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被當成文物放在博物館的石器,其實是一群遠古猴子的惡作劇?

刊登於 2016-10-21

英國牛津大學的Michael Haslam及其團隊發現巴西捲尾猴製作尖鋭石器。
巴西捲尾猴至少在700年前就已使用石器砸開腰果。

很多自然博物館都有收藏考古發現的鋒利石片,研究人員也一直認為,人類進入舊石器時代的標誌,就是學會通過敲擊石頭來製造石質工具。然而,10月19日刊發於《自然》(Nature)的研究論文指出,巴西野生鬍鬚捲尾猴(Bearded capuchin monkeys)在砸擊石頭的過程中, 同樣能產生類似早期人類石器的鋒利石片

研究論文認為,或許「拿來主義」而非自力更生製造工具,才是早期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標誌。論文指出,巴西捲尾猴雖然碰巧砸出了這種鋒利石片,但牠們並沒有將其當作工具使用;而早期人類會有目的地使用石器工具,不管是否出之他們自己之手。

目前的研究顯示,早期人類或許也是在無意識狀態下開始打製類似的工具。這降低了早期人類的獨特性,並為原始石器打製技術的起源、演變及其形態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英國牛津大學考古學博士后、論文第一作者 Tomos Proffitt

研究團隊的成員分別來自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和巴西聖保羅大學,他們的觀察對象是巴西 Serra da Capivara 國家公園的鬍鬚捲尾猴。捲尾猴是動物界知名的石頭使用者,常用石頭砸破堅果與挖掘食物;雌性捲尾猴遇到不解風情的雄性時,甚至還會主動出擊,向其扔石塊作為性暗示。

這些鬍鬚捲尾猴聚集在一個懸崖上,用有稜角的石塊砸擊圓潤的鵝卵石,期間產生了大量鋒利的薄石片,而牠們在砸擊後時常舔碎石或嗅探碎石灰塵。牛津大學考古學博士后、論文第一作者 Tomos Proffitt 表示,可能因為碎石中含有捲尾猴需要的微量礦物質;也可能是碎石上的地衣(Lichen)具有抗菌性能;或者碎石粉末實際上有助於治療牠們的腸道疾病。捲尾猴的行為存在多種可能性,但目前為止還未有定論。

但無論如何,這些碎石最終全部被捲尾猴丟棄。而研究人員在捲尾猴離去後撿回了111片牠們「製造」的石器,經檢查後發現,其中約有一半與早期人類製造的工具十分相似。「這些鋒利石片令人印象深刻,你會認為它們是由古人類製造的」,Proffitt 驚歎道。

雖然如此,研究團隊聲稱,他們並非試圖證明那些近現代出土的、數百萬年前的石器是被錯誤地歸屬於早期人類,因為那些石器旁邊的其他證據,顯而易見地屬於人類留下的痕跡。相反,他們希望這項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類的進化:工具製造技術是怎麼出現的,又如何使我們的祖先與其他動物分道揚鑣?如果說現代靈長類動物可以類似早期人類般打造石器,那麼古人類又是如何掌握的這種技術?

回答這些問題的最佳方式是找到更古老的石器和人類化石,一窺石器打製技術的初期面貌。

700
考古證據表明,巴西捲尾猴至少在700年前就已使用石器砸開腰果。

聲音

過去十年以來的研究顯示,能有意識地製造和使用邊緣鋒利小碎片的行為,並不僅限於我們的直系近親智人,而是更廣範圍的古人類都擁有的技能。

英國牛津大學考古學博士后、論文第一作者 Tomos Proffitt

這個發現是令人興奮的,或許有另外一個物種比我們人類的祖先更早打製石器,雖然可能出於不同的意圖。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主管 Hélène Roche

鬍鬚捲尾猴

鬍鬚捲尾猴(Bearded capuchin monkeys)也叫黑帽捲尾猴(Black-capped capuchin),學名Cebus apella,分布於南美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亞馬遜地區十分常見。鬍鬚捲尾猴是雜食動物,水果在牠們的食物中佔有很大的比重,也吃種子、髓、雞蛋、昆蟲、爬行動物、鳥和小哺乳動物等。(資料來自新浪博客)

來源:Verge每日電訊報大西洋月刊洛杉磯時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