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新加坡寨卡疫情嚴峻:30名中國公民感染,病毒或已變種

刊登於 2016-09-07

2016年9月3日,新加坡,工人噴灑殺蟲劑進行滅蚊工作。
2016年9月3日,新加坡,工人噴灑殺蟲劑進行滅蚊工作。

9月6日,新加坡衛生部和國家環境局發表聯合聲明,確認再有17個新增的本土傳播寨卡感染案例,加上5日新增的16例和4日新增的27例,新加坡在短短3日中已經新增60例寨卡病例,令病例總數上升至275例。另據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消息,感染者中包括30名在新加坡的中國人。

由於相關區域內的蚊子可能已被(寨卡病毒)感染,僅隔絕病患可能效果有限,我們應該更著力於病媒管制。

新加坡衞生部8月28日公告

新加坡自5月中旬發現首例輸入性寨卡感染病例後,8月27日又發現首例本土傳播病例, 28日又確診40例本地傳播病例,自此感染數不斷激增,疫情嚴峻。新加坡官方在4日的聲明中,就指出在當日新增病例中,有20個與此前發現的疫區疫情有關,且對兩個病例的化驗顯示,有病毒來自東南亞而非南美,意味着寨卡病毒可能已經在東南亞變種。

6日的聲明則指,當日新發現的17個病例中,有10個出現在阿裕尼灣(Aljunied Crescent)、沈氏道區(Sims Drive area)、加冷大道(Kallang Way)、巴耶利峇大道(Paya Lebar Way)疫區,另1個病例出現在碧山12街(Bishan Street 12),意味着碧山12街有可能成為新疫區。餘下6個病例則與已知疫區無關。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指會在相關疫區進行滅蚊工作。正在出席東盟峰會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在會上呼籲和東盟各國能攜手合作,做好長期對抗寨卡疫情的準備。

而在新加坡感染寨卡病毒的30名中國公民病情並不嚴重,大多已經康復或正在康復。而中國內地此前已經發現22宗經外地傳入的寨卡病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發布提示,建議孕婦和有懷孕計劃的人及其伴侶盡量避免到寨卡本土傳播地區旅行。

9月6日,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再度發表指引,建議到過任何寨卡疫區的人在回國後至少6個月內,應當對性生活採取安全措施,且沒有感染症狀的人也應遵守,以避免寨卡病毒經性傳播。世衛組織統計,已經有11個國家出現經性行為傳播的寨卡病例。

南美是寨卡病毒感染最嚴重的地區,巴西迄今已有逾8萬個確診病例。寨卡本身症狀輕微且僅持續數天,但世衛組織的報告指,目前研究基本認為寨卡病毒是「小頭症」和吉巴氏綜合症的成因。

72
根據世衞公布的數據,目前出現寨卡病毒經蚊子傳播的國家和地區高達72個。

聲音

我現在宣布,最近巴西的小頭症爆發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已經構成了全球緊急公共衛生事件。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陳馮富珍,今年2月1日

要隔離那些有寨卡感染的國家不一定真的可行,因為這種病毒是由蚊子傳播的,尤其是當一個有寨卡的國家和一個沒有寨卡的國家接壤的時候。

英國諾丁漢大學分子病毒學教授Jonathan Ball

對那些可能已經感染的人來說,最糟糕的事是我們什麼也做不了。我們正在對抗和研究的是一種令我們完全無計可施的東西。除了別被蚊子咬到之外,沒有治療方法,也沒有預防手段。

美國婦產科學院免疫專家工作組主席 Laura Riley

小頭症

小頭畸形(microcephaly),又稱小頭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它指的是一個人的頭圍相對於其年齡與性別的平均值小三個標準差以上的狀況。小頭畸形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會在生命的最初幾年出現。多種的發展狀況或染色體異常都可造成小頭畸形。一般而言,有小頭症的人的預期壽命會減短。受影響的新生兒常有着許多的神經缺陷及癲癇發作(seizure)。嚴重的智能發展缺陷是常見的,但運動機能(motor function)的障礙可能要到較後來才會展現。驚厥(Convulsion)也是可能出現的。小頭症沒有特定的療法。歷史上知名的小頭畸形患者有路易十二和弗朗索瓦一世的弄臣多里布來(Triboulet)等。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京華時報Channel NewsasiaBBC新京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