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口罩世代不能一直下去,台灣環保團體邀群眾一同監督企業排污

刊登於 2017-02-22

嘖嘖X綠盟宣傳影片。
透明足跡計劃幫助民眾從過往的被動承受污染者,轉為主動監督、舉報的「輿論起點」。

為了突破始終缺乏證據揪出環境污染元兇的治理困境,台灣環保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下文簡稱「綠盟」)於2016年初啟動「透明足跡」計劃,將政府零散公佈的企業污染監控資料,以視覺化方式呈現,讓民眾可據以監督、追責。目前該計劃已揭露台塑六輕超過2.5萬筆污染超標記錄未被開罰,綠盟又進一步發起群眾募資,希望能處理更多污染數據,「讓環境污染的兇手現身」。

長期監控抓出六輕消失的污染數據

對台灣人民而言,每當發現環境污染,眼見不一定為憑,因為政府往往以「數據沒有超標」回應,使民眾愈發無力。事實上,台灣政府已就工廠的煙道排放與放流水進行即時監測,並將資料公開於網絡,但由於資料形式難懂、數據分散於各政府網站,且完全無法回溯查詢過去狀況,使得資料使用程度相當低。

為此,「透明足跡」計劃設置污染源資料庫,彙整所有政府開放的即時監測資料集,24小時不間斷地匯入、儲存資料,並以清楚易懂的視覺化方式呈現單日及最近1個月的排放情形。

這些誇張的事件,之所以等到了「透明足跡」(追踪)才被發現的原因,是因為「透明足跡」能夠系統性地搜集原始數據,越過了這個「註記的巧門」。

「透明足跡」計劃募資網頁內容

而單就過去1年的監測,成果已昭然若揭。1月12日,綠盟於記者會公布台塑集團六輕(第六套輕油裂解廠)在過去11個月內有2.5萬筆超標記錄、累積達262起違法事件,卻從未被開罰。在追蹤後,綠盟才發現這些記錄全被六輕以「污染源暫停運轉」、「監測設施維修、保養」等理由註記為無效。

此事讓綠盟批評政府讓污染廠商得以鑽「巧門」規避責任,卻犧牲人民健康。確鑿的證據及輿論壓力也讓環保署長李應元隨即承諾檢討漏洞,成為「透明足跡」的第一場勝利。

2月19日,綠盟與透明足跡在台中發起反空氣污染行動,希望有更多人了解及支持「透明足跡」募資計劃。
口罩世代不能一直下去。這是綠盟支持者的心聲。

讓每一個人成為輿論的起點

透明足跡計劃也幫助民眾從過往的被動承受污染者,轉為主動監督、舉報的「輿論起點」。在其網站上,民眾可直接從地圖或事業單位列表查詢企業的環境資料,並可依據「工廠類型」、「排放類型」、「有無裁罰記錄」、「有無自動連續監測數據」、「最近一個月的連續自動監測數據有無超標」等類目篩選,並與PM2.5資料進行比對。

而當在網站上發現超標情形後,民眾可將這些企業的超標情況分享在 Facebook上,號召更多人形成輿論壓力,或逕行向環保單位檢舉。而對於缺乏監測數據的污染企業,網站也設置通報機制,作為要求政府擴大監測範圍的基礎。

固定污染源的即時監測刻不容緩,因為當我們的呼吸化成一筆筆資料,卻沒人真正理解它。

「透明足跡」計劃募資網頁引述六輕鄰近台西村村民許立儀

然而,目前政府的公開資料並不完整。綠盟副秘書長洪申翰接受《環境資訊中心》採訪時便指,目前即時連線的煙道資料僅佔全台總列管的排放管道3%;屢屢被質疑的六輕的398根煙囪也只有34支煙囪納入自動監測。甚至,污染排放的「標準值」都是經爭取後才由政府公開。

藉由群眾募資,「透明足跡」除了要求政府改善上述問題外,更希望能進一步整合現有的84家放流水的監測數據,並要求公開目前仍空白的企業租稅優惠補貼資訊,要求政府取消污染企業動輒數百萬甚或數千萬台幣的租稅優惠。

但《環境資訊中心》的報導也指出,除了與政府不斷溝通外,綠盟也遇到所有數據使用者都需面臨的挑戰:如何從中找出有用資訊。洪申翰表示,這也尚待群眾共同思考、提出需求。

15 %
根據透明足跡網站,目前台灣政府關於企業被裁處的違規事實的資訊公開進度為15%。

聲音

夜裏,聽着小子的夜咳聲,看著飄揚在城市上空的空污紅旗,我們這樣的小民需要有工具來監督,等待總是有其他優先打算的政府,太慢。口罩世代不能一直下去。

透明足跡支持者 Chun Liang Liu 於募資網頁上的留言

(感受到污染的民眾)真的受不了就想方設法,聯繫到有力人士(民代、首長、環團之類的),但這些人既不可能隻手遮天,又往往孤掌難鳴,不上不下的無力改變,所以還是回到環保稽查單位處理,一來一往民眾就越發無力。越發無力的後果,在地居民越難以凝聚,製造汙染轉嫁生產成本的不良企業就越益囂張。資訊透明已是近年顯學,即時監測、事後追蹤就需要一個整合的機制來完成。

喚醒彰化青年聯盟團長楊子賢於Facebook上推薦透明足跡

來源:透明足跡環境資訊中心焦點事件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