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生日報」計劃:錢鋼和他的舊報旅行

新聞史不好教,老報人錢鋼想了個辦法,讓學生們在歷史中找到新聞,在舊聞中理解歷史。

特約撰稿人 王一葦

刊登於 2016-09-16

錢鋼。
錢鋼。

9月開學後,香港大學半山腰上已有102年歷史的儀禮堂,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JMSC),二樓的一間小課室,每週都有一個夜晚人頭攢動。

這是資深新聞人錢鋼的《中國新聞史》課堂,從1949年中國人民共和國建國講起。錢鋼今年63歲,板寸短髮略見花白,平日總戴着金屬框眼鏡,斯文温和。從解放軍軍報記者開始,他從事新聞採編近40年,曾以1976年災後親身經歷和1984年重訪寫成《唐山大地震》,被奉為經典。2003年,50歲的錢鋼來到香港,加入成立才4年的JMSC,擔任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在那百歲小樓中,圍繞中國新聞與歷史,教課、研究、寫作,轉眼已經13年。

《中國新聞史》2011年開講,是門小課,每個學期,大概二三十個新聞系研究生選修。但每次上課,本專業學生、外校來的旁聽者,上屆乃至上上屆的畢業生組成的聽課隊伍遠超選課人數。而錢鋼在JMSC開的暑期新聞史通識課程「通傳媒、識中國」,幾乎香港主要傳媒的中國組記者、編輯,甚至主編,都來過。

聽課者們期待的,除了錢鋼的講授,還有他特設的課前「開胃小菜」,由學生講述的「生日報」。

驚心動魄的生日報

「生日報」是《中國新聞史》的一份課堂作業。每位同學都要尋找父母或自己出生當天的家鄉報紙,從當年的報頭、新聞甚至廣告中搜集值得一談的材料,經探索和考據後,在課上做10分鐘的演講。

開講新課,錢鋼總會用自己的「生日報」給學生做示範。他出生在1953年。當年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史達林)去世,中國各地紛紛致哀。斯大林的俄文名字意為「鋼鐵」,而父親也為他取名為「鋼」。錢鋼還發現,當時《人民日報》還是一份「有牙齒的報紙」,時常登載批評黨政機關的報導;而香港的《華僑日報》上滿是熱映的英美電影廣告。

這個時代對於講台下的學生而言,大多是陌生的。來港大讀研的學生大部分是80後和90後,他們的父母大部分生於上世紀50到70年代。錢鋼曾說,「記者也是史家,新聞的理念在面對歷史尋訪和寫作時是一樣的」,他要求學生們,在舊聞中尋找 「歷史的蛛絲馬跡」 。

2014年9月,上海女生吳妍嬌在這個課堂上講述了父親的生日報。她閲讀1960年的上海《文匯報》,得知廣東省轟動一時的「馬口火災事件」,進一步搜索發現,官方的「救火英雄」名單上少了六個名字。這六個救火犧牲者,都是處於勞教中的「右派」。直到火災發生45年後,才有媒體揭露出這一塵封內幕。

「做生日報就像翻看一部有温度有厚度的老電影,」吳妍嬌說,「情節、人物都帶着某種年代感,甚至有些畫面因為『種種原因』模糊不清,但我們卻從中剝離出真相」。

比吳妍嬌低一屆的徐然,來自江蘇常州。她在1964年的《台灣徵信報》上看到一篇報導,寥寥數語稱「新疆的一個共匪少將軍官已逃到蘇俄」,卻因字跡模糊,看不清這軍官的名字。她求助網絡,幾經核實,發現這位維吾爾族少將名叫祖農·太也夫,他的叛逃,竟引發六萬餘邊民外逃,史稱「伊塔事件」。徐然繼續分析,推測大饑荒、新疆民族分裂勢力和中蘇關係共同造成了這場逃亡。

廣東人馮梓瑩和重慶人劉樂凱,是唯一一對「組隊」做生日報的學生。他們在父母的生日報上都看到了關於「駕機起義英雄」的新聞,50多年前,有不少從台灣飛行員駕機飛到大陸「投誠」而成為新聞主角。「樂瑩瑩」組合繼續挖掘材料,發現了在大陸報紙上「不存在」的歷史:從大陸「駕機起義」前往台灣的人數也不少。當年,兩岸還在金門打過「宣傳仗」,對駕機起義者給予金條獎勵。直到1989年兩岸關係緩和後,「駕機起義」才銷聲匿跡。

「生日報」中還有一些史料是未經報載而獨一無二的,它們來自學生採訪家中長輩時得知的家族歷史。

來自內蒙古的姚曉天,在爸爸生日前幾天的報紙上看到關於「愛國衞生運動」的報導,和奶奶一聊才知道,爸爸成為早產兒,正是因為奶奶在這場運動中打掃衞生時,從小凳子上摔了下來。

一位香港學生的媽媽是歸國華僑,一度被派至安徽農場,後到香港,成為公屋居民。她展示的珍貴照片,顯示內地「文化大革命」(文革)時期,一位女青年到港後剛剛有點打扮的樣子。

「生日報演示的好處是,有大敘述,又有小敘述,」錢鋼說,「既讓人看到時代大背景,也讓人看到生活的細枝末節。 」

除了父母出生時的歷史,學生們還挖掘自己生日附近的事件,比如80年代末內地一連串的動亂。

家鄉在江蘇的張雯生於1989年8月。雖然之前已了解「六四事件」,生日報仍給了她新的視角。從自己的生日報上,張雯看到國家領導人視察上海、表彰平息「動亂」的武警,新聞中一再強調 「四項基本原則」。她還發現,反腐倡廉成了當時熱話,連重點拍攝的電視劇,都以現實和改革為主題。

