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人民日報客戶端抨擊電影評分網站,一人一票給電影評分的權利受到威脅?

刊登於 2016-12-29

人民日報客戶端批豆瓣評分惡評傷害電影產業,引起爭議。
人民日報客戶端批豆瓣評分惡評傷害電影產業,引起爭議。

12月27日,人民日報手機 App 發布文章,質疑內地知名評分網站豆瓣、貓眼等對近日上映的3部國產影片《長城》、《擺渡人》和《鐵道飛虎》打分過低、有失公正,連日來引起輿論熱議。

國家支持建立電影評價體系,鼓勵開展電影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第一章第十條

這篇文章27日首先發布於中國電影報,標題為《豆瓣電影評分,面臨信用危機》,署名為郝杰梅;人民日報手機 App 當晚發布了標題為《豆瓣、貓眼電影評分面臨信用危機 惡評傷害電影產業》(下稱《惡評》)的文章,內容幾乎相同,署名為曾凱。

雖然人民日報的手機 App 未必能體現該報作為國家級官方媒體的權威,然而還是有不少民眾擔憂當局為保護國產電影,可能會藉此對豆瓣等網絡平台繼續收緊管制,於是在網上發聲抗議;上述文章的部分論據也遭到反駁。

12月28日,人民日報的評論部又發布了《中國電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一文,稱「承認觀眾有『用腳投票』的權利,也就要承認觀眾有『打星評級』的權利」,似乎是要與手機 App 那篇轉載文劃清界線。

隨後,豆瓣網的許多用戶對上述3部影片報復性打1星(最高為5星,對應滿分10分),導致影片分數比此前更低。《惡評》一文發表時,引述數據指「《長城》評分5.5分(101551人評價);《擺渡人》4.4分(43311人評價);《鐵道飛虎》5.7分(12623人評價)」,但截至29日中午,這3部影片已分別降至,4.9分、3.7分和4.6分。

由光線傳媒控股的貓眼網則在《惡評》一文發出後,將打出低分的「專業評分」撤下,只保留打出高分的「觀眾評分」。光線傳媒的第二大股東為阿里巴巴,而《擺渡人》正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影片。

這3部影片真的好嗎?

《惡評》一文認為,許多「大V」及微信公眾號為「博眼球、圈粉絲、流量變現等目的」,對3部影片「發布惡意的、不負責任的言論,嚴重破壞了中國電影的生態環境」,並指責豆瓣、貓眼的評分背後暗藏玄機。

《惡評》援引「第三方數據諮詢機構艾漫數據」,指該機構通過從微博、論壇、貼吧、網誌(簡:博客)、新聞等渠道蒐集到的數據顯示,3部影片在「導演、故事、表演、畫面、音樂和造型」6個方面的表現大多達到80%左右的優秀程度。

不過,內地評論人士伯通援引艾漫2013年至2015年中旬的收入來源顯示,其客戶全部為影視及文化公司。其2015年11月發布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亦明言:

公司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提供影視娛樂大數據服務的企業,在大數據服務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建立商業合作的有騰訊視頻、優酷視頻、萬達影視、北京衛視、樂視影業、保利博納、慈文傳媒、中金源影視等多家影視客戶,致力於為客戶的業務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其中,萬達、樂視為影片《長城》的投資方,而為《鐵道飛虎》保底10億票房的微影時代則屬於騰訊門下。伯通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恐怕根本輪不到豆瓣來鬧信用危機」。

《惡評》一文還以《即使變成甲蟲卡夫卡還是進不去城堡》曾在豆瓣獲得很高評分,來質疑豆瓣的評分體系。但事實上,這只是一部由豆瓣網友「雪盲」在夜班無聊時虛構的「電影」,並不真正存在;伯通就援引了「雪盲」的多次回應解釋道,那次事件「是豆瓣網友心知肚明的自娛自樂,或者說就是一場共同話語體系下的惡搞」。

豆瓣如何打分?

《惡評》一文指責豆瓣可能存在被黑客入侵刷分、內部人工干預分數、刪除用戶打分紀錄並封鎖用戶帳號等問題,並舉例稱《擺渡人》首映未完時,豆瓣上此片條目下「就出現了上千個1星評分」。於是,豆瓣的創辦人兼 CEO 阿北2015年12月發布的一篇《豆瓣電影評分八問》再度被網友熱傳,文中對豆瓣的電影評分系統做出了詳細的解釋。

『找豆瓣的人』是最沒用的。不少人試過,大大佬托大佬也直接找到過我。江湖這麼大,有用的話早會有人知道,你可以去四處打聽一下。據我所知,整個豆瓣系統里沒有『修改電影平均分』的後台功能。

豆瓣的創辦人兼 CEO 阿北

阿北在文中舉例解釋道:「比方說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序把這42萬個1到5星換算成0到10分(編注:1星應為2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這個評分會自動出現在豆瓣各處,中間沒有審核,平時也沒有編輯盯着看。每過若干分鐘,程序會自動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見包括進來。」

阿北表示,隨着近年來電影商業體量激增,豆瓣上電影評分的影響也跟着變得重要,「水軍」的質疑聲越來越大:「我們收到的威逼利誘也多起來,諸如『不開個價給水軍放行,就找媒體黑你們』之類的。」

豆瓣的評分規則是「一人一票」,不過據阿北稱,「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斷是『非正常打分』的帳號,這些打分會被排除在外」。

阿北坦言,「水軍是有的,但豆瓣評分很難刷得動」:一方面,正常打分的人實在太多,每月評分人數上億;另一方面,豆瓣的工程師也一直在默默地優化演算法,貫徹「所有能判斷屬於非正常評分的一概不算」的原則。阿北表示,排除「非正常打分」的工作「確實是持續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事情。但現在門檻已經很高,聲稱能刷分的基本是在騙人」。

貓眼如何打分?

