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在網絡色情裏度過整個青春期:男孩和他們的女伴們,會經歷什麼?

「這一代男性在10分鐘裏看過的火辣身材,數量比祖先幾輩子裏見到的都要多。」

端傳媒記者 吳培

刊登於 2016-10-04

1999年的普通一天, Noah Church 用電腦上網時看到了一些特殊的東西——一些沒穿衣服的成年女人。

那年他9歲,生活在美國波特蘭市(Portland)。彼時大多數美國家庭通過電話撥號上網;而未來的網絡巨頭 Google, 一年前剛剛成立,仍然寂寂無名。

兩年後,P2P 檔案分享程序 BitTorrent 發布,11歲的 Church 無師自通學會下載色情影片;到15歲時, Youtube 上線,因允許用戶上傳和整理影片而迅速走紅,Church 從上面找到好多「喜歡」的影片,邊看邊用右手操控影片進度,左手則忙着自慰。

又過了一陣子,一般的影片不再吸引他,Church 開始搜索更「特別」的影片,「有的只有女人,有的是一個女人和好幾個男人,有時影片裏的女人看起來不太情願」。他收穫頗豐,「找到了許許多多我能想象的和不能想象的東西」,直到乏味的感覺再次襲來,他開始新一輪的搜索,尋覓更具刺激性(通常意味着更暴力)的影片。

一名男在使用電腦。
網絡色情的行為特徵包括「獨自一人、偷窺、點擊、搜索、同時打開多個頁面、不停出現的新刺激」。

現實生活裏,Church 在高中的最後一年喜歡上了一個女孩,並幸運地得到回應。兩人在 Church 的卧室裏打算初嘗禁果,然而和澎湃的心緒相比,他卻發現自己的身體「性趣」了了——面對脱光的女孩,他無法勃起。

第一次難免緊張,Church 當時這樣自我安慰。但六年過去了,不管女伴是誰,他都無法勃起。他發現自己的身體只對網絡色情內容有反應,而無法與異性正常交媾。

Church 逐漸意識到,青少年時期受到的過量性刺激導致了這一尷尬結果,他大概成了如今越來越常見的「色情內容誘發的勃起功能障礙」(Porn-induced Erectile Dysfunction,PIED)患者。

網絡伴隨着 Church 這代人一起成長,這之前幾代人都未曾有過的體驗。人類的大腦是在缺乏「網絡色情內容」的環境下進化而來,並不能清晰地分辨性刺激是源於真實生活還是現代科技。現在的問題是, Church 們發育期的大腦快樂中樞(Pleasure center)因過度性刺激、審美疲乏,已對真實肉身產生「抗藥性」。

Your Brain On Porn 封面。
《食色大腦》封面。

《食色大腦》(Your Brain on Porn:Internet Pornography and the Emerging Science of Addiction)一書的作者 Gary Wilson 在TED演講中笑稱:「這一代的男孩在十分鐘裏瀏覽過的火辣身材,數量比我們祖先在幾輩子裏見到的都要多。」

據2016年4月的美國《時代週刊》(Time Magazine)報導,在1975年的銷售最高峰,男性成人雜誌《花花公子》(Playboy)雜誌賣出了560萬份,但如今僅僅是美國的成人網站,平均每月訪問量就達到1億次。

貢獻流量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在2015年2月發布的一份研究顯示,在14至17歲的英國男孩中,有40%表示自己經常觀看色情影片。而根據《性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 Research)的調查,年輕男孩首次接觸網絡色情的平均年齡為12歲。

在我成長的年代裏,以前那些限制級內容變得隨處可見。我和我的朋友常看色情片,有時甚至是在上課期間,用學校提供的電腦,沒有人覺得這種事有什麼不妥。

Reboot Nation 網站創辦人 Gabe Deem

與此同時,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ED,即陽痿)人數也在上升。根據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NIH)的調查,1992年,大概5%的40歲男人患有勃起功能障礙。但21年後,《性醫學期刊》(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在2013年7月刊登的一份研究稱,在40歲以下的美國男人中,26%曾尋求 ED 治療。

引起ED的原因很多,比如社交障礙、抑鬱症、藥物或者酒精濫用。而隨着社會不斷開放,人們比起以前更容易承認及討論 ED,也會導致研究者「發現」更多ED患者,令相關人數「增加」。

不過醫學界也開始關注網絡色情氾濫是否為原因之一。美國男性生殖及泌尿學會前主席 Ajay Nangia 就表示:「沉迷於網絡色情的男性彷彿經歷過脱敏療法(Desensitization),以至於通常對屏幕上的性愛更容易有感覺。」

今年26歲的 Alexander Rhodes 的父親是軟件工程師,這使他3歲時就有機會接觸電腦,並在大概11歲的時候看到了網上彈出的色情廣告。

這個展現女性被強姦的畫面,為他打開了新世界。到14歲,他邊看色情視頻邊自慰,次數可以達到1天10次;開始戀愛後,他發現自己習慣在做愛時「幻想色情視頻裏的場景」,否則身體很難興奮,這令他的歷屆女友「感到受傷」。他搞砸了幾段關係,雖然不認為全都怪罪於網絡色情,但還是覺得「它對我有害,對跟我交往的女人也有害」。

