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2016年度國際新聞:回望「黑天鵝」之年,哪些事件影響世界進程?

刊登於 2016-12-26

2016年被稱為「黑天鵝」之年,其中最震驚全球的要數英國公投決定脫離歐盟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另外,今年國際間也繼承了不少2015年或之前遺留下來的問題,包括敘利亞內戰、歐洲難民危機、南海主權爭議、土耳其人權問題等等。

2016年,國際間有不少人離開。在位70年的泰王普密蓬於10月駕崩,統治古巴逾半世紀的卡斯特羅則於11月逝世,加拿大民謠詩人 Leonard Cohen、荷蘭球王告魯夫、英國搖滾樂手大衞寶兒、拳王阿里等也在今年離開人間。

政壇上,巴西總統羅塞芙、南韓總統朴槿惠因政治醜聞而遭彈劾停職,英國首相卡梅倫、意大利總理倫齊則分別因推動留歐及憲制改革失敗而辭職,4月曝光的「巴拿馬文件」也將不少國家的政要拉下台。

2016年也有人到來。除了特朗普,「狂人」杜特地當選菲律賓總統,法國瑪琳勒龐等歐洲極右翼政客亦進入公眾視野,聯同普京、習近平、金正恩、巴沙爾・阿薩德等一眾「舊人」,將在來年決定國際政治大局。

預料在2017年,英國與歐盟的談判、特朗普的出位言論、外交及貿易政策等,仍會搶佔新聞頭條;而圍繞這兩隻2016年「黑天鵝」展開的,包括歐洲右翼民粹主義崛起,敘利亞、北韓、南海等地區局勢隨着特朗普上台將出現什麼變化,中俄與美國之間的合作與博弈,都會是2017年的國際焦點。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

點擊專題:特朗普來了

點擊專題:2016美國大選

從共和黨黨內初選、以至與民主黨希拉莉(Hillary Clinton)的對決中,共和黨參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針對少數族裔、女性、穆斯林等種群的爭議言論,佔據了2016年的不少新聞頭條。最終在11月8日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特朗普意外當選,令美國政壇以至全球為之震動。特朗普也因此被選為《時代》雜誌的2016年度風雲人物——「美利堅分裂國總統」

特朗普作為億萬富豪兼候任總統,外界質疑他能否與自己名下生意撇清利益衝突,也懷疑其富豪內閣的管治能力,其中班農(Steve Bannon)等極右翼人士獲委以內閣要職,更引發各界擔憂。

特朗普的獨特個性也為中美關係走向增添變數。目前他還未上任,就已多次觸碰敏感議題,觸動中國北京政府,包括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事件質疑「一個中國」政策,以及就南海及匯率議題抨擊中國等。

特朗普將於2017年1月20日正式履任美國總統,他會否徹底拋棄奧巴馬的施政遺產、如何處理美中、美俄等關係,預料在明年還將是全球熱門話題。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16年度人物。
特朗普擊敗希拉莉當選美國總統,令全球感到意外。還未正式上任的他,不少爭議言論、行為、政綱已造成美國撕裂,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16年度風雲人物。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

點擊專題

6月23日,英國就是否脫離歐盟舉行公投,最終脫歐派獲得51.89%選票,令全球政治、金融等各界震驚。

公投後,提倡留歐的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率先宣布辭職,何時正式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的重任,則落在7月當選執政保守黨黨魁兼首相的文翠珊(Theresa May)身上。她已經承諾在2017年3月前啟動脫歐進程,與歐盟展開為期最長2年的談判,這也意味英國最遲會於2019年脫離歐盟。

英國脫歐已定,但對歐盟持不同立場的左右翼角力,預料會在2017年延續。2016年12月,意大利公投推翻左翼政府提出的憲政改革,已被視為「英國脫歐公投2.0」;而德國、法國、荷蘭等都將於明年舉行大選,移民政策、與歐盟關係將是左右各場選戰結果的主要議題。

一雙男女臉上畫有歐盟國旗和英國國旗互相親吻對方。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引發歐洲、歐盟建制動蕩。一對支持英國留歐的男女,臉上分別塗上歐盟旗幟和英國國旗,互相親吻對方。

土耳其政變及肅清行動

7月15日深夜,土耳其軍方發動政變,但翌日已被土耳其政府鎮壓,這場「短命政變」造成近300人死亡,但其後續影響卻波及上萬人。

政變過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指控流亡美國的土耳其意見領袖居倫(Fethullah Gulen)為「幕後黑手」,並在全國發起肅清行動。反對派新聞工作者庫爾德族反對黨領袖市長教師及大學校長、公務員等統統被指為居倫追隨者或與其有聯繫,遭到通緝逮捕、革職、吊銷專業牌照等打壓,受影響人數高達數萬人。另外,埃爾多安亦在全國頒布緊急狀態令以提升總統權力,又推動恢復死刑,以懲戒參與政變人士。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曾發表調查報告,指在肅清行動中被捕的人士普遍遭到拷打、折磨、強姦,亦被禁止與律師及家人見面;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CPJ)發布的報告也指,今年土耳其關押了81名記者,數量為全球之最。

