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

You Are What You Wear / 你穿什麼・便是什麼 /

日本時裝設計師杉本耀司曾在一次訪談裏說道,衣服可以幫助人們找到自己。如果你想嘗試打破「規範」,發現真正的自己...

刊登於 2017-10-06

#Pick-Up

早在一開始,人與衣服的關係很簡單。起初是出於禦寒,後來是為了「遮羞」,逐步發展中,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服裝文明便應運而生了。 打從出生開始,我們穿的衣服可能是由母親購買並搭配好的,自己只負責穿就好;逐漸長大,我們開始自己挑選衣服,或者在別人推薦下購買穿著,總之夾雜了個人的偏好。

是什麼把我們和我們的衣服聯繫在一起?我們的自我認識、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我們的欲望、還有我們豐富的情緒或者其他?

有人說:衣服位於個人世界和社會世界的交界處。它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雖然我們選擇和穿戴了它,但它同時也屬於外部世界。這個處於世界和自身之間的交界位置,使得我們和衣服的關係非常豐富和複雜。

衣服成為我們的第二種語言。

在現代文明的語境下,衣服本身會體現穿衣人的社會職業,不同的風格和不同的個人審美,進而形成了個人的著裝風格。加上我們穿著習慣的養成,服裝變成為我們對周邊環境、社會 的感覺,一個人的性格和品味的投射。透過衣著,我們的情緒、個性或是生活方式,都於無聲無形之中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來。

然而,一旦我們步入校園或職場,「社會規範」或「社會禮儀」都告訴我們要收斂起自己的個性,而「職業裝」便是規則的化身。

穿上統一規整的服飾,我們的軀體和心靈似乎都被包裹進了一個個移動的「繭」裏,跟各種色彩、材質、款式一起被束縛住的,是我們每個人所獨有的特殊性。

工作日,當我們走在中環的高級商場和寫字樓之間,身邊來往穿梭的絕大多數都是西裝革履的男男女女。事實上,每一個路過的人都會有一段不一樣的故事,但此刻我們能看到的,只是一套套千篇一律的職業裝,以及統一服裝下毫無表情的臉。

在效率至上的國際金融中心,「便服」為「職業裝」讓路,創意成為了規範之下的犧牲品。

但其實,若拋開社會職業的限制,香港人具有極高的服裝意識。在台灣大學教授張小虹的眼中,香港是全球最混搭的社會,這一點也體現在穿衣上。

「這是後現代時尚的特徵吧。『Mix and Match』是一種創造個人風格的假民族想像,它有很多原則,而不是一個隨意性的概念。香港人服裝的混搭,是一種在地脈絡的『Mix and Match』,這是因為香港歷史經驗本身是最混搭的經驗。」

混搭,換一句話說就是「複雜性」和「創造性」。但在全球化與城市化浪潮的席捲之下,本土個性正在遭受嚴重衝擊。城市發展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快,卻也變得越來越相似,生活於其中的人,也是如此。

自 1993 年起,香港從美國引入「便服日」的概念。每年有那麼一天,我們不為討好別人而埋藏自己喜愛的穿著,真正地做到「we are what we wear」。

廿五年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公益金便服日」的活動中來,各式各樣的便服,讓每個人的自我得到真正的解放,也讓善心在人與人之間流傳。

去年,公益金便服日得到來自約一千一百間工商機構、政府部門及教育團體,超過三十六萬名參加者的熱烈支持,籌得善款超過港幣一千九百五十萬元。而今年,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日本時裝設計師杉本耀司曾在一次訪談裏說道,衣服可以幫助人們找到自己。如果你想嘗試打破「規範」,發現真正的自己;如果這座城市試圖減輕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同質化效應,重拾歷史文化中的豐富和多元,這樣的一個「便服日」,或許是一次不錯的嘗試。

從 1993 到 2017。
從 1993 到 2017。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