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古諮會倡列皇都戲院為一級歷史建築,能否保護戲院免被清拆?

刊登於 2016-12-09

古物諮詢委員會不接納古物古蹟辦事處將逾60年歷史的北角皇都戲院,列作二級歷史建築的建議,在20名與會委員有14人投票支持下,建議將戲院升至一級歷史建築,作一個月諮詢。
12月8日,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召開會議,並在20名與會委員有14人投票支持下,建議將皇都戲院升格為一級歷史建築,將就此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公眾諮詢。

位於香港北角、有逾60年歷史的「三級歷史建築」皇都戲院,今年初被古物古蹟辦事處(簡稱:古蹟辦)建議列作「二級歷史建築」,引起外界爭議,擔憂評級不足以保護皇都免被清拆。12月8日,負責審議古蹟辦評級的法定機構古物諮詢委員會(簡稱:古諮會)開會,建議將皇都戲院的評級提升至「一級歷史建築」,並就此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公眾諮詢,以確認最終評級。

不過,皇都戲院的業權自去年起被私人財團逐步收購,而由於一級歷史建築並無法定地位,除非被列為「法定古蹟」,否則仍可能被清拆重建。

在8日召開的古諮會會議上,多名委員表示在實地考察過皇都戲院後,發現其樓梯、洗手間等內部結構均保存良好,再加上戲院是許多市民的集體回憶,因此建議將其歷史評級由最初的三級提升為最高級別的一級。但也有委員指,雖然戲院建築十分有特色,但當時全港有多間戲院,皇都戲院僅對其所在地區、而非全港都有影響力,因此建議評為二級。最終,20名委員中有14人投票支持將皇都戲院評級提升至擬議一級;最終評級將待公眾諮詢過後再檢討、公布。

皇都戲院

皇都戲院於1952年開業,最初名為璇宮戲院(Empire Theatre),1959 年易名為皇都戲院(State Theatre)。它是香港戰後戲院建築中最古老的一幢,屋頂的拋物線狀飛拱、外牆的「蟬迷董卓」浮雕等都獨具特色。戲院後於1997年結業,被改為現時的桌球室。 (端傳媒綜合整理)

古諮會主席林筱魯在會後表示,有委員認為油麻地戲院比起皇都戲院更具有社會價值,而前者只是二級歷史建築,因此質疑皇都戲院的評級標準。林筱魯承認,對於社會價值的評審,委員未有一把「自己感覺舒服的尺」,呼籲當局盡快成立基金,研究香港戰後樓宇特色和歷史,以令日後的評審工作有更好的參考標準。

自今年4月出現皇都戲院評級爭議以來,民間團體「活現香港」就一直關注該議題;該團體創辦人陳智遠表示歡迎古諮會8日作出的決定。他認為依據皇都戲院建築的獨特性、對表演藝術的貢獻等,一級評級是最恰當的決定,該團體會在未來繼續舉辦更多導賞團及專家訪談,以讓公眾了解皇都戲院的價值。

不過,即使皇都戲院最終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也不意味自此平安無事。該戲院佔地逾35000平方呎(約3251平方米),屬港島區罕見的大地皮。據民間團體指出,早在2015年7月,與香港大地產商新世界相關的財團開始收購皇都戲院的大廈業權,全幢涉資逾36億港幣。而自評級爭議起,地產商也加快收購步伐。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目前皇都已有近130個單位易手,僅僅在今年7月,轉讓記錄就達到95宗,佔全部建築單位數量的超過一半。

根據香港現有法例,如果建築物只是獲得歷史評級,業主仍然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或拆卸重建,而政府只有宣布建築為法定古蹟,才可以對其保留。香港近年被拆除的一級歷史建築就包括山頂何東花園,三級歷史建築則有灣仔同德大押。

聲音

希望不要又被「活化」,令建築面目全非。

香港網友

除非是法定古蹟才會肯定保留!所以依家(現在)只係(是)增加保留的機會、同志仍需努力!

活現香港 Facebook 頁面管理員

香港歷史建築分級與法定古蹟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的定義標準,香港歷史建築被分為三個級別:一級歷史建築(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必須儘可能予以保存有);二級歷史建築(具特別價值,必須選擇性地予以保存);三級歷史建築(具若干價值,但還未足以獲考慮保存)。而對於具有非常重要價值的建築物,辦事處會將其列為香港法定古蹟,不屬於這個三級制度之內,而受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蹟條例》所保護。(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明報星島日報香港電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