有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表示,她們感覺男伴期待自己在性愛過程中模仿色情片裏的女人,因此無法自由地展示自己體態或者探尋自己的性需求,從而降低性愛的滿意度。

「我們要關注的不僅僅是網絡色情的內容,還要注意它的傳播方式,」Gary Wilson 說。他曾在美國南俄勒岡大學(Southern Oregon University)擔任生物學客座教授,並在網絡色情出現後也一度成為重度使用者,這驅使他研究這一問題。

Wilson 指出,網絡色情的行為特徵包括「獨自一人、偷窺、點擊、搜索、同時打開多個頁面、不停出現的新刺激」,而現實的性生活則是「交媾、撫摸、被撫摸、氣味、情感連接、互動」。他表示,過量的網絡色情刺激會改變人的大腦結構,最終出現上癮症狀,也就是「人們需要越來越強、且不停變化的刺激才能感受到性興奮」,這帶來的症狀包括性功能障礙、社交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抑鬱症等。

不過,醫學界並不是所有人都像 Wilson 一樣,認為網絡色情與上述症狀是直接的因果關係。

由於經費不足、醫學界的迴避態度以及對照實驗欠缺(很難在年輕人群體裏找到完全沒有受過互聯網色情影響的人群)等種種原因,迄今為止並沒有太多關於互聯網色情影響的研究。特別是不少網絡色情重度使用者同時存在藥物濫用、抑鬱症等狀況,因此缺乏確鑿證據表明過度沉迷網絡色情與勃起功能障礙、社交障礙等現象直接相關。

Reddit網站上「Nofap」討論區
鏈接分享網站 Reddit 發起 "NoFap"討論區。

當醫學界還在謹慎尋求答案的同時,不少重度網絡色情用戶開始行動,展開自救與救人行動。Gary Wilson 於2010年創辦網站YBOP,分享有關網絡色情可能帶來的後果等資訊;Noah Church 則創辦了一個幫人戒除網絡色情的網站,並通過每小時收費100美金的價格,提供 Skype 諮詢服務,還寫了一本可供免費閲讀的書 Wack(編譯:怪人); Alexander Rhodes 於2011年在鏈接分享網站 Reddit 建立 "NoFap"(拒絕自慰)討論區,並創造了一個同名網站,目前每個月的獨立訪問量達到100萬。去年4月,他辭掉 Google 的工作全力透過網站幫助和他面臨一樣問題的人。

還有28歲的 Gabe Deem,他創辦了 Reboot Nation 網站,旨在為那些沉迷網絡色情並相信它造成自己 ED 的人提供服務。

Reboot Nation 公開演講人都是曾經瀏覽大量色情片的男人。
Reboot Nation 公開演講人都是曾經瀏覽大量色情片的男人。

帥氣的 Gabe Deem 在現實生活非常受女性歡迎,但他也經常瀏覽網絡色情內容,他說因為「它們簡直無處不在」。最開始只當成消遣,隨着日漸沉迷,他發現如果不開電腦,自己就算在悠閒的星期天下午想自慰都做不到。他通過排除法找出原因:

  • 經驗不夠?不對,我14歲就開始了性生活;
  • 身體不夠健壯?不對,我是專業的私人健身教練;
  • 嗑藥?不對,我一輩子連抽煙都不超過5次;

最後他想到網絡色情,並認為這才是正解。即使醫學證據並不那麼充分,不過他的理由十足:「如果事情要發生改變的話,那麼它得來自那些從12歲起就在網上不停找色情資源的人。」

50 萬年
2015年,全世界最大的成人網站之一 Pornhub 的影片觀看總時長達到約50萬年。

聲音

(雖然我們在試圖戒掉色情片)但我們從來都不反對性愛,我們只是希望能再次享受性愛,並對另一個真實的人產生渴望。

試圖戒掉自己嗜好的重度網絡色情用戶 sirrifo

那種關於色情內容誘發勃起功能障礙的說法只不過是一種神話。

心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 Nicole Prause

未來虛擬實境(VR)、擴張實境(AR)投入色情產業是無可避免的趨勢,但如何透過更前瞻性的研究與技術開發,引導這個趨勢在婚姻生活中扮演強化與輔助的角色, 才是真正重要的課題。

Twitter用戶 @yikuanlee

勃起功能障礙

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ED)為男性性功能障礙的一種,是指性交時陰莖勃起硬度不足以性交或不能維持至射精,病程3個月以上者。人類陰莖的勃起功能是男性生殖系統在各種環境因素作用下,在體內複雜的神經、內分泌調節下完成的,其功能狀況也會受到個體的精神、心理以及複雜的社會因素的影響。中文俗稱的陽痿、不舉或者性無能,都是患者不願意接受的貶義詞,勃起功能障礙這一名稱能更精確且中立地定義這種症狀。也有一些雄性動物的陰莖有軟骨,例如狗,就不存在勃起功能障礙。(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TIME紐約時報YouTube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