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澳洲大堡礁正在死亡,全球變暖惹的禍

刊登於 2017-03-17

2016年10月,科學家測量大堡礁的瑚礁。
2016年10月,科學家測量大堡礁。

澳洲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自然奇觀之一,但它正在逐漸消失。去年已有研究指大堡礁北部近七成珊瑚「快被煮熟」,3月15日在線發表於《自然》(Nature)的論文則指它們正在死去,並稱這一生態悲劇是全球氣温連創新高導致,且全球暖化趨勢如果不能得到控制,大堡礁及世界上其他地區珊瑚礁的境況將會繼續惡化。

我們原本期待,即使再過30年大堡礁也不會被毀壞到這種程度……北部區域大約三分之二的珊瑚原本就處於瀕危狀態,現在則已經死了。

澳洲詹姆斯庫克大學(JCU)珊瑚礁研究中心主任、論文第一作者 Terry P. Hughes

大堡礁位於澳洲昆士蘭州(Queensland)海岸附近,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綿延伸展約2600公里,最寬處約達161公里,生物種群豐富,有400多種珊瑚、1500多種熱帶魚、200多種鳥類、以及包括海龜在內的大約20種爬行動物生活在這裏。早在1981年,大堡礁就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此次發表的論文出自澳洲詹姆斯庫克大學(JCU)珊瑚礁研究中心主任 Terry P. Hughes 領銜的團隊,他們將大堡礁2016年的珊瑚白化程度與2002年及1998年進行了比較,發現如今約有91%的被調查珊瑚礁發生白化,而2002年和1998年的白化程度只有約58%和55%,情況變糟的速度正在加快。

珊瑚白化

指珊瑚因受到壓力或劇烈的環境變化,令體內有顏色的蟲黃藻(Zooxanthellae)離開,進而現出珊瑚原本的白色骨骼這一現象。蟲黃藻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光合作用為珊瑚提供營養,所以當珊瑚出現白化現象時,它們就會因缺乏營養而逐漸衰弱死去,繼而影響珊瑚礁的生態和漁業,及加劇海岸侵蝕。珊瑚白化現象在全球日益嚴重,台灣墾丁、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及西澳洲等地都曾出現大範圍的珊瑚白化。香港慈善團體綠色力量2014年6月的調查顯示,香港多個潛水地點的珊瑚也出現白化現象,當中以西貢及其附近水域(橋咀、牛尾、甕缸、白臘仔及大蛇灣)的情況最為嚴重,而橋咀的珊瑚白化面積更達100平方米。(端傳媒整理自綠色力量)
大量已死去的珊瑚。
大量已死去的珊瑚。

論文稱,當海水温度連續多週高於常温幾攝氏度時,就會有多達70%至90%的珊瑚白化。珊瑚礁專家、論文共同作者 Mark Eakin 解釋道:「設身處地想一下,如果只有一天很熱,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如果一直熱下去我們就會受不了。對於珊瑚而言也是一樣。」可以佐證的是,澳洲政府日前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去年「大堡礁海域的海面温度達到了歷史最高點」。

澳洲政府也曾在2015年公布「護礁2050計劃」(The Reef 2050 Plan),試圖限制海港建設、避免過度捕撈、減輕水源污染及其他可能的風險,以推動對珊瑚礁的保護。不過論文稱,雖然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珊瑚礁休養生息,但如果海洋水温繼續變高,則恐怕於事無補。Eakin 認為:「全球暖化才是珊瑚礁減少的最大因素,如果我們要拯救珊瑚礁,就必須遵守《巴黎協議》,並轉用可再生能源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澳洲政府傾向於繼續開發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昆士蘭州最近還新批准了澳洲最大的煤礦開發項目。該煤礦不僅會將更多的温室氣體排入大氣,其配套擴建的港口也鄰近大堡礁,可能會進一步破壞本已脆弱的生態系統。

而且不僅僅是自然奇觀與海洋中最豐富多彩生態系統正在消失,世界各地有成千上萬的人也直接依賴珊瑚礁過活。大堡礁為澳洲帶來了近60億美元的旅遊和漁業收入,為近7萬人提供就業機會;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比較窮困的國家,數以億計的人主要依靠珊瑚魚獲取蛋白質,食品供應鏈的破壞可能會釀成人道主義危機。

已經在大堡礁工作了約30年的海洋生態學家 Justin Marshall 說:「當我們燃燒煤炭,當我們使地球變熱,當我們殺死他們的珊瑚礁,我們就殺死了這些人。」

27 %
非牟利組織全球珊瑚礁監測網(Global Coral Reef Monitoring Network)數據顯示,受人類活動的影響,過去30年間全球已有27%的珊瑚礁生態系統瓦解。

聲音

氣候變化不是未來的威脅,在大堡礁,它已經存在了18年。

澳洲詹姆斯庫克大學(JCU)珊瑚礁研究中心主任、論文第一作者 Terry P. Hughes

作為地球的監護人,我們需要做得更好。

已經在大堡礁工作了約30年的海洋生態學家 Justin Marshall

珊瑚礁的狀況是顯示海洋健康程度的有力標誌,它們的危機與死亡顯示了全球暖化帶來的破壞。

紐約時報

珊瑚

珊瑚之名來自古波斯語 Sanga(石),為珊瑚蟲群體或骨骼。珊瑚蟲為刺胞動物,身體呈圓筒狀,有8個或8個以上的觸手,觸手中央有口。珊瑚多群居,結合成一個群體,形狀像樹枝,不少人因而以為是植物。珊瑚是一種無法移動的「動物」,由於它們能夠伸出觸手來捕食的關係,所以也被歸類為動物。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最初稱這種生物為「Zoophyta」,意思是介乎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10世紀時,波斯學者比魯尼(Al-Biruni)曾提議將它們歸類為動物,但一直到18世紀它們才被正式併入動物界。由於對水温、水質極端敏感,隨着全球暖化的發生,自20世紀末起許多珊瑚已迅速死亡,許多曾存在的珊瑚群也已經消失。珊瑚在長達25億年的演變過程中保持了頑強的生命力,不論是狂風暴雨、火山爆發還是海平面的升降都沒能讓珊瑚滅絕。然而珊瑚能抵禦地球以萬年為單位的生態變化,卻不能應付近百年來人類活動導致的自然環境快速改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紐約時報Verge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