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SpaceX 重振旗鼓,爆炸事故4月後再次成功發射並回收一級火箭

刊登於 2017-01-16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繼去年9月因發射火箭失敗而被迫暫停計劃後,首次成功發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上太空。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 繼去年9月因發射火箭失敗而被迫暫停計劃後,首次成功發射並回收「獵鷹9號」(Falcon 9)火箭。

衞星發射計劃因「獵鷹9號」火箭(Falcon 9)的爆炸事故中斷4個月後,當地時間1月14日,太空科技公司 SpaceX 再次將「獵鷹9號」送入太空,並已順利透過位於太平洋的火箭回收平台「請看說明書」(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完成回收。

這次發射在南加州的範登堡空軍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進行,「獵鷹9號」共搭載了10顆1噸重的“NEXT”衞星,它們全部來自通訊公司 Iridium。為了防止再度出現意外,SpaceX 還調整了燃料加註過程,以確保液氦温度不會過低。

這是「獵鷹9號」型火箭第30次發射。對 SpaceX 來說,這次發射也極大緩解了爆炸事故後的財政壓力與商業夥伴的信任危機。

「獵鷹9號」火箭是 SpaceX 公司研製的可回收式中型運載火箭,於2010年6月4日首次發射,2015年12月21日完成首次陸地回收。「獵鷹9號」是人類第一次實現發射衞星後將一級火箭回收,火箭製造成本約1600萬美元,但燃油成本僅為20萬美元,相比傳統火箭極大地節省了成本。

去年9月,SpaceX 在發射一枚全新「獵鷹9號」火箭(Falcon 9)時,於靜態點火測試階段發生爆炸,雖然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但被 SpaceX 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形容為公司成立14年以來最嚴峻的挑戰,「獵鷹9號」的發射也因此一再延期。當時「獵鷹9號」上搭載了造價2億美元、Facebook 公司計劃為非洲部分地區居民提供互聯網服務的「阿莫斯6號」(Amos-6)通訊衞星。

SpaceX 的內部調查顯示,事故由於燃料加註過程中,盛裝液氦的碳纖維容器破裂,與液氧接觸後發生爆炸。負責管理商業太空發射的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已於1月6日接受這一說法,並授予了 SpaceX 發射執照。

除了本次發射的10顆“NEXT”衞星,Iridium 還計劃陸續發射70顆衞星,它們將被送到近地軌道,將來往於世界任何地方的人、組織和財產「實時聯繫」,替換 Iridium 在1990年代發射的衞星。雖然這些衞星設計的使用期限為7到10年,但由於發射成本過高,Iridium 遲遲未能替換它們。事實上,當年發射衞星的開支幾乎使 Iridium 瀕臨破產。

因此,2010年 SpaceX 橫空出世時,Iridium 公司便已決定透過 SpaceX 發射新衞星。根據 Iridium 首席執行官 Matthew J. Desch 的說法,本次競價時價格第二低的航空公司的發射報價是12億美元,而在 SpaceX,完成7次發射僅需4.5億美元。如果沒有 SpaceX 遠低於同行的報價,Iridium 將無法負擔更換全部衞星的開支。SpaceX 還將在未來14個月利用「獵鷹9號」為 Iridium 進行6次發射。

SpaceX 的野心還不止於此。去年9月,馬斯克曾公布「星際運輸系統」(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System),計劃透過一部擁有42個發動機的火箭,在2024年前將100名乘客送上火星。此外,SpaceX 還計劃在2025年將其衞星發射業務的營業額提升到50億美元,將衞星網絡服務的營業額提升到超過300億美元。

2.6 億美元
除了2016年9月的爆炸事故,2015年6月「獵鷹9號」也曾發生事故。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該事故導致 SpaceX 在2015年損失2.6億美元。

Space X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 X)是一家由 PayPal 創始人伊隆·馬斯克建立的美國太空運輸公司,在2010年12月成為第一個能夠發射和回收宇宙飛船的私人公司。它開發了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獵鷹1號」和「獵鷹9號」運載火箭,並研製了天龍號系列航天器,以通過「獵鷹9號」發射到軌道。2008年9月,Space X 成功發射了他們的第四枚火箭,此後獲得了來自 NASA 的16億美元的經費,用來為 NASA 進行之後的12次發射。到目前為止,Space X 已經成功進行了20多次火箭發射。除 NASA 之外,還有越來越多的機構成為 Space X 的顧客, 其估值已經達到了120億美元。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紐約時報金融時報CNN華爾街日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