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晚報:受惠於反特朗普效應?民主黨取得阿拉巴馬聯邦參議員選舉25年來首勝

民主黨參選人瓊斯(Doug Jones)得知選舉結果後,發表勝選宣言,並與支持者慶祝。

民主黨參選人瓊斯(Doug Jones)得知選舉結果後,發表勝選宣言,並與支持者慶祝。攝:Bill Clark /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7-12-13

美國民主黨瓊斯當選阿拉巴馬州聯邦參議員

備受關注的美國阿拉巴馬州聯邦參議員補選結果出爐,民主黨候選人瓊斯(Doug Jones)以約1.5個百分點的微弱得票率優勢,擊敗共和黨穆爾(Roy Moore)。相關議席因共和黨原任參議員塞申斯(Jeff Sessions)獲委任為司法部長而出缺。

阿拉巴馬州向來為「深紅州份」,今次選舉結果為25年來首次由民主黨人贏得該州聯邦參議院議席,同時也將共和黨在參議院的議席優勢縮小至兩席(51席對49席),意味着共和黨正積極推動的稅改等議程將面臨更大阻礙。亦有分析指,民主黨今次得以在阿拉巴馬這個「深紅州份」獲勝,與「反特朗普效應」有關,為民主黨在明年中期選舉堅持相關策略,尋求重奪參議院多數議席打下「強心針」。

但有相關數據顯示,本次選舉中不同種族及性別的選民表現出明顯差異——72%的白人男性和63%的白人女性選民支持穆爾;93%的黑人男性選民和98%的黑人女性選民支持瓊斯。

瓊斯發表勝選演說時,對親友及支持者致謝,並表示:「這場勝利不只是阿拉巴馬州的寫照,也向這個國家彰顯了我們可以團結在一起。」

瓊斯此前曾任阿拉巴馬州北部地區檢察官,早年因將對教堂發動炸彈襲擊的兩名三 K 黨成員送上法庭而揚名;該次襲擊發生在1963年,造成4名黑人年輕女子喪生。2001年,瓊斯卸任檢察官後從事私人業務,歷年來曾獲伯明翰民權研究頒發第15屆民權傑出服務獎等榮譽。

選舉結果公布後,共和黨候選人穆爾稱由於得票率差距甚微,拒絕承認落敗,並稱會要求重新點票。但根據阿拉巴馬州法律,當得票率差距低於0.5個百分點才能啟動重新點票,而且阿拉巴馬州共和黨團已表明不支持穆爾提出的重新點票。穆爾此前被曝光涉嫌曾與多名少女發生不當性行為,最年幼的對象僅14歲,令其選情大受打擊,並招致部份共和黨元老的批評。

蒂勒森:美方願不設先決條件與北韓展開對話

當地週二(12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華盛頓出席一個論壇時發表講話,稱美方已準備好在不設先決條件之下,與北韓展開談判。美方此前一直堅持,以北韓先表明放棄核武及相關研發作為談判基礎。

儘管蒂勒森強調,北韓應在特定時間內停止試射導彈,否則對話難以展開並持續,並重申美方的長期立場是不能容忍北韓擁核,但他表示美方「願意在他們(北韓)準備談判的任何時候展開談判」,並直截了當地呼籲「讓我們會面吧」,言論被外界認為是美方對北韓釋出善意的新外交資態。

蒂勒森表明,北韓願意放棄核武計劃才展開談判的這種堅持並不現實,因為北韓對相關計劃已投入太多資源,而總統特朗普亦從現實角度考慮相關問題,並理解這一點。

但蒂勒森亦強調,美國現階段仍會努力推動國際社會加強制裁北韓,尤其尋求中國採取進一步措施。他指出,美中已就相關問題進行對話,美方亦曾向中國保證,假如美軍迫不得已進入北韓境內,最終必定會退回南韓。但他重申,儘管華府已具備必要時的全套軍事選項,但目前仍然希望通過和平外交方式化解朝鮮半島的僵局。

不過,白宮隨後發表的聲明中,並無提及總統特朗普是否支持蒂勒森的言論,僅重申特朗普對北韓問題的看法不變。早在今年10月,蒂勒森亦曾表示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北韓問題,但特朗普隨後在 Twitter 表示與北韓對話純屬「浪費時間」。

而且在本月初,《紐約時報》更曾引述白宮高級官員報導,指特朗普有意撤換國務卿,而白宮已制定計劃,「安排」蒂勒森在未來數週內辭職。據報導,特朗普與蒂勒森就對朝鮮半島、中東地區如沙特阿拉伯及伊朗等外交政策的分歧日益加深,而蒂勒森被指曾於今年7月在一次國防部會議中批評特朗普是「白痴」(moron),令兩人的緊張關係難以修補。

隨着北韓上月底成功試射新型「火星—15」洲際彈道導彈,並宣稱成為「核武強國」,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加劇,而各方正努力尋求化解危機。據報導,俄羅斯國防部代表團已抵達北韓。

另外,早前到訪北韓的聯合國副秘書長費爾特曼(Jeffrey Feltman)透露,行程中有北韓高層官員對他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避免戰爭發生;他形容對方雖然沒有作出實質的和平承諾,但反映談判大門已稍微開啟。