與豆瓣主要用來評分和分享心得不同,貓眼是團購網站美團旗下的應用,主要被用來低價購買電影票。《惡評》一文稱「貓眼的評分機制是必須出票以後才能打分」,不過在貓眼 App 上,未買電影票也可以打分。

在《惡評》一文發布之前,貓眼包含由69人組成的「專業評分」和「大眾評分」兩組。《惡評》引述數據指:

在貓眼平台,12月27日19點左右的《長城》觀眾評分8.4分(40.1萬人評分),專業評分4.9分(45人評分);《擺渡人》觀眾評分7.8分(10.9萬人評分),專業評分4.9分(22人評分);《鐵道飛虎》觀眾評分8.5分(5.9萬人評分),專業評分5.2分(21人評分)。

據此,《惡評》質疑專業人士的「趣味」,認為「人數極少的專業人士和人數眾多的普通觀眾在評分上擁有同等的權重」是問題的關鍵。

此文發布後,「專業評分」已被貓眼撤下。截至發稿前,由內地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長城》在貓眼上的「大眾評分」仍高達8.4分,在該平台上超過了《紅高粱》(8.2分)、《大紅燈籠高高掛》(8.0分)、《秋菊打官司》(7.6分)等其早期優秀作品。

2.3
「201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在豆瓣上被打2.3分,在將近2萬名打分者中,90.3%的人打出1星的最低分。

聲音

影片沒看完就刷一星有什麼不對?大會堂裏議題還沒讀完就有人舉手贊成不也很平常嘛?

網友@別問了三年起步最高死刑

創作和批評是電影的一體兩面,電影進步更期待評價體系實事求是。試圖拒絕批評,那不是真正的電影人;而批評脫離事實,批評的作用則難以生效。電影不容易,批評也不容易。在求索的道路上,各自獨行又相互守望,就是走向目標的同行者。

中國電影局局長張宏森

擺在豆瓣面前的如今只有兩條路,一是向當局妥協,放棄原先的獨立自主准則,聽憑上意修改國產電影的評分。如果是這樣,那原先的豆瓣就跟死亡無異,新的豆瓣將淪落成一個任政治意志擺布的商業木偶。這對於堅守獨立准則多年、頂住無數次資本壓力和大佬威逼利誘的豆瓣團隊來說是很難辦到的,即便是2016年的春晚,在杜絕任何批評後,豆瓣還是不肯更改2.3分的低分。那麼豆瓣可能只剩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被關閉,像貓眼老闆王興的前創業項目飯否一樣被封停。

自由撰稿人郁風

比起被光線傳媒收購的貓眼、被萬達收購的時光網、阿里的親兒子淘票票和孌童新浪微博來說,輪得到豆瓣電影來鬧什麼信用危機嗎?有些人呀真是收點錢什麼槍稿都敢寫。豆瓣電影評分雖說是比以前水了,但誰要轉而參考其他各家的打分,只能說是智商問題。畢竟豆瓣水軍還得花錢買,那些只需要後台動動手罷了。

豆瓣網友@默語生

其實對於豆瓣的長期用戶來講,儘管可能許多電影評分不和自己的心意,但大家對於豆瓣用戶的整體口味還是有了解的,什麼樣的片子在豆瓣上會打多少分,通常是可預計的,不會差太多,這也是豆瓣最可貴的地方。假如有一天,很多豆瓣用戶突然發現豆瓣上電影的評分「反常」了,比如《長城》這種片子被打到8.4分,那麼大家可能就會拋棄豆瓣,買分金主花的錢也就打水漂了。

豆瓣網友

豆瓣

豆瓣(douban)是中國大陸的一個社區網站,由楊勃(網名「阿北」)於2005年3月6日創立。該網站以書影音起家,提供關於書籍、電影、音樂等作品的信息,無論描述還是評論都由用戶提供(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是中國 Web 2.0 網站中具有特色的一個網站。網站還提供書影音推薦、線下同城活動、小組話題交流等多種服務功能,它更像一個集品味系統(讀書、電影、音樂)、表達系統(我讀、我看、我聽)和交流系統(同城、小組、友鄰)於一體的創新網絡服務,一直致力於幫助都市人群發現生活中有用的事物。 2012年8月,豆瓣宣布其月度覆蓋獨立用戶數(Unique Visitors)已超過1億,日均 PV 為1.6億。2013年第二、三季度的豆瓣月度覆蓋獨立用戶數均達2億,較去年同期增長一倍。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日報評論北京青年報豆瓣日誌微信公眾號:伯通筆記微信公眾號:郁風手記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