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中國輿情觀察:民族主義如何翻新,如何盡在政權掌控?

民族主義意識形態變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空洞,曾經的民族主義,如今已經變成當局控制社會的絕佳法寶。

圖片來源:紀錄片《二十二》劇照。

楊山

刊登於 2017-08-27

#楊山#中國輿情觀察#評論

整個8月,除卻「無法言說」的北戴河會議,中國大陸的網絡輿論,基本上都圍繞着幾部電影打轉:主旋律賀禮大片《建軍大業》、民族主義主題的《戰狼2》,還有少有的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二十二》。

這些影片捲入輿論風波,一方面是必然:圍繞社會熱點、政策的話題控制愈發嚴格,難以「形成輿論」(或者說宣傳部門試圖做的,就是阻止任何社會問題變成「輿論」),話語只好圍繞着最「公共」的影視娛樂展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影片多多少少都反映出這個時代裏中國意識形態的典型特質——民族主義意識形態變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空洞,曾經組織起社會甚至危及「執政合法性」的民族主義,如今已經變成當局控制社會的絕佳法寶。

主旋律敘事的迭代

8月份接連上映的《建軍大業》和《戰狼2》,都瞄準了青睞民族主義敘事的消費者。兩片一出,自由派知識分子便努力批判其中的民族主義意淫與官方黨國敘事。針對前者的攻擊,往往倒向中共建軍的「內幕」,揭露歷史敘事「虛偽」;針對後者的批評,則強調《戰狼2》劇情誇張,充滿了「意淫」情節,顯得像「神劇」。

無論批評如何,這兩部電影在票房上暴露出了驚人的差距:《建軍大業》儘管有種種官方支持乃至買斷,也有海量主流演員與「小鮮肉」加盟,但在票房上卻慘不忍睹,反觀《戰狼2》,一路殺入全球年度票房榜單,勢不可擋。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