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Helen Marten 獲英國當代藝術大獎特納獎,作品被視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

刊登於 2016-12-06

Helen Marten的藝術作品贏得英國最著名的藝術獎項特納獎。
Helen Marten 贏得2016年度特納獎(Turner Prize)年度藝術家大奬。

當地時間12月5日,英國當代藝術領域最重要的獎項「特納獎」(Turner Prize)揭曉,Helen Marten 憑藉作品中「詩意而神秘的特質」當選年度藝術家。在英國泰特美術館舉行的頒奬禮上,Marten 從「布克獎」(Booker Prize)得主、非裔作家 Ben Okri 手中接過奬項及2.5萬英鎊獎金。

馬丁今年31歲,曾先後就讀於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Central Saint Martins)和牛津大學拉斯金美術學校(Ruskin School of Art),被視為英國最有潛力的視覺藝術家。數週前,她剛獲得英國首個雕塑專項獎「赫浦沃斯獎」(Hepworth Prize);如今奪得特納獎,在發表感言時,Marten 表示感到榮幸,但坦言她內在的某一部分並不想贏,也並不享受成為媒體和公眾的焦點:「這(指受媒體關注)是不健康的,這只會使參與其中的人感到不自在。」

Marten 又承諾會將2.5萬英鎊奬金與另外三位入圍者分享;她強調這將會低調地進行,以免舉動被政治化。

評審團特別提及了 Marten 參加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作品 Lunar Nibs 以及紐約個展中的作品 Eucalyptus, Let Us In。擔任評審團主席的泰特美術館館長 Alex Farquharson 表示,「Marten 的作品的複雜性、令人驚奇的正式特質,以至她對不相干的材料和技術的運用,並如何將它們與世界產生關聯;以至其作品從一個影像、一個形態轉變成另一個,其中如何暗示出川流不息的意義」,是讓評審們最印象深刻的。

Alex Farquharson 還形容,Marten 的作品拒絕被定型,恰恰就像一種對現實世界的實時體驗,「充分反映出世界,特別是視覺世界的狀態──一個特別是在互聯網影響下總在加速的世界」。金融時報首席藝術評論人 Jackie Wullschlager 也形容,Marten 的作品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

Helen Marten 的作品像是對世界的實時體驗,反映出一個複雜的、無法被歸結為單一聲明或流行語的世界。

泰特美術館館長、特納獎評委 Alex Farquharson

特納獎由泰特美術館於1984年創辦,以英國風景畫家特納(J.M.W. Turner)命名,用於表彰50歲以下英國傑出的視覺藝術家,後來成為當代藝術領域最受關注也最富爭議的獎項之一。

特納獎通常在每年5月接受公眾提名,7月公布4位入圍者。隨後,候選人的作品會在泰特英國美術館展出,並於每年12月由獨立的評審委員公布得獎者。特納獎過去曾捧紅多位藝術家,包括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倫敦藝術大學校長 Grayson Perry 等人,在藝術圈的分量不言而喻。

在2016年度特納獎的另外三位入圍者,包括憑借紐約雕塑公園(Sculpture Center)的個展《苔蘚!力比多!貞操!》(Lichen! Libido! Chastity!)獲得提名的 Anthea Hamilton。Hamilton 擅於將超現實主義和喜劇元素加入流行文化,作品涵蓋雕塑、裝置、表演以及影像作品。本次在泰特美術館展覽的作品中,一個男人把雙手放在裸露臀部上的巨大雕塑 《門》備受討論。

另一位入圍者 Michael Dean 則憑展覽《原文如此、占星符號》(Sic Glyphs)和《暴力的質量》(Qualities of Violence)獲提名,其作品特色是通過雕塑將語言具象化。Dean 會設計文本字體並運用混凝土、波紋金屬等建築材料創作雕塑。Dean 在泰特美術館展出的作品之一是堆滿20436個硬幣並混雜着瓦楞紙、百葉窗等物件的展廳。20436便士是英國政府劃定的一對已婚夫婦和兩個孩子一年生存所需資金,Dean 試圖藉此展現生活在貧窮線下的人真實的匱乏與掙扎。

此外,Josephine Pryde 以其在 Wattis Institute 的展覽《因為我這是這樣的人而墮入沉思》(Lapses in Thinking By the Person I Am)獲提名。Pryde 主要以攝影為創作媒介,並配以裝置和雕塑,作品試圖探討藝術史、攝影、科學與政治和資本主義之間發生的衝突和相互影響。在泰特美術館的展覽中,她以10:1的比例複製了一列聯合太平洋公司的貨運火車,參觀者可以坐在火車上觀看藝術家拍攝的女性手指。

特納獎

特納獎是由泰特美術館創辦,也是當代藝術領域爭議最大的獎項之一。特納獎原本是為獎勵影響重大的資深藝術家而設,但從1991年開始,已轉變為發掘年輕當代藝術家的重要平台。特納獎的提名者必須不到50歲,往往以視頻、裝置和非傳統雕塑的創作為主,不少作品都被視為對傳統藝術觀念的挑戰。每年從公佈四個提名者後到公佈獲獎者前的準備期間,特納獎都備受到媒體密切關注。特納獎入圍的藝術家大部分是第一次為公眾所知,入圍後藝術家的作品售價通常會飆升。因此也曾有藝術家拒絕接受提名。(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金融時報衛報Artnet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