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隱私新政策引發爭議後,Evernote 宣布暫緩實施

刊登於 2016-12-16

Evernote 更新隱私政策,允許僱員訪問用戶的未加密筆記。圖為Evernote於加州總部的標誌。
隱私新政策引發爭議後,Evernote 宣布暫緩實施。

最新動態

在新的隱私政策引起廣泛爭議後,Evernote 於12月15日宣布將對相關政策進行重新檢討,不會按原定日期(2017年1月23日)實施新政策。

Evernote 強調,尊重用戶隱私是公司的核心價值,改善新的機器學習技術會透過邀請用戶加入實驗計劃來進行,絕不會允許員工在未獲用戶同意的情況下查閱筆記內容。

較早報導

雲端筆記服務 Evernote 近日發布公告稱,為提升用戶服務及其新應用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將自2017年1月23日起變更隱私政策,允許該公司部分員工讀取用戶未加密的筆記內容。由於此舉觸及敏感的隱私問題,隨即引發用戶在社群網絡上的強烈反彈。

(變更隱私條款)主要是為了確保我們的機器學習技術正確運作,以便為您提供最相關的內容及功能。

Evernote 的隱私政策更新公告

Evernote 表示,為了「幫助用戶在 Evernote 裏獲得最佳體驗」,他們將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讀取用戶筆記內容。Evernote 解釋稱,儘管系統性能優異,但為確保機器正常運作,某些情形下的人工檢查仍無可避免。

公告內容也強調,只有少數接受過背景審查、上過隱私及資訊安全相關課程的員工才擁有筆記讀取權限,且不會將用戶資料應用於投放廣告。Evernote 的公關主管 Greg Chiemingo 也說明,工程師的檢驗動作只是為了確認機器學習的運算結果正確,而不會閲讀內容細節。

Evernote 還指出,用戶仍可以使用桌機版軟件加密筆記內容,但也強調,在配合執法單位命令、調查違反服務條款及惡意軟件等特定條件下,其員工仍可能讀取用戶資料。若用戶無法接受,便只能將資料移出 Evernote。

讓部分用戶特別關切的是,Evernote 在上述特定條件中還增列了「為了排除故障或為了維持及改善服務」一項隱晦的條款,記者及前 BuzzFeed 的新聞編輯 Stacy-Marie Ishmael 便在 Twitter 上指出,這段話指涉的對象過於廣泛,以致於能包含所有可能。

科技媒體 Ars Technica 也指出,儘管 Evernote 員工需要閲讀筆記來除錯及避免濫用,但這些目的已被囊括於先前的隱私條款中,因而質疑 Evernote 為何要另外增加「排除故障」(troubleshooting)這麼不明確的條文。

而在 Evernote 宣布更新隱私政策後,用戶也紛紛在 Twitter 等社群平台上表達不滿,有人稱新的隱私政策「可恥」及「難以置信」,也有部分用戶揚言要離開 Evernote 服務,媒體預計這項決策可能引發一波用戶出走潮,而使微軟 OneNote 等其他競爭對手受惠。

2
2016年6月,Evernote 首席執行官 Chris O'Neil 指該公司全球用戶已突破2億。

聲音

我超級、超級高興我在轉行當工程師之前停止使用 Evernote。這無疑是個公關惡夢。

軟件工程師 Seán Hanson

看來 Evernote 今年很努力地讓我們轉移到微軟的 OneNote。

Twitter 用戶 Carlos A. Hernández

如果你使用 Evernote 來做有人類受試者的研究,你可能有必要(為了保證受試者的隱私)把資料移出。

人類學家 Michael Oman-Reagan

Evernote

Evernote 及其中國在地化產品「印象筆記」是一款記事軟件,擁有簡潔的操作介面和穩定的遠端儲存功能。一個「記事」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個完整的網頁或網頁摘錄、相片、語音備忘錄或者手寫記事。記事也可以添加附件。記事可以按不同的資料夾分類,添加標籤,注釋,編輯,搜尋或者匯出。Evernote 支援多種作業系統,並且提供遠端同步和備份功能。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TechCrunchArs TechnicaForbes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