報紙發表社論稱,不能僅僅因為警察想要破獲每一個案件,就可以追蹤這麼多無辜的人。

中國公安部在2015年表示,記錄所有公民 DNA 的時機還不成熟,因為這將導致倫理和隱私方面的問題。據一些國家當地的新聞報導,葡萄牙和科威特等考慮建立所有公民 DNA 數據庫的其他國家在公眾的反對下已經放棄。

此前在布萊爾(Tony Blair)擔任英國首相時,政府計劃擴充全國數據庫,但在2008年遭到歐洲人權法院(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的否決,該法院表示,記錄無辜民眾的DNA信息違反了「尊重私人生活的權利」。

在中國各地,任何一個在大街上被警察叫住的人,其信息最終都有可能進入 DNA 數據庫。

Huang Quanlai 現年22歲,從事包裹分揀工作。他說,去年冬天的一個晚上,他和他的哥哥在深圳一個公共廣場上聊天時被警察帶走。他說,他們只能拿出身份證,無法出示居住證,警察於是將他們塞入了一輛廂式貨車。

警察採了他的指血後把他放了。沒有人告訴他為什麼,他也沒問。

Huang說,他的朋友以前也遇到過這種事,還說他不怎麼擔心,畢竟他什麼也沒做過。

去年,中國北方的警方探員抓住了一名連環殺手,這名殺手在14年的時間裏強姦並殘殺了11名女性。中國官方媒體稱,罪犯的一名遠房堂叔因行賄被抓,然後通過堂叔的DNA信息追蹤到了他,罪犯終於被抓住並認罪。中國官方媒體將該案樹為典型,來宣傳這種技術。

去年,中國北方的警方探員抓住了一名連環殺手。警方稱,是通過這名殺手堂叔的DNA信息追蹤到他的,他隨後認了罪。
去年,中國北方的警方探員抓住了一名連環殺手。警方稱,是通過這名殺手堂叔的DNA信息追蹤到他的,他隨後認了罪。

中國警方有時會把民族背景或出生地與犯罪傾向聯繫起來。中國西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警方對當地犯人的數據進行了研究,發現很大一部分罪犯來自三個鎮。警方在去年9月份的 DNA 會議上稱,寧夏警方決定對鎮上每一個家族的男孩和成年男性採集基因物質,以擴充本地 DNA 數據庫。

警方挨家挨戶登門,告訴居民他們正在進行人口普查。DNA 會議上的一份報告稱,在一個鎮子上,警方說他們正在研究當地的疾病模式,讓教師和醫務工作者幫助採集 DNA 樣本。

寧夏警方在報告中寫道,警方正在把 DNA 技術從一項單純的犯罪調查工具轉變為一項重要的社會控制和安全保障工具。

來自東北黑龍江省的警察在 DNA 會議上表示,採集血樣常常會引發與公眾的衝突。其他警察則對這樣一個數據庫的合理性提出質疑,因該數據庫裏有太多無辜民眾的 DNA 記錄,而大多數犯罪案件都是慣犯作案。

黑龍江省石油城市大慶的警察指出,所有新居民都需要提供生物樣本,原因是從統計上看,外來人員犯罪的可能性更大;他們所收集的有著340000份 DNA 檔案的數據庫僅幫助偵破了136起案件。

為全國 DNA 數據庫的建立提供過建議的退休法醫蔣先華(音)表示,從幫助偵破案件的角度看,大數據庫要好於小數據庫,但數據庫最大並不意味著罪犯覆蓋程度最好。

來自中國東部合肥等一些城市的公安部門領導在會議上稱,他們的 DNA 採集對象僅限於罪犯和違法犯罪嫌疑人。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披露的官方文件顯示,在穆斯林佔多數人口的新疆,政府對所有年齡在12-65歲的居民採集 DNA 樣本。新疆曾多次發生暴力事件,中國政府將這些事件歸咎於分離主義恐怖分子。《華爾街日報》閲讀了這份文件。新疆警方沒有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

《華爾街日報》見到的官方採購記錄顯示,新疆和其他一些地區的警方使用的 DNA 採集技術一部分是由一家美國公司提供的。警方實驗室購買了由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 生產的 DNA 測序儀。該公司的總部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沃爾瑟姆。去年 Thermo Fisher 在維也納主辦了一個全球性的 DNA 會議,中國法醫科學家在大會上發表了演講。中國北方警方破獲的那起連環殺手案獲得「DNA 數據庫年度最佳比對獎」第二名。這個獎項是由 Thermo Fisher 委聘的一家遊說公司贊助的。

Thermo Fisher 在一封郵件中表示,公司確信能夠充分保護個人隱私,同時適當平衡政府的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需要。

一名省級警察代表在中國的 DNA 會議上表示,迫切需要立法確保 DNA 採集行動能夠順利進行並保護人民權利。

普通警員之中甚至也出現了對採集 DNA 行動相關的擔憂。在重慶,負責實驗室工作的人員被要求提供 DNA 樣本,以便警方能夠在出現樣本意外污染的情況下快速識別並予以排除。重慶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之一。

資料顯示,部分警員對此表示拒絕,原因是擔心自己被當成罪犯一樣對待。

以低於原價 70% 的價格,同時暢讀端傳媒和《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立即升級成為「端傳媒尊享會員」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