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升空,將對接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

刊登於 2017-04-20

2017年4月17日,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組合體安全轉運至中國海南省發射區。
中國首艘無人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圖為4月17日,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組合體安全轉運至中國海南省發射區。

據新華社4月20日消息,中國首艘無人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於當地時間19時41分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新一代的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是天舟號貨運飛船的首次任務,它將補給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並利用搭載的非牛頓引力實驗等10餘項應用載荷,在軌開展太空科學及技術實(試)驗。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升空後,進入高度約380公里的運行軌道,之後將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進行自動交會對接。

去年中秋節當晚,天宮二號在甘肅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為建造更複雜的太空站做準備。天宮二號與後來發射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對接,供兩名太空人長住30天、總計飛行33天,創下中國載人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紀錄。

在天宮二號的基礎上,中國計劃於2020年前後建成永久性太空站,並在2022年全面運行。有消息稱,自1998年開始投入使用的國際太空站(ISS)或將於2020年結束使命。屆時,中國可能將擁有全球唯一在軌運行的太空站。

全面建成航天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支撐,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積極貢獻。

《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長約9米,最大直徑約3.35米,裝載了超過6噸的物資與設備。這些貨物中除了維持天宮二號運行的各種補給外,還包括太空實驗設備和載荷。同時,貨運飛船亦可充當太空站的「垃圾桶」,未來航天員取出貨運飛船攜帶的物品後,可將站內廢棄物品搬運到貨運飛船上,待其返回地球時一同在大氣層中燒毀。

新華社引述天舟一號主任設計師王為稱,為了盡可能裝載更多貨物,經過多次試驗驗證及數控加工仿真技術,飛船中部的連接框被設計成鏤空形式,將非受力部分的「贅肉」精準去除,只保留結構受力部分,保證船體在足夠結實的前提下重量減少了一半左右。

此外,為使得艙內空間利用更加合理,天舟一號的貨艙被貨架分割成許多區域。在貨架的設計上,科研人員選用輕質高強度材料,例如儀器板使用鋁合金蜂窩板,立樑使用的是碳纖維材料。

去年,中國在量子衛星、載人航天等領域取得突破,當局於同年底首次提出「航天強國」的發展願景。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總結自2011年以來中國航天的重大進展,並提出未來5年的航天建設計劃,力爭在2030年左右「躋身世界航天強國行列」。計劃包括於2020年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實施環繞和巡視聯合探測,及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航天事業。

國際太空站

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縮寫為 ISS)是一個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科研設施,是人類歷史上第九個載人的太空站,由於大氣阻力和重新啟動等因素的影響,國際太空站軌道的實際高度常發生漂移。太空站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在微重力環境下的研究實驗室,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氣象學等,目前由六個國家或地區合作運轉,包括美國太空總署、俄羅斯聯邦太空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太空局、巴西航天局和歐洲空間局。中國曾表達參與國際太空站建設的意向,但由於諸多因素限制最終被排斥在外。迄今為止,已有來自多國的太空人登上國際太空站執行任務,但均為美國或俄羅斯主導的航天計劃,其中還包括七名太空遊客。(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如果你願意付費成為我們的端會員,請按這裏

來源:新華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