來自四川攀枝花的李慎,在1986年生日當天的《四川日報》上,看到紀實文章《唐山大地震》,作者正是老師錢鋼。這是唐山地震十週年的紀念連載報導。

報紙上錢鋼《唐山大地震》的文章。
報紙上錢鋼《唐山大地震》的文章。

歷史與現實,時代與個人,通過舊報產生了奇妙的關聯。

來自北海道報館的新聞史教學法

「新聞史可不好教啊。年輕人沒有多少興趣,」錢鋼記得一次在飯桌上談起想開新聞史課程,一位傳播學教授如此回應。為了「盤活課程,讓大家快樂學習」,錢鋼有過許多奇思妙想,比如讓學生模擬競選中共總書記,發表演說,而「生日報」的靈感來自5年多前的一次旅行。

2011年初,錢鋼訪問日本。在北海道的報館入口處有台機器,錢鋼投入硬幣、在觸摸屏上輸入出生日期後,機器打印出了他出生那天的 《北海道新聞》。這一瞬間給了他靈感,從父母或自己的生日報開始接觸新聞史的資料,會不會是一條路?

同年夏天,錢鋼第一次將「生日報」的概念引入香港大學《通傳媒、識中國》公開課。秋天,「生日報」實驗在港大新聞碩士課程和廣州中山大學也開始了。2015年,錢鋼受邀在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開設「中國當代新聞史」課程,「生日報」又進入了深研院的新聞課堂。

「生日報」初生時,董晉之擔任《通傳媒、識中國》公開課助教。據她回憶,最初目的只是讓大家觸摸舊報,激發好奇心,沒有太多深入的探究。但不論是在香港還是內地,北方還是南方,「生日報」都成功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熱情和創意,探究成果獨特而豐厚。

在中山大學,講「三反五反」(編注: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針對國家機關和私營企業的一場政治整風運動),幾個女生把《人民日報》上「一個會計的自殺」的故事改編成了話劇;講文革「紅八月」(編注:1966年8月,毛澤東首次在天安門城樓接見紅衞兵,支持「造反」,大規模的暴力和動亂由此開始),幾個男女生戴上紅袖章,像當年的狂熱少年那樣在台上且唱且跳。 在港大,學生們改編相聲、彈唱反戰歌曲;在北大深研院,有學生專門為生日報演示製作了時長5分多鐘的動畫,用戲說的形式「盤點」大饑荒後的1963年。

樂趣之外,「生日報」的演示中也有不少靜默和悲傷。港大的一位同學講起祖父在文革中的遭遇,一度情緒失控,泣不成聲。

「回到現場,是歷史教學的關鍵,」錢鋼說,「生日報演示為同學創造了觸摸歷史的機會,讓他們初嘗尋覓史料、考證史實、大海撈針、慧眼識珠的滋味。這方法幫助他們,將我講述的新聞史轉化為人的故事,更好把握每個歷史節點的語境。」

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新傳網總編的資深媒體人陳競新,就是這樣通過「生日報」開始「讀懂」大陸新聞的。

陳競新出生在文革發動的1966年。2014年參加港大公開課時,他看到當年香港《星島日報》上報導「毛澤東行蹤不明」,西方專家推測毛已病危,「看到這消息,當時的感覺只是有趣,所以報告時也只是當笑話蜻蜓點水式地講述」,但錢鋼卻對這則新聞很感興趣,陳競新於是進一步探究,發現這其實是文革爆發前毛澤東部署的重要一步──「我才知道自己是捉到寶也不懂。」

「好記者是『有根的人』,那根就是歷史感。」錢鋼說。

錢鋼與同學們在光影中看歷史報章。
錢鋼與同學們在光影中看歷史報章。

痴迷舊聞,「這是我的家常便飯」

錢鋼對舊報的痴迷,始於上海徐家匯的藏書樓。

1990年,錢鋼的太太于勁正創作長篇紀實文學《上海1949:大崩潰》,錢鋼跟着她在藏書樓看了一段時間民國報紙,其中有《申報》、《新聞報》、《大公報》,感到「大開眼界」──「昔人舊事從未消逝,歷史只是在我們的身邊熟睡着」──從此成癮,「拿起放不下」,這些年讀了多少舊報早已算不清,用他的話說,「這是我的家常便飯」。

後來,他在編輯《20世紀中國重災百錄》、主持《南方週末》、參與紀錄片《幼童》策劃拍攝的過程中,都很重視「舊聞」。2005年,錢鋼在港大圖書館特藏部讀了一年舊報紙,2006年寫成《舊聞記者》一書,解讀六十年前《大公報》等報刊的新聞。在自序中,錢鋼說:「在歷史面前,傳媒人無法掩飾自己的人格。前輩們逐日留下了他們的白紙黑字;對後人,我們也一樣。」

2016年是文革發動50週年,從1月開始,錢鋼選取這五年來課堂上學生所做過的1958年至1976年的「生日報」,整理成文,刊登在網站上,以作歷史的紀念。截至8月,共發表62篇。

在為「生日報」系列文章撰寫的結語中,獨立媒體人江雪稱之為一場「知識和思維的宴席」。宴席五年,仍未散場。

9月又至,港大迎來了又一批新聞系學生,他們的舊報旅行即將啟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