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奧巴馬告別演講:走出同温層,親身參與守護民主

刊登於 2017-01-11

奧巴馬於芝加哥發表告別演說。
1月10日晚,奧巴馬於芝加哥麥考密克廣場發表告別演說。

當地時間1月10日晚,離任期結束只有10天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回到自己於2008年第一次宣布勝選的城市芝加哥,在麥考密克廣場(McCormick Place)面對約兩萬名觀眾發表告別演說

他在近50分鐘的演講中提到美國民主正面臨多項威脅,並重提首任總統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為防止獨裁暴政而提出的「自治」(self-government)概念,鼓勵美國人以實際行動積極參政,「站出來,投入進去,堅持住」(Show up, dive in, stay at it),成為民主的守護者。

如果你厭倦了在互聯網上與陌生人爭辯,那麼可以考慮把辯論放到現實生活中;如果你認為一些問題需要被解決,那就採取行動積聚力量;如果你不滿意選出來的政府官員,那麼就爭取其他人的支持來自己參選。

美國總統奧巴馬

奧巴馬表示,自己在20歲出頭的時候來到芝加哥,「(當時)我還在試着搞清楚我自己,還在尋找人生的目的」,而在「見證了工薪階級在掙扎與失去中展現的信念及無聲的尊嚴」後,他認識到只有「普通人參與其中,並團結起來有所追求,改變才能夠發生」。

他表示在8年總統生涯之後,自己仍然堅信這一理念,並認為這是美國精神——「一場有關自治的大膽實驗」中的核心價值。

種族問題仍是令美國分裂的強大力量

去年11月8日,當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出乎意料地擊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莉,當選新一屆總統後,美國社會陷入新的分裂局面。奧巴馬在演講中呼籲大家認識到「民主並不要求所有人意見統一」(democracy does not require uniformity),但需要大家保持最基本的團結意識,並且首先讓每個人都擁有工作機會。

他同時提到美國長久以來的種族問題。奧巴馬表示自從自己當選美國第一位非洲裔總統後,就有聲音指美國來到「後種族時代」,他認為這種說法雖然用意良好但並不現實,強調種族問題依然是讓社會分裂的強大力量。

當少數族裔表達不滿時,他們不是在搞逆向種族主義或政治正確;當他們舉行和平抗議時,他們不是在要求獲得特殊待遇,而是在要求獲得我們的立國者承諾的平等待遇。

美國總統奧巴馬

他繼而引用在美國影響甚廣的小說《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裏主人公 Atticus Finch 的話——「你永遠不會透徹了解一個人的處境,除非你用他的視角去活、除非你活進他的身體裏,體察他的生命」,呼籲人們不要滿足於停留在自己的同温層,「否則你就習慣於只接受那些符合自己觀念的訊息,而不管它們是真還是假」。

間接批評中俄欺負弱小

他表示美國精神中一些重要價值觀正面臨威脅,並號召人們奮起守衞它們。而正是在出於這一理念,自己一直堅持在任期內合法地打擊恐怖主義,結束酷刑等虐囚行為,以及拒絕歧視美國穆斯林。

他表示俄羅斯與中國無法擁有美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除非美國人放棄了憲法精神,讓自己成為「又一個欺負周邊弱小國家的大國」。

他警告稱,「一旦我們把民主視為理所當然,它就會受到威脅」,並呼籲人們放下黨派之爭,「全力投入到修復民主制度」的工作中。

最後,他重提8年前的競選口號 「Yes, we can!」(是的,我們能行!),並以 「Yes, we did」(是的。我們做到了!)結束了任內最後一次演講。

445
奧巴馬此次前往芝加哥,是其任內第445次乘坐空軍一號出行,也是最後一次以總統身份出行。

聲音

奧巴馬夫婦是支離破碎的民主黨陣營中少有的能把讓大家團結一心的人物,他們將面臨巨大壓力,敦促他們幫助抗爭和重建。

作家、紐約時報記者 Jodi Kantor 在《離開白宮後,米歇爾·歐巴馬將如何發聲》一文中寫道

作為前總統,我也許能對我的一些共和黨朋友產生更多影響。我覺得直到現在,他們一直抵制這方面的科學結論。

去年9月,奧巴馬在參觀中途島環礁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時表示退休後的計劃之一是繼續為氣候變化發聲

我這青嫩的少年/還不能思考這個世界的惡行和謊言/因為我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

奧巴馬大學時創作的詩歌《老爹》節選(傅正明譯),後經《紐約客》轉載後廣為流傳

奧巴馬

美國民主黨籍政治人物,也是第44任美國總統,於2008年初次當選,並於2012年成功連任。普遍來說奧巴馬是第一位非裔美國總統,但實際上他同時擁有黑及白血統混血。1961年出生於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分別在印尼和夏威夷度過。2009年,為表彰他在促進國際外交和各國人民合作所作出的非凡努力,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紐約時報衞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