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being queer

中共重新提倡互稱「同志」,但這讓LGBT群體有點尷尬

刊登於 2016-11-24

#LGBTQIA

河南新鄉發布紅頭文件,規定黨內一律稱「同志」。圖為一個穿著軍服的女士在廣場領唱紅歌。
河南新鄉發布通知,該市國家工作人員不得互稱官職,一律稱「同志」。圖為一個穿著軍服的女士在廣場領唱紅歌。

十八屆六中全會之後,中國共產黨黨內互稱「同志」的傳統又重新流行起來。近日,河南新鄉市政府更發布了《新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在公文運轉和正式會議場合中進一步規範國家工作人員稱呼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該市國家工作人員不得互稱官職,一律稱「同志」。

有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向媒體稱,近日已發現越來越多的公文在流轉過程中頻頻出現「同志」字樣,包括在兩份文件上分別看到「請丁同民同志閱」(為新鄉市委宣傳部部長)和「送請舒慶同志示」(為新鄉市市委書記),而涉及後者的公文此前往往是「呈舒書記閱」。

對於國家工作人員,無論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工作人員,相互不稱官職,一律稱『同志』。

新鄉市人民政府發布《通知》

新鄉市發出這項《通知》被認為與十八屆六中全會中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有關,後者中就有「堅持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係,黨內一律稱同志」的表述。而在1980年第十一屆五中全會上通過的《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也有「所有的黨員都是平等的同志和戰友」的表述,但對於稱呼並未特別強調。

在六中全會結束後,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於11月7日發表了題為《讓「黨內一律稱同志」成為自覺》的文章,提出互稱官職會造成「等級之感」。文章也引述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今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曾提到,「倡導清清爽爽的同志關係,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係」。

而早在今年4月,中國紀檢監察報也曾發表文章,題為《黨內稱呼別戴「高帽」》,認為黨內存在將副職的「副」字省略,叫成正職的「語言賄賂」現象,「滋生了官僚主義的作風」。文章鼓勵黨內幹部互稱同志,「喊一聲同志近一分,稱一聲職務隔一層」。

事實上,「同志」一詞由來已久。早在1923年,孫中山就曾在國民黨懇親大會上題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毛澤東時代,「同志」一詞已成為中國共產黨內的一種通用稱謂,前蘇聯、古巴等共產黨執政的國家內也是如此,而且中國與這些國家之間也互稱同志。2011年12月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去世時,中方獻上的花圈上就稱呼其為「金正日同志」。

然而近些年,「同志」一詞在漢語語境中獲得了新的內涵,即指代 LGBT 群體。1989年,著名導演、編劇、策展人林奕華(Edward Lam)先生在香港策辦首屆 Hong Kong Lesbian & Gay Film Festival 時,將其中文名稱定為「香港同志影展」,這一名稱沿用至今,「同志」一詞也流行開來。

北京的 LGBT 權利倡導者、電影製作人范坡坡表示,一直有人指責 LGBT 群體佔用了「同志」這一政治詞彙,不過對一些中國年輕人來說,「同志」一詞為那些因太過羞愧而不敢使用「同性戀」一詞的人,提供了一種讓他們感覺安心的替代詞彙。

而相較於幾十年前的中國,具有政治涵義的「同志」一詞,愈來愈少出現在影視作品及日常生活中。在這種語境變遷下,尤其中國官方對於 LGBT 群體的存在及權益往往選擇漠視,民間對其也存在不少爭議及污名化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高調主張官員之間互稱「同志」,在民間引起了不少爭議。

聲音

如果在黨內,也分三六九等,也分官大官小,那為之奮鬥的共同目標,就會變得不那麼純潔了。

《讓「黨內一律稱同志」成為自覺》

如今,很多人加入共產黨是為了做官發財,很難說他們是真正的同志。⋯⋯權力就是權力,你可以說所有黨員都是同志。但是在同志中間,他(指習近平)還是核心。

作家、歷史學家章立凡

「同志!」「你怎麼知道我是同志?」

網友調侃

LGBT

LGBT 是英文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首字母縮略字。1990年代,由於「同性戀社群」一詞無法完整體現相關群體,“LGBT”一詞便應運而生、並逐漸普及。在現代用語中,“LGBT”一詞十分重視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文化多樣性,除了狹義的指同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別族群,也可廣泛代表所有非異性戀者。(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人民日報紐約時報中文網澎湃新聞河南商報新華網中國紀檢監察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