土耳其與敘利亞接壤,今年一直在處理難民危機上與歐盟討價還價。在政變後,土耳其與歐盟關係因人權問題進一步交惡反而與俄羅斯、中國愈走愈近

2017年土耳其在敘利亞內戰、難民危機,以至在俄羅斯與西方社會的角力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均值得關注。

佔領大橋的士兵投降後,市民和警察對他們施以暴力。
7月,土耳其軍事政變不足一天已被政府平定,原本佔領一座大橋的叛變士兵投降後,遭警察及親政府民眾毆打。

「巴拿馬文件」衝擊全球政壇

點擊專題

4月3日,從總部設在巴拿馬的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Mossack Fonseca & Co.)洩漏出來的1150多萬份內部機密文件,成為席捲全球的龍捲風。這批資料顯示了該事務所如何協助全球權貴洗錢、逃稅及逃避制裁,涉及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內的12名現任或前任國家領導人,其中冰島總理貢勞格松(Sigmundur Davíð Gunnlaugsson)最早因此下台

文件披露的還包括香港首富李嘉誠、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影星成龍等18名港澳權貴

「巴拿馬文件」顯示,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29%的業務來自其設在香港和中國大陸的辦公室,中國已然是該律師事務所的最大市場。除習近平外,毛澤東、胡耀邦、李鵬等8名前任和現任中國領導人或其家屬也出現在名單上。但中國所有官方媒體對此事當作從未發生,「巴拿馬文件」等詞語也成為中國互聯網搜索的禁詞。

德媒揭露巴拿馬法律公司Mossack Fonseca所持有的1150萬份文件,當中顯示了該公司協助其客戶「洗錢」、避開制裁以及逃避稅賦等。
4月,德國傳媒披露1150多萬份「巴拿馬文件」,揭示全球權貴如何透過開設離岸公司等手段,以洗錢、逃稅、逃避制裁等,轟動全球。

難民危機繼續撕裂歐洲

點擊專題

2016年,難民危機引發歐洲多國左右翼分歧擴大,不少右翼黨派宣揚反難民主張而獲得不少支持,在多場選舉中取得佳績。

在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因推行開放難民政策,於2015年獲選為《時代》雜誌風雲人物,但在2016年卻亦因此而備受政治壓力。2015年除夕夜,德國科隆發生大規模性侵案,疑犯大部分為難民,事件隨即引發2016年元旦示威和輿論對默克爾難民政策的質疑;德國右翼對默克爾的批評,隨着2016年德國維爾茨堡慕尼黑柏林等地接連遭遇懷疑由難民發動的恐怖襲擊而變得更加聲勢浩大。

在壓力之下,去年接收逾110萬名難民的德國,在今年頭7個月僅接收了約22萬名難民。默克爾於今年9月首次承認實施難民政策時犯錯,近日又表態支持禁止伊斯蘭罩袍,其口風轉變被認為是為挽回民望,在明年大選尋求第三度連任總理。

法國、荷蘭等同樣將在2017年迎來大選,外界關注極右翼黨派會否借難民危機進一步崛起、甚至執掌政權,導致歐洲繼續撕裂。

2015年9月12日,波蘭華沙,反對移民的群眾聚集示威,抗議波蘭政府接收叙利亞及北非難民的決定。
歐洲仍未解決難民危機,左右翼的立場更愈拉愈開。2015年9月12日在波蘭首都華沙,有民眾發起示威,抗議政府接收敘利亞及北非難民。

「狂人」杜特地當選菲律賓總統

點擊專題

自從5月初當選菲律賓總統後,杜特地(Rodrigo Duterte)就在國內嚴厲打擊毒品罪案。首3個月,就有超過850名嫌疑毒販在未經法院審判之下,被警察甚至民間治安員射殺,其中不少更在街頭被處決。

杜特地曾公開鼓勵民眾自行槍殺毒販,並一直推動恢復死刑以懲戒毒犯;12月,杜特地自稱早年擔任達沃市市長期間,一直想向警察示範如何處決罪犯,並親口承認曾經殺人;其後,菲律賓人權委員會就他的言論展開調查

面對聯合國等國際機構對法外處決的質疑,杜特地嗤之以鼻。他批評外界只計算被殺的毒販,卻沒有計算那些因毒品而死亡的無辜生命,更聲稱「美國已經迷失」,要與俄羅斯、中國一起「對抗世界」

