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以色列前總統、諾貝爾和平奬得主佩雷斯病逝,畢生推動以巴和平

刊登於 2016-09-28

以色列前總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佩雷斯(Shimon Peres)在特拉維夫病逝。
佩雷斯大半生活躍於政壇及公益領域,曾兩度出任以色列總理,並於2007年出任總統。

兩週前因嚴重中風入院的以色列前總理佩雷斯(Shimon Peres)於9月28日逝世,終年93歲。特拉維夫(Tel Aviv)希巴醫療中心(Sheba Medical Centre)的醫生公布,佩雷斯自9月13日入院以來,病情一直未見好轉,至當地27日下午更急劇惡化,腦損傷無法逆轉,並出現呼吸及腎臟衰竭,最終在28日早上3時40分病逝。

佩雷斯是以色列政壇元老,曾於1984年至1996年兩度出任總理,並於2007年出任總統,直至2014年才卸任,但仍活躍於政治及公益領域。1994年,正擔任以色列外交部長的佩雷斯,與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一同獲得諾貝爾和平奬,以表揚他們推動以巴簽署《奧斯陸協議》(Oslo I Accord),促成中東地區和平。

父親的遺產將延續至未來。過去,我們一直為身為他的家庭成員而感恩,但今天,當我們感受到以色列全國、以至國際社會的失落,我們也分擔着這份傷痛。

佩雷斯的兒子 Chemi Peres

1923年8月2日,佩雷斯生於波蘭維什涅瓦(Vishnyeva,今屬白俄羅斯)。雖然他的父母並非正統派猶太教徒(Orthodox Jews),但佩雷斯自小受祖父薰陶,成為虔誠信徒。1934年,佩雷斯跟隨家人遷居當時英國統治下的特拉維夫,其後入讀農業學校,當過奶牛場工人、建築師等;佩雷斯亦投身「工黨錫安主義運動」(Labor Zionist movement)的傘下青年政治組織,及後加入「以色列地工人黨」(Mapai)。

1947年,佩雷斯加入猶太武裝組織「哈迦納」(Haganah),初期負責人事及軍備採購。1948年,以色列宣布獨立,「哈迦納」被重新編制成為以色列國防軍的核心力量;1950年代,佩雷斯作為以色列國防部駐美國代表團的總監,先後於新學院(The New School)及紐約大學修讀英語、經濟和哲學,又於哈佛大學修讀高級管理學。

1959年,佩雷斯代表中間偏左「以色列工黨」(HaAvoda,由以色列地工人黨等合併而成)當選國會議員。1960至1970年代,佩雷斯歷任移民、通訊與交通、新聞、國防等多個部門的部長。

HaAvoda 經歷1977年選舉失利、自以色列獨立以來首次淪為反對黨後,於1984年重返執政地位,與右翼「利庫德集團」(Likud,或譯以色列聯合黨)組成聯合政府,總理由兩黨派員輪替,佩雷斯就在1984年至1986年間首度擔任以色列總理。

卸任總理後,佩雷斯擔任外交、財政部長等職,期間參與並成功斡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簽署《奧斯陸協議》,因此在1994年與拉賓、阿拉法特一同獲頒諾貝爾和平奬。佩雷斯曾經形容,巴勒斯坦是以色列最緊密的鄰居,並相信巴勒斯坦能成為以色列最緊密的朋友。

你不需要與朋友缔造和平,而是和你最憎惡的敵人。

佩雷斯

1995年11月,因與巴勒斯坦和解而被部分以色列人視作出賣國土的總理拉賓,在出席一次和平集會時遭極右翼激進份子開槍行刺身亡;拉賓的總理職位由佩雷斯接任。但在1996年,HaAvoda 雖然在國會選舉中贏得最多議席,但在分開舉行的總理選舉中,佩雷斯以1%得票率之差敗予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爭取連任失敗。

在拉賓遇刺身亡後,以巴和平進程無以為繼。2000年,阿克薩群眾起義(或稱「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以色列國防軍稱「潮汐事件」)爆發,並遭以色列國防軍鎮壓,以巴局勢陷入緊張。期間,佩雷斯作為以色列政壇元老,持續表態支持維護《奧斯陸協議》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進程;但另一方面,他亦支持時任以色列總理沙龍(Ariel Sharon)動用國防軍「防止」來自巴勒斯坦的「恐怖主義」自殺式炸彈襲擊。

2003年,已經80歲的佩雷斯第三度當選 HaAvoda 黨魁;2005年,時任以色列總理沙龍退出執政「利庫德集團」,並創辦中間派「卡狄馬」(Kadima,或譯前進黨),吸納了不少HaAvoda 黨員,其中就包括佩雷斯。2007年6月,佩雷斯獲「卡狄馬」黨內提名參選總統,並成功當選以色列第9任總統,直至2014年7月卸任。

佩雷斯大半生活躍於政壇及公益領域。早在1997年,佩雷斯亦創辦了非政府組織「佩雷斯和平中心」(The Peres Center for Peace),旨在推動社會、經濟合作發展,以及中東地區人民互動,建設該區和平及人道主義發展。

聲音

在人民眼中,他(佩雷斯)不再只是一個政客,他成為了歷史代表人物,重於政治、重於日常時事議題,他是其界別中出類拔萃的代表人物。

以色列報章 Yediot Ahronot 專欄作者 Nahum Barnea

作為美國人,我們對他(佩雷斯)有所虧欠,因為論促進美國和以色列的聯盟關係,自甘迺迪(John F Kennedy)以來的每一任美國總統當中,沒有人作出的貢獻比佩雷斯多。

美國總統奧巴馬

佩雷斯代表着和平,一生致力為猶太人謀福祉,以及宣傳他的國家和鄰國之間的諒解,也因為努力創造中東地區和平,而分享獲得了一項諾貝爾奬。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

奧斯陸協議

奧斯陸協議,正式名稱為《臨時自治政府安排原則宣言》(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on Interim Self-Government Arrangements),指1993年8月20日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秘密會面後達成的和平協議。9月13日,雙方於美國白宮草坪簽署了協議,被認為是以巴和平進程中的里程碑。但在協議簽署後兩年,拉賓遭以色列右翼激進分子刺殺,其後巴勒斯坦極端勢力亦連續發動針對以色列的襲擊事件,街頭衝突逐漸演變成雙方武裝對抗,奧斯陸協議的執行遭無限期擱置。(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衛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BBC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