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耶倫表示加息在即,特朗普上台也不會讓美聯儲屈從政治壓力

刊登於 2016-11-18

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耶倫(Janet Yellen)。
特朗普在競選中曾提過2018年耶倫任期屆滿後,將不會得到續聘。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市場一度擔心美聯儲加息的步伐會受阻。不過,當地時間11月17日,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在向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Joint Economic Committee)報告時明確表示,由於多項經濟指標表現良好,距離下次加息的時間「相當近」。而針對特朗普對美聯儲的多番批評,耶倫強調美聯儲的立場不會改變,自己亦不會主動辭職。

在這個階段,我認為經濟正朝着我們的目標取得良好進展,委員會在11月達成的判斷依然成立(此處指11月會議上美聯儲認為只需要再看到「一些」經濟好轉的證據就可能加息)。

耶倫

經濟指標全面好轉,12月加息近在咫尺

根據美國勞工部11月17日披露的數據,美國首次求職者中的失業人數在上週達到1973年以來歷史新低的23.5萬。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連續3個月上漲住房開工率(Housing Starts)也在今年10月上漲25.5%,達到9年新高,顯示美國的通脹率正逐步回升。

除了美聯儲衡量加息時最主要的指標失業率和通脹率,反映美元與全球六大貨幣匯率的洲際交易所(ICE)美元指數也在11月17日達到13年來新高;此外,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到2016年以來的新高2.278%,這一數字甚至比德國政府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高出1.99%,達到兩國27年來差距之最。

儘管通脹率仍未達到2%的目標,但耶倫向聯合經濟委員會陳詞時指出,如果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一再推遲加息,最終可能不得不在相對突然的情況下推出緊縮政策;此外,長期將利率維持在現有的低水準,可能鼓勵過度的風險行為,並最終損害經濟穩定性。

PNC 金融服務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Stuart Hoffman 認為,耶倫準備充分的言論和10月強勁的經濟數據幾乎可以確保,美聯儲將在12月加息。

大選帶來不確定性,美聯儲將繼續觀察

面對特朗普履任後美國宏觀經濟政策可能出現的變化,耶倫表示,儘管本次大選給未來的經濟政策帶來相當多的不確定性,但相信美聯儲的立場不會改變,失業率和通脹率始終是衡量利率的主要因素。

耶倫還指出,現在談論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會對失業率、經濟增長和物價帶來什麼影響還為時過早,不過美聯儲會關注國會之後的動態。「我們明白事情可能變得很不一樣,我們僅僅會觀察那些決定,並將它們列入我們考慮未來的因素。」

美聯儲不會屈從政治壓力,耶倫不會主動辭職

本次大選結果出爐後,耶倫是否會被撤換、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是否會延續,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議題之一。這種關注是由於特朗普曾多次表示,現行的超低利率是在懲罰存款者,並形容耶倫「高度政治化 」、維持低利率是為了幫助民主黨,更表態將在2018年耶倫任滿後撤換她。

耶倫高度政治化,她不提高利率只有一個具體原因,奧巴馬不讓她這麼做。他不想看到巨大的泡泡在他的任期內破滅。

特朗普在競選中第一場電視辯論時曾表示

在民主黨議員 Carolyn Maloney 看來,特朗普在貨幣政策上的言論多少有些「自相矛盾」,「他既認為現行低利率對經濟有利,又認為美聯儲維持現有低利率是出於政治原因。」

耶倫則在國會報告時強調,央行的決策自由「極為重要」,「有時候,央行需要做一些不會在當下受歡迎但對經濟健康有益的事。在某些屈從政治壓力的央行那裏,我們已經見到了糟糕的經濟結果。」

而針對離職問題,耶倫表示,自己願意完成任期。2014年耶倫成為美聯儲史上第一任女性主席,她的任期將在2018年結束。

而特朗普在當選總統後,其經濟顧問對華爾街日報指,特朗普無意在上任後撤換耶倫,但不會提名她連任。

91 %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期貨交易數據顯示,市場預計美聯儲加息的幾率達到91%。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FOMC)的主要任務是決定美國貨幣政策,透過貨幣政策的調控,來達到經濟成長及物價穩定兩者間的平衡。FOMC 決議的貨幣政策主要由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執行,「公開市場操作」通常指調整聯邦基金利率。每年 FOMC 會在華盛頓舉行8次會議,通常當次會後發表的政策聲明(Policy Statement)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政策聲明內容包括 FOMC 貨幣政策的調整,以及對於未來經濟發展的評論。FOMC 由12位投票成員組成,其中7位為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董事。這7位理事會董事,加上紐約區聯邦準備銀行主席為 FOMC 固定投票成員。其餘4位投票成員則由11位地區聯邦準備銀行主席輪流擔任。其他所有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都可以參加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討論會議, 但是沒有投票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