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華潤與萬科說再見,全數股份372億賣給深圳地鐵

刊登於 2017-01-13

華潤372億退出萬科,深圳地鐵接手成第二大股東。
華潤集團372億賣出全數萬科股份,深圳地鐵接手成第二大股東。

從昔日的管理層後盾到屢現分歧的掣肘方,擔任萬科大股東逾15年的華潤集團終於要退出歷史:1月12日晚間,萬科透過港交所的聲明宣布,華潤將以每股22元將所持16.90億萬科股份轉讓給深圳地鐵,整體作價371.71億元。這也似乎宣告持續一年多的這場轟轟烈烈的萬科股權爭奪大戲接近落幕。

這次股份轉讓還需得到國資委等機構批准,因此依然存在不確定性。萬科股票已於1月13日復牌。

目前華潤集團累計持有萬科15.31%的股份,規模僅次於持股25.4%、被稱為「野蠻人」的「寶能系」。這也意味着只要得到深圳地鐵和持股14.07%的恆大集團的支持,再加上萬科管理層自身持有的4.14%股份,萬科管理層掌握的投票權已超過「寶能系」。

事實上,由於監管部門對「野蠻收購」行為的公開抨擊和對「寶能系」旗下前海人壽的制裁,「寶能系」已沒有太多控股萬科的動機。根據騰訊財經的報導,2016年11月初已有3處獨立信源表示,「寶能系」正謀求退出萬科的方案。此外,恆大集團旗下的恆大人壽此前也因「快進快出」的短線交易被保監會暫停股票投資業務,不太可能加入股權之爭;恆大集團副主席夏海鈞也在去年12月表示,恆大無意、也不會成為萬科的控股股東。

萬科在媒體通稿中表示,將與深圳地鐵聯手實踐「軌道+物業」的發展模式,加快向「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深圳地鐵方面則表示,入股萬科有利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將支持萬科管理團隊按既定戰略目標進行管理。華潤集團亦透過微信公號發表聲明,稱轉讓所持萬科股權既出於自身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的綜合考慮,也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需要。

此番股權轉讓有利於萬科健康穩定發展,有利於地方企業資源整合協同,是多方共贏之舉。

華潤集團聲明

就在12月16日,萬科還曾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部分主要股東對交易方案一直未能達成共識,將終止此前與深圳地鐵達成的股份購買協議。按照去年6月的方案,萬科原計劃向深圳地鐵非公開發行超過28.72億股A股股票,購買其所持前海國際100%股權,進而獲得前海國際旗下的前海樞紐項目地塊和安托山項目地塊;而交易完成後深圳地鐵將獲得萬科20.65%的股份。

儘管不清楚華潤集團退出萬科的具體原因,但根據財新網的報導,本次股份轉讓方案是在國務院國資委和深圳市政府主持下完成的,國務院國資委曾明確要求華潤「央企不與地方爭利」。

華潤集團2000年由萬科創始人王石主動引入,之後十餘年,華潤一直持有萬科15%左右的股份。華潤一方面維持着股權結構的穩定,另一方面僅以「財務投資者」而非大股東身份自居,這給了萬科管理層充分的自主權。《第一財經》原總編輯秦朔曾指出,「萬科的成功有華潤之功,但最大的功不是控股和控制,而是不控股和不控制。」

然而,在2015年7月延續至今的萬科股權之爭中,華潤的立場、態度和意圖卻似乎「讓人摸不着頭腦」。根據萬科獨立董事、中南大學教授華生發表在《上海證券報》的文章,「寶能系」首次舉牌後,萬科曾多次試圖自救,包括尋求華潤增持、提議 H 股增發、尋求與華潤置地整合方案、另尋國企參與重組等。然而,除了曾在2015年9月增持少量萬科股份,華潤兩度拒絕萬科的建議,更在去年6月公開否決了引入深圳地鐵的重組方案。

華潤集團

華潤集團(CRC)是大型央企之一,業務涵蓋消費品、電力、地產、水泥、燃氣、醫藥、金融等領域,歷史可追溯到1938年。目前旗下擁有5間在香港上市公司,其中華潤創業有限公司為恆生指數成份股之一。2015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華潤集團以748.87億美元的營業額名列115位。(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騰訊財經財新網路透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