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霧霾增加老年女性癡呆症風險,但在污染大又老齡化的中國卻是不能說的秘密

刊登於 2017-02-08

#空氣污染

研究指出中國各地大氣污染中常見的PM2.5令老年女性患痴呆症的風險更大。圖為中國北京的空氣污染情況。
在中國大陸,即便空氣污染十分嚴重,也有缺少足夠防範意識的中老年人在室外進行太極拳等健身活動。

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盡人皆知,早前就有研究指出,污染產生的懸浮微粒會影響心肺功能、大腦健康,甚至人體基因功能

而近日發表在《自然》(Nature)旗下學術期刊《轉化精神病學》(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的一篇論文得出研究結果,指老年女性若居住在微細顆粒物濃度較高的地區,患上阿茲海默症(Morbus Alzheimer)等認知障礙症(Dementia,又稱失智症、痴呆症)的風險要比住在其他地區大得多。

大腦中的細胞會把這些顆粒物當作入侵者,做出炎症反應。隨時間推移,炎症反應似乎會惡化,並促進阿茲海默症的發展……儘管空氣污染和阿茲海默症之間的聯繫是一個新的科學前沿領域,但我們現在有證據證明,空氣污染就像煙草一樣,對不斷老化的大腦有害。

該研究論文的作者之一 Caleb Finch

這項針對老年女性的研究由美國南加州大學(USC)科研人員主導,他們通過對美國48個州、年齡在65到79歲之間,且調查初始階段未患任何認知障礙疾病的女性進行跟蹤研究(1995年到2010年間),發現當居住地區的 PM2.5 顆粒物平均濃度超過美國環境保護局設定的安全上限時,這些老年女性的一般認知功能下降的幾率比 PM2.5 未超標地區要高出81%,患認知障礙症的幾率則高出92%之多。

研究還表明,由於 APOE4 基因會增加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因此攜帶該基因的女性受嚴重空氣污染所帶來的影響也更大。

今年年初,加拿大衞生部門資助的一項研究也表明,居住在交通繁忙地區的人患認知障礙症的幾率更高,原因也可能是主幹道附近空氣污染更嚴重。

此前就有報告預測,霧霾會導致大量人口壽命減短。比如印尼森林大火導致的霧霾災害可能令10萬人過早死亡;而大量依賴燃煤的中國,即使嚴控排放,預計到2030年仍會造成近百萬人因空氣污染早逝

南加州大學的這項研究被認為對中國極具參考意義,除了霧霾頻發外,中國的人口老化問題也不容忽視。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中國大陸人口中,65歲及以上的老人已佔到10%。

中國媒體澎湃新聞於2月4日發表文章 ,介紹中國首個評估 PM2.5 長期暴露對公眾健康影響的研究報告,但該報導隨後被刪除。由北京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歷時一年完成的這份報告指,霧霾災害在2013年導致31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共計25.7萬人提前死亡。報告呼籲,政府的大氣污染治理決策應基於對公眾健康影響的評估,而不是簡單地考核 PM2.5 濃度高低。

然而,中國當局近期以避免氣象局與環保部門發布信息不一致為由,暫停發布霧霾預警,直到新的聯合統一發布機制推出。因此霧霾最近只能以「不可描述的天氣現象」、「特強濃霧」以及甚至《哈利波特》中的大反派「佛地魔」等名稱出現在氣象局的預報中。

21 %
論文稱,如果研究結果也適用於普通人群,大氣污染可能要為高達21%的認知障礙症病例負責。

聲音

你可以選擇不喝酒或者不抽煙,但無法控制你是否暴露於空氣污染中,你不能就這麼決定不呼吸。

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多米尼奇

23日夜間起,京津冀等6省市的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逐步轉差,不可描述的天氣現象再度來襲。直到26日夜間,在冷空氣影響下,華北地區不可描述的天氣現象將自北向南減弱消散。

1月23日,@天氣預報 發表微博

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最早於1906年由德國精神病學家和病理學家愛羅斯·阿茲海默首次發現,因此而得名。主要分為家族性阿茲海默症與阿茲海默老年認知障礙症兩種,其中又以後者較常見。阿茲海默症是一組病因未明的原發性退行性腦變性疾病,多起病於老年期,潛隱起病,病程緩慢且不可逆,臨床上以智能損害為主。醫學界認為有將近七成的危險因子與遺傳相關;其他的相關危險因子有:頭部外傷、憂鬱症或高血壓的病史目前並沒有可以阻停止或逆轉病程的治療,只有少數可能可以暫時(緩解)改善症狀的方法。(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紐約時報聯合早報香港01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