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特朗普來了

特朗普首次國會演講說了什麼?

刊登於 2017-03-01

#特朗普來了#特朗普#美國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副總統麥克彭斯 (Mike Pence) 和眾議長保羅萊恩 (Paul Ryan) 前演講介紹預算案。
按慣例,新任美國總統會在當選第二個月受邀到國會發表演說,其形式內容與國情咨文類似。

當地時間2月28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會發表就任來首次演講,他提到移民、奧巴馬醫改、税收制度、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備受關注的議題。出人意料的是,特朗普本次的表現如同一位傳統政治家,雖然態度依舊強硬,措辭卻已相對和緩。而初步民調顯示,超過半數的觀眾對演講反應積極。

思考小問題的時代已經過去,為細枝末節爭辯的時代已經過去。從現在開始,美國將由我們的願望驅動,而不是被我們的恐懼拖累。

美國總統特朗普

特朗普在國會說了些什麼?

移民問題

特朗普在談論移民問題時表示,自己支持類似加拿大和澳洲的積分(merit-based)移民系統,願意接納有經濟能力和能貢獻社會的人進入美國;他認為,不受限制地從難以進行嚴格檢查的地方接收移民,「不是有同情心而是魯莽」。

有幸進入美國的人應該支持這個國家,愛這裏的人民和價值。我們不能允許美國內部出現一個恐怖主義的灘頭堡,我們不能讓我們國家成為極端主義庇護所。

美國總統特朗普

此外,美聯社引述4名匿名官員的消息指,由於來自國務院與國防部的壓力,特朗普可能會將伊拉克從此前的伊斯蘭7國入境禁令名單中剔除。

奧巴馬醫改

特朗普在演講中渲染「奧巴馬醫改正在崩潰」,呼籲國會立刻採取行動將其廢除,更稱這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種必要。特朗普稱,讓醫療保險變得可負擔的辦法是降低保費。

民主黨議員 Steven Beshear 隨即反駁稱撤銷醫改「並非遊戲」,「對人民來說這是生與死的問題」。Beshear 表示同意醫改方案需要部分調整,但指目前共和黨提出的所有替代醫改的想法都會減少醫改覆蓋面。他更稱「這不是我們的勝利,這只是華爾街的勝利」。

1萬億美金基礎設施建設

雖然上任數十天來從未披露相應計劃,特朗普卻呼籲國會通過1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並指這將是艾森豪威爾(Dwight Eisenhower)總統在1950年代大舉興建州際高速公路以來,美國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特朗普並未披露項目具體內容。不過,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強調,自己就任後會斥巨資改善公路、鐵路、橋梁、機場等交通設施。資金方面,特朗普稱資金將來自公共與私人部門。

税改方案

特朗普在演講中稱,美國現行的過時税收系統既壓榨最窮困的工人,又向納税人施加過多壓力。他重申自己的經濟團隊正制定「歷史性的」税改計劃,將大幅削減中等收入人群的賦税和公司税,使美國企業和工人處於公平的競爭環境中。

特朗普也特別提及了備受關注的邊境税。他表示,由於許多國家為保護本土企業對美國產品課以重税,導致美國企業往往很難與當地產品競爭,但過去的美國政府並沒有對這些外國產品徵收額外税款。特朗普稱,他將改變現狀,不會讓美國「偉大的企業和工人再被利用」,「我強烈相信自由貿易,但它也必須是公平貿易」。

特朗普稱,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美國已損失了6000家工廠;自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以來,美國已失去四分之一的製造業工作崗位。他表示,自己的改革將帶回百萬計的工作崗位。

與北約關係

特朗普稱美國將「強烈支持北約」,但依舊要求其他成員國兑現財政義務。特朗普還表示,「我的工作不是代表世界,而是代表美國」,並指願意尋求新的朋友和合作關係。

致意美軍陣亡將士

本次演講的高潮部分出現在特朗普向上任後首位陣亡美軍歐文斯(William Ryan Owens)致意時。特朗普特別點出,當日來賓包括歐文斯遺孀 Carryn Owens,並表示「歐文斯的精神遺產被刻入永恆」。現場議員旋即起立並持續鼓掌。

特朗普的演講得到什麼樣的反饋?

根據 CNN/ORC 的抽樣調查,57%的觀眾對這次演講的反應非常積極,其中最受肯定的是特朗普的經濟政策,72%的觀眾稱對此感到滿意。

不過,批評的聲音依然相當尖鋭。民主黨議員 Chuck Schumer 分別在 Twitter 和聲明中抨擊特朗普,指他「對工人階層說的和他為富人和特權階級做的背道而馳」,「只是用民粹的花言巧語掩飾他強硬右翼的、反中產階級的目標」。就在27日,特朗普政府剛剛披露即將提交國會的首個預算案內容,提出2018財年增加國防預算540億美元。多個消息源指,為了覆蓋這筆開支,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削減環境和外交預算。

聲音

儘管特朗普先生的總統生涯已經被行政命令和聲明定義了,但他的演講看上去像在試着開啟一個反映出合作需求的新階段。

紐約時報

在我們國家,每樣破碎的東西都可以修復,每個問題都能得到解決,每個傷心的家庭都能得到治療和希望。

美國總統特朗普

來源:衞報紐約時報BBCCNN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