南京大屠殺80週年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80週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領導人在南京出席公祭儀式。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發言時表示,南京大屠殺這段黑暗歷史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成為人類永遠抹不去的記憶;他又形容戰爭是一面鏡,能讓人更深切認識和平的珍貴,中國及日本人民均應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俞正聲又指,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週年,明年將迎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週年,希望中日從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把握和平、友好、合作等大方向,以史為鑑並面向未來,世代友好下去,共同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Google 在北京成立 AI 中國中心

在今天於中國上海開幕的 Google 開發者大會上,Google Cloud 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團隊的首席科學家、斯坦福大學副教授李飛飛宣布,Google AI 中國中心在北京成立。該中心由李飛飛和 Google Cloud 研發負責人李佳博士共同領導。

由於 Google 搜索及該公司旗下應用目前均在中國內地被封鎖,Google AI 中國中心的成立被視為該公司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的標誌,也因此備受矚目。

李飛飛表示,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已經覺醒,相關領域的創業及產業發展也走在世界前列;她希望 Google 能夠與中國 AI 頂級人才合作,實現 Google AI 中心在中國長期發展。

Facebook 前高層炮轟社交網絡撕裂社會

Facebook 前高層帕里哈皮蒂亞(Chamath Palihapitiya)近日接受採訪時,批評社交網絡撕裂社會,其中將矛頭指向 Facebook,相關評論引發熱議。

帕里哈皮蒂亞認為,Facebook 及類似社交網絡平台正在「撕裂社會」,人們在短期多巴胺的刺激下興奮地使用這些工具,卻在不知不覺中被「程式化」。他自稱因參與開發這種網絡平台而背負「罪惡感」,認為這些平台正在破壞社會模式:「沒有民間話語,沒有合作,假消息泛濫。」

Facebook 隨後作出回應,稱帕里哈皮蒂亞在 Facebook 工作的6年中,公司致力於在全球打造新的社交媒體體驗,與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如今隨着 Facebook 的持續發展,公司已意識到其責任也隨之增長,因此將會更加專注於其社會角色,且正在努力改善。

除舊東家 Facebook 以外,帕里哈皮蒂亞還炮轟蘋果公司,稱蘋果手機與 Google Pixel、三星等手機在功能上都是一樣的,部份人所認定蘋果優越感主要源於品牌差異:「這與 LV 與其他奢侈品之間的沒什麼不同。」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換屆選舉:49人「入閘」、10人不獲資格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換屆選舉將於下週舉行。選舉會議主席團今天公佈,指共有59人提交參選人登記表,其中只有49人獲確認為候選人;主席團發言人劉漢銓解釋,10名未被列入候選人名單的參選人當中,1人未有足夠的有效提名,1人沒有簽署登記表聲明,其餘8人則是經審查後,主席團認為他們曾作明顯違反選舉辦法聲明內容的言行,而被取消資格。

今屆選舉新增規定,要求參選人就擁護中國憲法及香港《基本法》作聲明。劉漢銓補充指,選舉辦法明確規定參選人須聲明擁護憲法及《基本法》,擁護「一國兩制」方針政策,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香港特別行政區,且沒有直接或間接接受外國組織或個人提供與參選有關的任何形式資助。

劉漢銓又解釋,針對被取消資格的8人所作的審查,是由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蒐集記載他們於公開場合所作言行的公開資料,包括媒體、報章的廣泛報導,認為他們違反參選登記表聲明的情況。他又強調,主席團對所有參選人均一視同仁,而人大代表選舉「公平、公開、公正」,並無媒體、輿論流傳所指的中聯辦「推薦名單」。

據報導,獲確認為候選人的,包括「實政圓桌」田北辰、前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民建聯譚耀宗、前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等。

而此前遞交參選人登記表,但表明不會簽署登記表聲明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對傳媒證實,自己不獲確認為候選人。他形容主席團的決定顯示人大代表選舉「絕對荒謬」,並指過往的人大選舉至少會容許民主派參選,以讓香港人認為選舉存在競爭,但至今情況已惡劣至「連戲都不做」。

港大委員會推薦美籍華裔工程學者張翔為新任校長,將於週五議決

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報導,指該校教務長韋永庚今天透過群發電郵宣布,新任校長遴選委員會已推薦美籍華裔工程學學者張翔為新任校長,並將於本週五(15日)下午的港大校務委員會會議上討論及表決。韋永庚又於電郵表示,張翔希望能與港大同學會面,因此安排於週五早上於校內舉行聚會。

張翔現年54歲,為美籍華人,祖籍南京,畢業於南京大學,1989年赴美留學,至1996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博士學位,現任該校擔任講席教授、美國國家奈米科學中心主任。

此前有報導指,張翔在候選人建議書中指出,港大目前無法獲得國家級資源,提議港大應加強與中國內地合作,包括聯絡清華大學等內地領先學府,以及主動接觸中國教育部;他又強調排名、科研,指港大應尋求在國際排名上超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本港則要拋離科技大學等。

但報導指,張翔被問及言論自由相關議題時,答覆較含糊;被問及如何看待具爭議的政治主張,他回應指大家有不同的社會結構,要彼此尊重差異。

有報導披露,港大新任校長遴選委員會曾考慮4名候選人,包括張翔、1名港大現任教職員、1名英國學者及1名美國學者,而後兩者均非華裔。報導指,校務委員會主席李國章在昨日(12日)的遴選委員會上,排除兩名非華裔學者,理由昰私下及其他委員會傾向認為兩人不適合港大。而就張翔提出與內地合作,李國章在會議上讚揚相關建議具備「視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