2016年7月23日,菲律賓馬尼拉,在緝毒行動中,一個女子的丈夫據警察稱被民眾打死,女子抱著屍體痛哭。
杜特地上任菲律賓總統後,推行鐵腕掃毒,不少被指涉及毒品罪案的疑犯在未經審判下,於街頭被私刑處決。圖為今年7月23日在菲律賓馬尼拉,一名「涉毒」男子被打死,其妻子抱着他的屍體痛哭。

逝者:泰王普密蓬、古巴革命領袖卡斯特羅

點擊專題

10月13日,泰王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駕崩,終年88歲。

普密蓬在1927年生於美國,早年於瑞士留學;1946年6月,普密蓬的王兄拉瑪八世駕崩,19歲的普密蓬繼位,及後成為泰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泰國雖然實行君主立憲制,但政局長期由軍方主導。普密蓬在位期間,曾多次調停政府與軍方的角力和衝突,因而深受國民愛戴。

普密蓬駕崩一度引發泰國社會不安,王儲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在國內的名聲遠遜於其父王,加上泰國8月剛公投通過了強化軍方權力的新憲法,外界憂慮王室威信減退會令軍政府失控。

12月1日,哇集拉隆功已正式即位登基為泰王拉瑪十世,加冕儀式將於明年舉行。預料2017年圍繞泰國政局的焦點,還在於這位新王如何與軍政府博弈。

11月25日,古巴前領袖卡斯特羅(Fidel Castro)逝世,終年90歲。卡斯特羅一生極具爭議,部分人視他為革命英雄,亦有人批評他採取獨裁、封閉統治。

卡斯特羅於1926年生於古巴一個農民家庭,受古巴政局動蕩和南美革命思潮影響而投身政治,但在美國支持的古巴總統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專政之下,卡斯特羅於1953年與哲古華拉(Che Guevara)等人領導古巴革命,最終在1959年建立美洲首個共產主義政權,並擔任古巴總理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展開其對古巴逾半個世紀的統治,期間曾多次避過美國情報機關的暗殺行動。

直至2006年,卡斯特羅因健康問題,將權力移交予弟弟勞爾(Raúl Castro),其後數年間逐步退居幕後。

在勞爾治下,古巴近年與美國持續改善關係,並於2015年7月恢復中斷逾半世紀的正常外交關係今年3月,奧巴馬亦成為88年來首位到訪古巴的在任美國總統

目前,美國與古巴之間仍就人權狀況、關塔那摩灣監獄等問題存在分歧,且隨着特朗普即將履任美國總統,古美會否重新交惡,還看2017年變化。

泰國國王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駕崩,終年88歲。
在位70年間深受國民愛戴的泰王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於10月駕崩,新王如何與軍政府博弈成為泰國政局焦點。

巴西、南韓兩位女總統先後遭彈劾

8月31日,巴西總統羅塞芙(Dilma Rousseff)遭國會正式罷免。羅塞芙在任5年,為巴西史上首位女總統。她被彈劾的理由包括兩點:一是在制定2014年財政決算時涉嫌違法,二是她領導的政府在巴西國家石油貪腐案中不作為。

羅塞芙的下台,標誌着其所屬的左翼勞工黨(PT)持續13年的執政告一段落。新總統泰梅爾(Michel Temer)隸屬保守派民主運動黨(PMDB),外界預測巴西政府將由中間偏左轉向中間偏右。

12月9日,南韓史上首位女總統朴槿惠亦因深陷親信干政風波,而遭國會彈劾。雖然彈劾議案仍有待憲法法院裁決是否成立,但她已經被立即停職。

朴槿惠的密友崔順實被指控憑藉其與朴的關係,強迫大企業為其控制的 Mir 財團及 K 體育財團捐款,且被曝光曾修改朴槿惠多份演講稿,掌握青瓦台人事名單等重要文件。南韓檢方已正式起訴崔順實,而朴槿惠也被列為疑犯。醜聞曝光以來,南韓民眾連續至少6個週末發起大型集會示威,要求朴槿惠下台,人數最高的一次多達百萬,而朴槿惠的民望一度跌至4%的歷史低位

南韓總統朴槿惠支持率跌破10%。
南韓總統朴槿惠陷入「親信門」而遭國會彈劾,並即時停職以等候憲法法院的最終裁決。醜聞令朴槿惠的支持率一度跌至4%,為南韓史上最低紀錄。

南海局勢持續不穩

點擊專題

7月12日,位於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PCA)就菲律賓控訴中國的「南海仲裁案」宣判,裁定中國在南海主張的「九段線」沒有法律依據,以及黃岩島一帶爭議海域為菲律賓的「專屬經濟區」,中國在相關海域的行為侵犯了菲律賓的主權等。

