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NASA最新研究指出20世紀海平面上升幅度可能被低估

刊登於 2016-11-02

NASA 科學家認為我們低估了海平面上升的高度。圖為格陵蘭一處民居。
NASA 最新研究指,20世紀海平面上升幅度的歷史記錄可能被低估。

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已是人盡皆知的現狀,但美國太空總署(NASA)及夏威夷大學的最新研究卻指出,20世紀海平面實際上升的幅度可能比過去記錄的更高。由於以往科學家大幅依賴在北半球的測量數據,然而在引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在不同地區有所差異,這使得我們過去得到的結果可能低於全球真實的平均水平。

20世紀以來,科學家主要使用驗潮儀來測量海平面數據。然而這項刊登於《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的新研究指出,如果單純使用過去一百年的驗潮儀歷史數據,可能會低估海平面的上升幅度。 該研究團隊通過計算證明,20世紀真實的海平面上升幅度幾乎不可能低於5.5英吋(約14釐米),且很有可能達到6.7英吋(約17釐米)。

這不是說儀器或數據有什麼問題,而是因為在許多因素作用下,每個地方的海平面並不會同時以同樣的速度變化。

研究主要作者、夏威夷大學海平面中心副主任 Philip Thompson

早在1977年,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就曾刊登論文,顯示在引力效應的影響下,西部南極洲冰層變薄或消失後,地球上大部分地區的海平面會上升,但南半球部分海域的海平面會下降,形成一種獨特的海平面指紋(sea level fingerprint),但這一理論在很長一段時間被忽視(附原理視頻演示)。

NASA 研究團隊的發現便是建立在這一理論之上,即全球海平面變化的模式會受到大量融冰導致的地球旋轉偏差和局部引力偏差的影響。NASA 綜合衞星數據及驗潮儀歷史數據加以分析指,每一座冰川或冰蓋(覆蓋面積大於5萬平方公里的冰川)都有獨特的融冰指紋(ice melt fingerprint),當它們融化時,隨着重力(即引力)的減小,附近的海平面反而會下降,而多出來的海水會被推到遠處,造成那裏的海平面以更大幅度上升。

事實上,在潮汐、風力、洋流、引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全球海平面並非浴缸裏的水面那樣平坦,有學者形容海面上也有「丘陵」和「峽谷」。而由於20世紀海平面變化的主要測量數據來自於設置在北半球的測量儀,且20世紀全球主要的融冰又集中發生在北半球,這就導致我們測得的海平面變化比全球真實的平均值更低。

此前有學者指出,由於風力、洋流和南半球融冰指紋的影響,驗潮儀的數據可能高估了海平面的上升幅度。但該研究證實,這些因素並不足以抵消北半球融冰指紋造成的偏低誤差 。研究主要作者、夏威夷大學海平面中心副主任 Philip Thompson 表示,「現有的歷史數據更可能低估了海平面的變化;我們能夠據此判斷出上個世紀全球海平面上升幅度的最低可能值」。

而使得形勢更加嚴峻的是,今年的氣温也再創新高。NASA 在3個月前剛公布,今年7月為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史上最熱月份,且此前連續10個月的平均氣温也均超過以往相應月份的最高温度。

40 %
NASA 報告指出,今年夏天的海冰覆蓋面積相較於30年前減少了40%。

來源:NASAScience DailyMotherboard果殼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