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連續醜聞後陷入人事動蕩,Uber 總裁、副總裁相繼辭職

刊登於 2017-03-20

Uber首席執行官Travis Kalanick。
Uber 正經歷人事動蕩,圖為首席執行官 Travis Kalanick。

加入打車軟件公司 Uber 僅僅6個月,該公司總裁、二號人物傑夫·瓊斯(Jeff Jones)就選擇了離職。科技媒體 Recode 於3月19日率先爆出這一消息,報導引述 Uber 首席執行官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致員工的公開信及瓊斯本人的聲明證實了此事。

Uber 近期經歷了縱容性騷擾及性別歧視指控、技術盜竊訴訟、卡蘭尼克對 Uber 司機爆粗口影片曝光等一系列醜聞,這一人事動蕩再度反映出該公司內部管理問題。

瓊斯原為零售巨頭 Target 百貨公司首席營銷官,於2016年9月加入 Uber,取代目前主導快遞業務 UberEverything 的 Ryan Graves 擔任總裁,並負責 Uber 的全球運營和形象塑造。儘管尚不清楚他離職的具體原因,不過 Recode 引述的消息指出,最直接的因素可能是 Uber 招募首席運營官的計劃。

本月初,卡蘭尼克公開宣布招募能與其並肩作戰的首席運營官。外界普遍認為,Uber 首席運營官將扮演類似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 Facebook、施密特(Eric Schmidt )在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的角色,而職能與首席運營官有頗多重合之處的瓊斯將變得相當尷尬。

不過 Recode 引述的消息源也指出,相比空降上司,Uber 的內部問題更加令瓊斯心生去意。在提供給 Recode 的聲明中,他對 Uber 公司文化的失望也可見端倪。

我加入 Uber,是由於它的使命,和建立全球網絡以幫助公司成熟和長期發展的挑戰。然而,現在很清楚的是,引領我職業的信念和領導方式與我在 Uber 所見所聞並不一致,我不能繼續擔任這家打車共享公司的總裁。

傑夫·瓊斯(Jeff Jones)發給 Recode 的聲明

瓊斯並非近期唯一選擇離開 Uber 的高層,該公司負責地圖和商業平台業務的副總裁 Brian McClendon 同日宣布,將於月底離職。曾負責開發 Google Earth、2年前離開 Google 加盟 Uber 的 McClendon 在業內享有盛譽,目前是 Uber 自動駕駛領域的核心技術高層,負責位於匹茲堡的科技中心和無人駕駛測試。

McClendon 的離職對 Uber 的無人駕駛技術開發和業界形象無疑是又一次打擊。不過,他的離職聲明並沒有類似瓊斯一樣的火藥味:他僅表示自己已離開堪薩斯家鄉30年,希望能回到故鄉投身政治,並稱願意維持 Uber 的顧問身份。

在兩位高層宣布離職前,Uber 連續陷入輿論漩渦。今年2月,Uber 一名女性前員工 Susan Fowler 在網上爆料,自己在職期間曾多次遭遇性騷擾,但在報告人力資源部門後,公司管理層卻置若罔聞,她更指性騷擾現象在 Uber 已成「系統性問題」。這樁醜聞發酵後,又有兩名 Uber 前員工爆出曾發現首席技術官 Thuan Pham 性騷擾下屬,其中一人還表示曾向卡蘭尼克報告此事。

與此同時,Uber 負責工程技術的前副總裁 Amit Singhal 也被爆出,其擔任 Google 高管期間曾性騷擾下屬並因此遭低調開除,而他在 Uber 入職調查時隱瞞了此事。儘管他否認性騷擾指控,與此前指控爆料的 Uber 前員工也沒有直接關聯,但接連曝光的性騷擾醜聞已讓 Uber 形象遭遇重創。最終 Singhal 在卡蘭尼克的壓力下主動辭職,Uber 則聘請了前美國司法部長 Eric Holder 對公司性騷擾問題展開內部調查。

性騷擾醜聞尚未平息,今年2月曝光的一段卡蘭尼克與 Uber 司機爭吵並爆粗的影片,再度將 Uber 推上輿論風口浪尖。卡蘭尼克不得不公開為此道歉,並首次承認自己「需要領導能力上的幫助」,這似乎也成為 Uber 招聘首席運營官的直接動機。不過,並非所有人都對卡蘭尼克抱有耐心,金融時報引述一位 Uber 投資人直言,卡蘭尼克應該退位並「讓成年人當首席執行官」。

此外,Uber 近期還面臨 Google 旗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Waymo 的訴訟。去年8月,Uber 曾收購自動駕駛貨車研發公司 Otto,後者創始人、曾就職 Google 自動駕駛技術團隊的 Anthony Levandowski 也得以進入 Uber 技術團隊。然而,Levandowski 被指曾在離職 Google 前下載1萬多份有關激光雷達設計的機密文件,並將之用於開發 Uber 的激光雷達系統。

聲音

很明顯,有很多方面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傾聽是獲得意見的最好方法,因為意見來自你們——每天使用 Uber 的人。

傑夫·瓊斯(Jeff Jones)曾向 Uber 司機寫信

來源:路透社金融時報TechCrunchRecode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