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首份調查數據揭示,全球原野地帶或在一個世紀內消失

刊登於 2016-09-10

巴西亞馬遜森林。
在短短16年間,全球原野面積減少了約10%。圖為巴西亞馬遜森林。

談論保護自然環境時,許多人會想到通過局部地保護各類棲息地,來拯救大熊貓或其他受滅絕威脅的動植物。不過,澳洲昆士蘭大學(UQ)地理規劃與環境管理學院副教授 James Watson 及其團隊近日發表論文指出,站在更宏觀的角度去觀察,地球空曠而遼闊的原野地帶(Wilderness Areas)已受到嚴重破壞,急需引起政府及環保組織重視,並加強保護。

研究論文於9月8日在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發表。研究團隊比較了自1993年至2009年間地球原野地帶的收縮變化,指出在短短16年間,全球原野面積減少了約10%,即330萬平方公里。研究團隊認為,如果任由這一趨勢繼續下去,在一個世紀內,地球上所有的原野都將消失——如果沒有原野地帶發揮自然調節作用,生態自我修復能力將大幅度減弱。

這個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調查數據使得我們意識到原野消失後,是無法恢復的。它們會變成別的什麼東西,但不可能再恢復成原野。

論文第一作者 James Watson

這是首份用數據展現地球原野地帶面積減少狀況的調查。類似的統計數據在森林砍伐議題上也能見到,但這份研究的視角更廣闊,將「原野」定義為:幾乎沒有人類活動痕跡的陸地。論文指出,在這16年期間,南美洲的損失最嚴重,原野面積減少了約30%;其次是非洲,原野面積減少了14%——在幾內亞及剛果共和國,有大片的森林和沼澤遭到完全的破壞。

目前全球原野面積還剩下約3000萬平方公里,佔陸地總面積的23.2%,大部分分布在美洲、亞洲及非洲地區的北部和澳洲。

Watson 表示,造成原野消失的重要原因在於,政府和各類環保組織傾向於優先保護已經受到嚴重破壞的瀕危動植物棲息地。而偏僻又無人看管的原野,因為放任自流的農牧業與礦產開採等人類活動被大規模「腐蝕」。

原野不僅為瀕危動植物及原住民提供棲息地,還在維持生物多樣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研究員 Stéphanie D'agata 表示:「即使是年代最久遠,且生態系統最完好的海域,其生物多樣性也比不上陸地上的原野」。她的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學術雜誌《自然》子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此外,原野出色的碳收集(Carbon Storage)功能也使得其擁有出色的氣候調節能力。非政府組織保護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常務副主席 Russ Mittermeier 就認為:「原野,特別是原野上的森林,應該是目前為止最有效的應對氣候變化的資源」。

巴西可持續發展國際研究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ility )生物學家 Robin Chazdon 認為,這項研究是「一記警鐘」,並表示「我們必須花費比以往多得多的努力來保護原野。」

3000
全球原野區域在1993年至2009年間減少的330萬平方公里面積,接近100個台灣,或者3000個香港。

聲音

如果我們不儘快採取行動,原野會完全消失,對於保育工作、氣候變化、以及某些十分脆弱的人類社群(原住民)而言,這將是場災難。

論文第一作者 James Watson

全球環境政策沒有很好地保護正在消失的原野。儘管原野為生物多樣性、調控地區氣候及支持許多原住民社區都提供了有力的幫助,但它們正在我們眼前消失。

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JCU)教授 William Laurance

這份報告進一步凸顯人類活動對於自然及人類本身帶來的巨大影響。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英國分會科學與政策主任 Mike Barrett

原野

原野或稱曠野,是地球上尚未受到大規模人類活動改造的自然地帶。原野區域往往是珍貴物種的棲息地,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與豐富的物種多樣性,而這些都是難以在都市、實驗室或動物園內重現的。原野地區也常保存人類最初始的文化遺蹟、精神與審美觀。(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衛報路透社VergeScienceMag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