早在法院公布裁決前,中國政府已多次重申「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的立場;仲裁結果一度令外界憂慮南海局勢會進一步升溫。不過,今年6月上任的菲律賓總統杜特地採取「親中遠美」的外交路線,10月更訪問中國,並與習近平就恢復南海問題對話達成共識。12月,杜特地更公開表示因為不想對付中國,將擱置跟進「南海仲裁案」裁決。

不過,儘管南海局勢隨着中菲修好而稍稍降溫,但各方爭議和衝突依然不絕。中國近年在南海爭議海域建造人工島,今年先後在島上部署地對空導彈軍用雷達飛機庫防空及反導彈系統等,而美國則持續派艦往南海巡航以宣示國際海域航行自由

12月15日,中國海軍在南海公海海域捕獲一架美軍偵測用無人潛航器(UUV),觸發中美軍事、外交風波,一度引發外界擔憂兩國在南海對峙局面升溫。不過5天之後,「經友好協商」,中方將潛航器交還了美國。

圖為2015年7月7日,荷蘭海牙仲裁法院就「南海仲裁案」聽審。
7月,常設仲裁法院裁定「南海仲裁案」由菲律賓一方勝訴;正當外界憂慮裁決引發南海局勢升溫,菲律賓新總統杜特地卻出乎意料地與中方修好。圖為7月7日,常設仲裁法院正就「南海仲裁案」開庭。

寨卡病毒肆虐

2016年,寨卡病毒在全世界爆炸式蔓延。截至12月15日,已有75個國家或地區出現經蚊傳播的寨卡病毒感染個案,更在13個國家出現經性接觸傳播的個案

南美是寨卡病毒感染最嚴重的地區,巴西迄今已有逾8萬個確診病例。今年8月底,新加坡爆發寨卡疫情,香港也於8月25日確診首宗外地傳入寨卡病毒感染個案

寨卡病毒引發的病徵包括皮疹、發燒、肌肉或關節酸痛等,但一般症狀輕微且僅持續數天。目前較受關注是該病帶來的不良影響,科學界現一致認為寨卡病毒是「小頭症」和吉巴氏綜合症的成因

2016年1月26日,巴西奧斯瓦爾多克魯斯醫院,Geovane Silva親吻兒子 Gustavo Henrique, Gustavo Henrique疑受塞卡病毒影響出現「小頭畸型」。
2016年,寨卡病毒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最大危機。巴西是寨卡疫情重災區,一旦引發外界質疑8月里約熱內盧奧運應否如期舉行。圖為1月26日,巴西一間醫院內,一名男性親吻他懷疑受寨卡病毒影響而出現「小頭症」的孩子。

敘利亞人道危機持續

2016年,敘利亞內戰已經持續至第5年,仍然未有緩解迹象。

今年上半年,在聯合國斡旋下,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與反政府武裝組織曾斷斷續續進行和平談判,但雙方始終無法就停戰、戰後政治過渡等問題達成共識。

敘利亞北部重鎮阿勒頗(Aleppo)的戰況,被視為這場內戰的縮影。自今年8月,在俄羅斯空軍支援下,敘利亞政府軍對佔據阿勒頗東部的反政府武裝採取圍城戰略,最終在12月完全收復當地。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於12月宣布,計劃在明年2月重啟和平談判;不過,與今年初的談判相比,反政府武裝在失落阿勒頗之後,議價籌碼變得更少。

敘利亞內戰持續,當地的人道危機及難民問題亦隨之加劇。俄羅斯的空襲、敘利亞政府軍的圍城戰術,被批評導致阿勒頗等地平民受困、斷水斷糧,醫院、學校、市集、清真寺等亦遭破壞。

此外,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今年在敘利亞、伊拉克戰場上遭到一些挫敗。今年10月,在國際聯軍、庫爾德部隊的配合下,伊拉克政府軍對被 IS 佔領的該國重鎮摩蘇爾(Mosul)展開攻城戰,且進展順利; 11月,IS 宣稱為「首都」的敘利亞城鎮拉卡(Raqqa)亦遭遇由美國支持的「敘利亞民主力量」(SDF)的攻勢,令該組織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不過,IS 的追隨者今年在歐洲、美國等地發動多宗恐襲。有分析指,面對領土、資金流失,IS 未來可能轉向號召海外追隨者發動更多零星、低成本的獨狼式襲擊。

2016年8月17日,敍利亞阿勒頗經歷空襲後,男孩Omran Daqneesh由救援人員抱上救護車。
敘利亞內戰持續至第5年,經過數月的猛烈轟炸、圍城攻勢後,政府軍收復戰況最激烈的北部重鎮阿勒頗。圖為8月17日阿勒頗一場空襲過後,男孩 Omran Daqneesh 全身灰塵夾雜鮮血,等待醫療人員治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