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Salesforce 或收購 Twitter,Google 與微軟等也有意出價

刊登於 2016-09-26

客戶關係管理(CRM)軟件服務提供商Salesforce可能收購Twitter。
Twitter 2016年第二季財務報告顯示,其營收6.02 億美元、成長20%,平均月活躍用戶數則有3.13 億。

社交媒體元老 Twitter 的用戶基礎增長停滯、利潤持續下滑,加上平台內種族主義、恐怖主義言論猖獗等負面消息不斷爆出,加大了該公司被出售的可能性。除了之前傳聞的微軟、Google 和威訊(Verizon)外,據華爾街日報9月25日報導,企業雲計算公司 Salesforce 或正考慮報價 Twitter 。

雖然名氣不如其他幾家巨頭,但成立於1999年的 Salesforce 在業內同樣是實力雄厚。該公司旨在為用戶提供各種雲端的產品,從而使得客戶無需擁有自己的軟件,或花大量資金在訂單管理、銷售管理、聯繫人管理等服務上。

Salesforce 是企業雲端服務的供應商,如果這筆收購成功,Twitter 月均3.13億活躍用戶產生的巨大實時數據,將極大促進 Salesforce 大數據(Big Data)分析平台的發展,更好地幫助該公司的企業用戶分析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與心理動機。

簡單來說,Salesforce 目前掌握了充足的企業資源,而 Twitter 將為他們提供數量龐大的消費者資源。兩者一旦打通,將極大促進 Salesforce 的成長。

另外,Salesforce 也可利用 Twitter 擴展其業務領域和經營模式,開發潛在的客戶服務。

消息傳出後,Salesforce 的数字营销总监 Vala Afshar 在 Twitter 上发帖列出了四个选择 Twitter 的理由,包括其提供了最好的實時新聞服務、優秀的宣傳平台等。

不過,科技新聞網站 Recode 指,目前談判還處於早期階段,Twitter 的出售價格可能會介於180億至300億美元之間。而 Twitter 目前的市場價格大約在130億美元上下。Twitter 和 Salesforce 均拒絕就此發表評論。

Twitter是洞察客戶的金礦。

信息技術公司Forrester分析師Brandon Purcell

競爭激烈,Twitter 花落誰家?

但 Salesforce 也將面臨眾多強手的競爭,首先就是微軟。此前微軟與 LinkedIn 就收購事宜進行談判時,Salesforce 曾參與競購,并迫使這一收購的最終成交價提高了約50億美元。與 Twitter 相似,LinkedIn 同樣擁有龐大的消費者關係網絡。

Google 也傳出將追逐 Twitter,除了想完善其「社交」元素以外,更在於該平台能幫助 Google 擴大其移動廣告業務。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 預測,今年社交媒體廣告收入中 Facebook 將獲得約68%的市場份額,作為網絡廣告領域的傳統強者,Google 亟需有所作為。

通訊巨頭威訊(Verizon)同樣看重 Twitter 的廣告市場。該公司之前已經收購了 AOL 與 Yahoo,致力擴展其網絡廣告業務,如果他們進一步收購Twitter ,就有可能打破 Google 與 Facebook 目前對於網絡廣告市場的壟斷。

9月23日,基於加拿大投資銀行 RBC Capital Markets 對 Twitter 所做的專項調查,其分析師 Mark Mahaney 將 Twitter 的股票評為「弱於大盤」,預計因疲軟的廣告收入其股票價格可能會有25%的下降,將目標股價由17美元下調至14美元。但在 Salesforce 收購意向傳出後,Twitter 股價上升兩成,超過22.5美元。

5
基於加拿大投資銀行 RBC Capital Markets 調查數據,Twitter在廣告市場的投資回報率(ROI)位列第5,落後於Google、Facebook、YouTube以及LinkedIn,但領先於雅虎和AOL。

聲音

Twitter依舊有獨一無二的資產,其核心用戶有着強大的價值。

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 Mark Mahaney

Salesforce

Salesforce是一個提供按需定製客戶關係管理服務的網絡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三藩市。Salesforce於1999年由當時37歲的甲骨文(Oracle)高級副總裁、俄羅斯裔美國人Marc Benioff創辦。此後Marc Benioff提出雲計算和軟件即服務 (SaaS) 的理念,被譽為「軟件終結者」,開創了新的里程碑。Salesforce提供個平台,使得客戶無需擁有自己的軟件,也無需花費大量資金和人力用於記錄的維護、儲存和管理,所有的記錄和數據都儲存在Salesforce上面。同時和普通的自己購買軟件不一樣,用戶隨時可以根據需要去增加新的功能或者去除一些不必要的功能,真正地實時了按需使用。(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華爾街日報TechCrunchEngadgetCNBC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