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聯合國報告:機械人將取代發展中國家三分之二的工作

刊登於 2016-11-11

機器人在中國一家製造工廠焊接汽車部件。
中國一家製造工廠,機械人在焊接汽車部件。

機械人取代人工勞動力已不再是危言聳聽。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最新報告顯示,隨着製造業逐漸傾向於使用機械人,未來發展中國家三分之二的工作將被機械人取代。報告指出,發達國家增加自動化機械人的使用,將會危害發展中國家的傳統勞動力,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不容小覷。

發展中國家需要在宏觀經濟、工業化和社會政策的基礎上,重新設計教育政策,並且做好迎接數字化時代的準備。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報告

雖然機械人「佔領」製造業意味着技術的發展和革新,但報告警示,這些可能「引起混亂的技術」兼備益處和風險。報告指出,自動化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電器等產業,對墨西哥和許多亞洲國家低收入工人造成威脅。

報告還指,發達國家企業的「迴流」(reshoring)趨勢(編註:因在他國生產的成本上漲,企業決定將生產基地遷回本土)也會導致發展中國家流失低技術工作。美國總統奧巴馬便將「製造業迴流」作為施政方向,力圖將愈來愈多的高附加價值的製造業從中美洲和亞洲轉移回美國,為當地帶來大量的製造業工作機會。

然而在勞動力轉移的浪潮中,資本逐利或許才是催生機械人取代傳統勞動力的原動力。因為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不僅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出現自動化的趨勢,發展中國家也不例外。

在中國就有着世界上潛力最大的機械人市場。數字顯示,過去五年中,中國機械人數量以年均36%的速度飛速增長;自2013年以來,每年購買的工業機械人數量超越其他國家。在崑山的富士康工廠,由於使用機械人替代人力,員工人數從11萬人鋭減至5萬人。

此外,報告還指出,目前機械人尚未能涉足包括服裝製造業在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發展中國家的工作者可以將注意力放在這些產業上。但報告也建議,應該增強兒童學習新技術的能力,這樣才能在機械人未能染指的高技術工作中取得一席之地。

專家也對機械人的工作領域進行了研究。在7月份發布的麥肯錫報告中,研究人員選擇了800份職業、對2000個工作活動進行分析,研究在特定工作活動上需要花費的時間以及實現自動化的可行性。研究發現,具備可預測性的體力工作中,多達78%的工作可以實現自動化,包括焊接、準備食材、打包物件等。而教育、醫療保健、管理員等崗位,則難以實現自動化。

59
據麥肯錫報告,59%的製造業活動可以實現自動化。

聲音

由於自動化的發展,我們面臨一個實現「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的好機會。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 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

無條件基本收入

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簡稱 UBI ,又稱為基本收入,是在不審查任何條件與資格下,由政府或組織定期定額發給全體成員(人民)足以滿足基本生活條件之金錢,而不論其收入、工作或財產的有無,只要是該國或地區的居民或組織的成員就夠了。目前被認為是人類勞動由機器取代後,人類仍然可以享受生產成果的最佳措施。台灣的消費券若定期持續發放,發給全體國民無分男女老幼貧富,無資格限制,這種方法也是無條件基本收入。對每個社群而言,無條件基本收入,是一種無條件被保障的收入,有四個標準:一、確保生存,允許人們參與社會;二、提供個人權益保障;三、無須任何條件即可獲得,自然也不排富;四、無對應的工作勞務付出。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MotherBoard每日郵報遠見雜誌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