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中國釋放收緊海外併購信號,中企將不能愉快地「買買買」了?

刊登於 2017-03-14

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稱,官方計劃加強對少數企業的監管。
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稱,要對盲目的、非理性的投資進行監管。

去年底有消息稱,中國政府為嚴控資本外流,將限制國內企業日漸瘋狂的海外併購。這一傳言在「兩會」期間終於得到確認,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行長周小川和商務部部長鍾山先後公開批評,一些企業的海外投資過於盲目,應該加強監管。

紐約時報報導指,中國去年共完成2254億美元的海外收購交易,這一數字達到歷史最高紀錄。報導稱,中國不少家庭和企業近一年多內由於擔心經濟放緩、貨幣貶值等問題,紛紛將資金轉移出境,當局則不斷採取各種強制手段阻止資金外流、穩定人民幣匯率。

有一些(企業海外投資是)動機不良的,對這種現象進行一定管理也是正常的。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

10日,周小川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的記者會稱,中國公司最近在海外達成的交易「有一部分實際上跟我國對外投資的產業政策要求不符合,比如投一些體育、娛樂、俱樂部(球會),對中國也沒有太大的好處,同時在外面還引起了一些抱怨。」他批評部分投資「具有盲目性,有的人也是事情做得很急。」

近兩年來,中國富豪們在全球體育和娛樂領域撒下巨資,包括斥資總計超過20億美元收購歐洲足球會,以及歐美電影製片商和院線等。

而在11日的人大記者會上,商務部部長鍾山引述數據稱,中國企業2016年在境外實現銷售額總計1.5萬億美元,向所在國交税400億美元,聘用外國員工150萬人,「可見中國企業在境外的發展是好的」。他表示中國政府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但「不排除有少量的企業走出去存在着盲目的、非理性的行為……有的企業已經付出了代價,有的甚至給我們國家的形象也造成了負面影響。」

鍾山表示,「我們對盲目的、非理性的投資是不鼓勵的。不僅不鼓勵,我們還要對這些企業進行監管。」但他強調,企業對外的「正常投資」不會受任何影響。

與此同時,部分中國公司原計劃中的海外交易已經破裂。例如中國房地產及影視巨頭萬達曾在去年11月提出,以10億美元收購美國電視製作公司 Dick Clark,但後者於3月10日突然宣布交易失敗。

中國金融監管部門近幾個月持續加大阻止資金外流的力度,包括在去年11月底要求各銀行,500萬美元及以上業務須獲特批才可轉移出境。當時有消息稱,規模超過100億美元的海外併購,以及規模超過10億美元但並非出資方核心業務或涉及國有資產的海外併購將被全面禁止。

今年1月,中國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外匯管理改革完善真實合規性審核的通知》,對中國企業境外投資、境內機構境外放款等提出更多審核和限制,同時擴大境內外匯貸款結匯範圍,鼓勵中國對外出口的公司將資金留在境內。

瑞士銀行財富管理公司(UBS Wealth Management)英國投資辦事處主管 Geoffrey Yu 認為,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中國維持外匯穩定,但也可能意味着流動資金不得不滯留在國內,海外收款人將因此受損。

但投資公司藍橡資本(NSBO)研究人員 Jonas Short 對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禁令的效果表示懷疑。他說:「這有點像『打鼴鼠』遊戲,當你試圖從一個渠道堵住資本外流,他們很快會發現另一條路。整體上而言,投資者轉移資本的焦慮會不斷提升。」

2
根據金融服務公司 Dealogic 的數據,中國2016年完成2254億美元海外收購交易,總額比2015年的2倍還要多。

來源:紐約時報中國新聞網金融時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