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

在推廣閱讀的路上匍匐前行

有調查顯示,不少香港人都沒有閱讀習慣,以年輕人尤甚。在這城市推廣閱讀的有心人,是否像西西弗斯搬石頭一樣徒勞無功?跨媒體閱讀平台linepaper總編輯寧願相信自己是愚公,終有一天能成功移山。

text / linepaper photo / 楊德銘

刊登於 2018-01-12

#Pick-Up

linepaper的總編輯Gary(黃培烽),正職在大學任教社會學,亦是青年社會科學網絡Roundtable的主席。經常在大學校園出沒的他說,近年已經很難看見學生手捧著書本閱讀的情景。

「現在做學生可能比打工更忙,又要溫習趕功課又要參加學生活動又要做兼職,閱讀課外書已經變成很次要的消閒活動。」他還記得當年讀大學入住舍堂,堂友不時會在公共空間讀書,有時又會傳閱一些熱門的小說,甚至曾為了討論「哪本是村上春樹最好看的作品」而徹夜不眠。對於現今的學生來說,這或許太奢侈。

除了時間的因素外,Gary也不諱言,現在娛樂比以前豐富得多,閱讀未必合年輕人的口味。「現今社會講求速食,閱讀的確比其他活動花時間。例如近年有不少改編自小說的電影上映,兩小時的劇情就蓋括幾百頁原著的內容。不少觀眾或許覺得看完電影之後,就沒有必要再讀原著,但他們就不能體會在書本上一頁一頁追看故事發展的樂趣。」

出於消閒需要的閱讀,在年輕一輩已經少之又少,更多的閱讀是為要滿足學業上的需要。政府和學校由上而下推動的學生閱讀獎勵計劃、晨讀時間等,都為學生的閱讀生活設下重重關卡,例如硬性規定他們要讀老師認可的書籍、閱讀後要撰寫報告等,都令學生覺得閱讀是苦差,更枉論享受其中。

肯閱讀已經夠好

因此,Gary著手製作linepaper平台時,就有一個清晰的理念,很想向讀者傳達:無論讀甚麼、讀多少,肯閱讀就已經夠好。「我們無論在推介書籍的種類能夠做到多元化,即是不只介紹文史哲類,也會包括經濟商業、生活興趣,甚至是漫畫和雜誌等;我們的專欄作家亦來自不同的範疇,務求令讀者找到他們有興趣閱讀的書籍。」

為了吸引年輕讀者的眼球,linepaper在紙本雜誌的設計上,下了不少苦功。Gary透露,團隊之中有位年輕設計師,曾參與香港其中一本最受年輕讀者歡迎雜誌《100毛》的版面設計,其他設計師的年齡亦是八十後,所以比較了解青年人的口味,亦有不少讀者反映linepaper的設計有別於坊間其他雜誌,令他們有閱讀的衝動。

以科技吸引年輕人閱讀

除了在內容和設計貼近目標讀者群,linepaper也願意當先行者,探索閱讀的不同可能,例如推出「聽聽書」欄目,邀請城中名人朗讀書籍的精選篇章,讓讀者用耳朵「悅讀」。Gary說,反應比他們預期的更好。

「有聲書在外國很流行,因為不少人每天都要乘長途車通勤,聽書的時間很充裕。當我們計劃做有聲書時,都有不少朋友懷疑這在香港是否有市場。我們就嘗試將每段錄音都限制在十分鐘左右,就算讀者乘地鐵或巴士,只是幾個車站的距離就可以聽完一個篇章,讀者的反應也很正面,甚至向我們提出選書建議。」

雖然現在閱讀紙本書的讀者愈來愈少,但linepaper堅持印製紙本雜誌,每月免費派發,同時因應讀者的需要,推出網頁、網上揭頁版本和流動應用程式(APP),而「linepaper」的名字,正好說明平台「online」加上「paper」的定位。

最近推出的流動應用程式,更搭配近年新興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科技,務求把讀者從紙本帶進網絡世界。「我們與香港繪本作家John Ho合作,將他的新作《香港散步日常》內容製作成動畫。讀者只要利用linepaper的APP,掃瞄隨紙本雜誌附送的明信片,就可以觀看動畫,感受John Ho眼中的香港。」Gary說,未來也會嘗試利用AR製作更多內容,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

縱使現今有科技的幫助,社會也有更多有心人關注香港的閱讀風氣,Gary坦言推廣閱讀仍然是「揼石仔」的工作,做了很多功夫也未必有即時的效果。「要翌日馬上見到街上人人手拿著書本去讀,是太脫離現實的幻想。」即便如此,他仍然希望透過製作linepaper,繼續在這漫長的路上匍匐前行,希望聚集到更多愛書的同路人。


"Pick-up" 欄目內的文章系由端 Studio 製作。端傳媒新聞編輯部未參與文章的選題、撰寫、編輯與事實核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