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電腦界諾貝爾」圖靈獎揭曉:「萬維網之父」柏納斯-李獲獎

刊登於 2017-04-05

2017年4月3日,全球資訊網發明者Tim Berners-Lee於劍橋辦公室外。
2017年4月3日,萬維網(World Wide Web)發明人柏納斯-李(Tim Berners-Lee)於劍橋辦公室外。

當地時間4月4日,總部位於紐約的電腦學會(ACM)宣布,將2016年度圖靈獎(Turing Award)授予萬維網(World Wide Web,台譯全球資訊網)發明人、英國電腦科學家柏納斯-李(Tim Berners-Lee),以表彰其「發明了萬維網、首個網頁瀏覽器以及令萬維網得以擴展的基礎協議和算法」。

圖靈獎是為了紀念英國傳奇數學家、電腦科學先驅圖靈(Alan Turing,1912-1954)而設,常被譽為「電腦領域的諾貝爾獎」。2015年度圖靈獎被授予對公開密鑰加密體系有重大貢獻的兩位密碼學先驅 Whitfield Diffie 和 Martin Hellman。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正值圖靈獎創辦50週年,相關慶祝活動將於6月在美國三藩市舉行,柏納斯-李屆時也將正式領取圖靈獎。

萬維網出現於1991年,儘管仍有很多人不太認可這項技術對促成互聯網出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它帶來的巨大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柏納斯-李不僅發明了萬維網的關鍵要素,包括 URI(統一資源標識符)、網頁瀏覽器等,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視野:這些要素作為整個互聯網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如何相互彼此關聯的。

ACM 主席 Vicki L. Hanson

萬維網簡史

萬維網常被簡寫作“WWW”,是一個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系統,通過互聯網(internet)來存取。萬維網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之一,因此並不等同於互聯網。

被稱為「萬維網之父」的柏納斯-李於1955年出生在英國倫敦,1976年在牛津大學皇后學院取得物理學學士學位。1980年下半年,他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擔任獨立承包人,其間提出建立一個以超文本系統為基礎的方案以方便研究人員分享及更新資訊,並建立了名為 ENQUIRE 的原型系統。

1984年,柏納斯-李以正式員工的身份返回 CERN 工作,隨後不斷改進他的 ENQUIRE 模型。1990年,他與合作者提出一個更加正式的關於萬維網的方案,並在一台工作站上寫出第一個網頁以實現其想法。同年底,他製作出讓網絡工作的所有必要工具,包括第一個網頁瀏覽器、編輯器和伺服器等。

1991年8月6日,柏納斯-李正式公布關於萬維網的簡介文章,這一天標誌着萬維網公共服務在互聯網的首次亮相。他在其中發明了三項現在看來至關重要的技術:用於唯一標識網絡資源的統一資源標識符(URI)、超文件標識語言(HTML)、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

1993年,CERN 宣布萬維網對所有人免費開放,隨後大量互聯網用戶轉向萬維網服務。次年,柏納斯-李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創辦萬維網聯盟(W3C),通過制定一系列標準來解決萬維網在不同平台、技術和開發者之間的不相容問題,保障資訊的順利和完整傳播;他還宣布萬維網永久免費、不申請專利。

現在有很多人將大量時間精力花費在社交網絡上,這對互聯網發展其實是一件不利的事情。因為所有的個人數據、關係網絡以及其他信息,都被限定在了某個特定的社交網絡中。

柏納斯-李接受 MIT 科技評論訪問

關注網絡爭議話題

柏納斯-李近些年來持續關注與網絡有關的爭議性話題,也是網絡中立原則(Net Neutrality)的堅定支持者。他在2009年發起成立了萬維網基金會,並指出「如果全世界有20%的地區接入了互聯網,就必須讓剩下80%的地區儘快上線,不然這是很不公平的。」

互聯網巨頭 Facebook 此前在發展中國家推出有篩選的免費網絡服務,就因為違反網絡中立原則而在印度等地遭到抵制。萬維網基金會當時也站在抵制的一方,指出「我們不能創造兩級網絡,一級給擁有網絡的人,一級給還沒擁有網絡的人。我們需要為每個人提供完全開放的網絡。」

去年11月,英國批准《調查權力法案》,使得近50個政府部門可依據這部被批評者稱為「監聽者憲章」的法律,查看每位公民的網絡使用記錄。柏納斯-李當時批評稱:「監聽者憲章破壞了我們在互聯網上的基本權利,這是黑暗的一天。」該法案後來被歐洲法院裁定違法,還面臨人權組織起訴。

今年3月,柏納斯-李發表公開信稱,個人隱私數據失控、虛假資訊氾濫及定向投放的政治廣告正在限制互聯網發揮出其真正潛力。他表示已制定一個「五年計劃」,並呼籲各方攜手共同挽救互聯網,創建一個「給予所有人平等權力與機會」的網絡環境。

100 萬美元
圖靈獎在2014年11月之前由英特爾及 Google 贊助,獎金為25萬美元;英特爾退出後,Google 將獎金提高到100萬美元,與諾貝爾獎相當。

聲音

柏納斯-李通過發明一種新的傳輸工具統一了用戶界面所有形式的信息,這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拐點,使得每一個人都可獨立建立他們的網頁。

Google 高級科學家 Andrei Broder

我們並不關注網絡技術本身,而是關注技術將能怎樣幫助人們改善當前境況,創造新的機遇與業務,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推動教育甚至是促進政府治理的發展。

萬維網基金會前 CEO Steve Bratt

距離我首次提交萬維網概念已經過去28年了,我當時設想網絡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允許每個人隨時隨地分享資訊、獲取機會、跨地域和文化進行協作。現今的互聯網在許多方面已經達成了這個願景,但為了保護它的開放性,我們仍然需要持續地進行戰鬥。

柏納斯-李今年3月表示

圖靈獎

圖靈獎(英語:ACM A.M. Turing Award),又譯杜林獎、A.M.圖靈獎,是電腦協會(ACM)於1966年設立的獎項,專門獎勵對電腦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其名稱取自世界電腦科學的先驅、英國科學家、曼徹斯特大學教授艾倫·圖靈(A.M. Turing),這個獎設立目的之一是紀念這位現代電腦科學的奠基者。獲獎者必須是在電腦領域具有持久而重大的先進性的技術貢獻。大多數獲獎者是電腦科學家。是電腦界最負盛名的獎項,有「電腦界諾貝爾獎」之稱。圖靈獎對獲獎者的要求極高,評獎程式也極嚴,一般每年只獎勵一名電腦科學家,只有極少數年度有兩名以上在同一方向上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同時獲獎。(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福布斯ACMMIT科技評論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