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探索學院

AI崛起工作變少、貧富差距擴大,「全民基本收入」是人類存續關鍵?

目前形形色色的工作未來如果只需要30%的人力,其他70%的人要做什麼?如果說,從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國家的主要使命之一是在「創造就業」,那麼面對21世紀的未來,尤其在先進國家,主要任務可能變成「維持低就業」。

任何能夠分解成離散和重複的工作,均可透過人工智能科技逐漸取代人力,目前形形色色的工作未來如果只需要30%的人力,其他70%的人要做什麼?

任何能夠分解成離散和重複的工作,均可透過人工智能科技逐漸取代人力,目前形形色色的工作未來如果只需要30%的人力,其他70%的人要做什麼?攝:Kiyoshi Ota/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廖美

刊登於 2017-12-19

#全民基本收入#廖美#探索學院#評論

【編者按】:提倡「無條件全民基本收入」的比利時學者范.帕雷斯(Philippe van Parijs)受台灣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邀請,於昨天(12月18日)起至21日在台灣舉辦四場講座,分享他的主張和研究。台灣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廖美早前亦於《思想》第34期專題「全民基本收入:理念與實踐」中,介紹了全民基本收入這個概念以及全球各地的相關試驗,文章原題為《全民基本收入是一種補償》,《端傳媒》獲作者及《思想》授權編修轉載。

《思想》第34期

作者:思想編輯委員會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7/12/14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的傳統觀點以為,技術進步提升生產力,可為工人帶來更多工作機會。但就在過去幾年,研究自動化對就業影響的結果顯示,科技進展可以創造更多工作機會的模式已在銷蝕當中。本來勞動市場就是建立在勞力稀缺的原則,每個人都有僱主需要的勞力,透過銷售自身勞動力,可建立一個二、三十年的職業生涯。然而自動化讓工廠內的工作變少,進而壓抑工資,讓一部分低技術工人無法透過勞動獲得合理的生活水平。加上資本的分配本來就比勞動力的分配更不公平──每個人生來都有一些勞動力,但並不是每人生來都有資本──更加劇社會的不平等。自動化讓僱主傾向雇用高教育人才,對擁有科技專長、可操縱自動化系統的管理者和進行自動化的僱主來說,他們增加財富的潛力可觀。但對低技術工人來說,則是另一回事。學者針對美國近三十年各州地方勞動市場的研究發現,在工廠自動化後,直接造成該地區就業和工資的下降。 另外,進步的科技進一步結合全球化,讓兩者之間的影響變得更加複雜;比如美國製造業工人在2015年比1973年平均收入少9%,而總體經濟卻增長200%。

過去幾年,人工智能(AI)創造的系統開始為人類處理數量可觀的任務,從自動駕駛、判讀癌症掃描、概述和分析運動競賽、寫新聞導言和摘要,到翻譯散文等,可以說,任何能夠分解成離散和重複的工作──包括財務分析、行銷策略、法律文書工作,均可透過人工智能科技逐漸取代人力。這促使我們不得不問:目前形形色色的工作未來如果只需要30%的人力,其他70%的人要做什麼?

如果說,從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國家的主要使命之一是在「創造就業」,那麼面對21世紀的未來,尤其在先進國家,主要任務可能變成「維持低就業」。數十年後,回顧現在有些國家因為少子化而提倡生育,多半基於補充未來勞動人口的預期。但是,假定未來根本不需要像現在一樣比例的人口投入就業,當下鼓勵生育的措施,會不會成為沒有遠見的錯誤政策?

對於科技創新究竟能夠取代多少就業領域,沒有人比矽谷精英更了解它的可能性。如果矽谷即將讓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失業,那麼,他們是不是也應該提供解決方案?當某些矽谷精英倡導應發給「全民基本收入」(註一),乍聽之下有點新奇,但進一步了解他們對科技發展的自信,便能明白他們或許已經看到科技即將取代大部分的人力。因此,沒有工作可做,但有收入可以維生,不是人道援助,是未來人類存續的關鍵。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