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巴西總統羅塞芙被罷免,副總統接任料執政從左轉右

刊登於 2016-09-01

2016年8月31日,巴西巴西利亞,被參議院彈劾正式罷免的前總統羅塞芙,告別發言後與支持者擁抱。
2016年8月3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被參議院罷免總統職務的羅塞芙在發言後,與支持者擁抱「告別」。

8月31日,巴西參議院就針對羅塞芙(Dilma Rousseff)的總統彈劾案進行了最後一輪投票,結果為61票贊成、20票反對,在贊成票數超過三分之二的54票之下,彈劾案獲得通過。作為巴西史上首位女總統,羅塞芙被罷免後,其原本至2018年屆滿的餘下任期,將由原副總統、隸屬保守派民主運動黨(PMDB)的泰梅爾(Michel Temer)接替。泰梅爾於9月1日已宣誓就職。

這亦意味着,羅塞芙所屬的左翼勞工黨(PT)持續13年的執政要告一段落,預料巴西政府將由中間偏左轉向中間偏右。

參議院表決彈劾案後,隨即又就是否禁止羅塞芙在8年內擔任公職進行投票,結果為42票贊成、36票反對、3票棄權;由於贊成票數少於三分之二,議案未獲通過,意味羅塞芙毋須離開巴西政壇。

羅塞芙被彈劾基於兩點理由,一是她在制定2014年的財政決算時涉嫌違法,包括未經國會許可向國有銀行舉債,以掩蓋政府的財政赤字;二是她領導的政府在國家石油貪污案中不作為。

我知道我會被審判,但我問心無愧,我沒有犯罪。

羅塞芙於29日就彈劾案於參議院上自辯

2010年,羅塞芙代表勞工黨參與總統選舉,並勝選;2011年1月,她正式就職,成為巴西歷史上首位女總統。2014年,她再度勝出總統選舉、成功連任,但基於財政決算涉嫌造假、涉嫌貪污等醜聞先後曝光,以至在經濟困境下耗費籌辦2014年足球世界盃、2016年里約奧運,她的第二個任期展開後不久,民調支持率已降至約10%。

圍繞羅塞芙的政局動蕩擾攘多時。早在2015年8月,巴西16個城市數十萬人走上街頭抗議,要求羅塞芙下台。12月,針對羅塞芙的彈劾案被眾議院接受。今年3月16日,羅塞芙任命與自己同陷石油貪腐醜聞的勞工黨創辦人、前總統盧拉(Lula da Silva)為內閣幕僚長,再度刺激民意;此前,巴西曾發生全國大型示威,遍及該國約300個城市,抗議羅塞芙和盧拉。

今年4月17日,巴西眾議院以多數票通過了對羅塞芙的彈劾案,議案轉交參議院審議。5月12日,巴西參議院全體會議在首輪投票中通過彈劾案,羅塞芙隨即被強制停職,副總統特梅爾出任代總統。8月10日,參議院在第二輪投票中再次通過了彈劾案。

彈劾案的最後審理階段自8月25日展開,由巴西聯邦最高法院主持,控辯雙方在參議院發言並提出各自的證據。8月29日,羅塞芙接受了逾14小時的質詢,在此之前,她發表了30分鐘的講話為自己辯護,否認犯罪,並要求參議院廢止彈劾案。8月30日,參議院對彈劾案進行了最後的辯論,並最終於31日投票表決。

泰梅爾組建中右翼聯合政府

針對羅塞芙的彈劾案得以通過,泰梅爾被視為主要推手之一。今年3月,泰梅爾主導 PMDB 退出執政聯盟,轉而與反對黨結盟,造就反對派成議會多數。

現年75歲的泰梅爾,於9月1日已宣誓就任巴西總統,並組建起中右翼聯合政府,計劃通過經濟私有化、削減國家機構開支,以帶領巴西脫離經濟困局。預料他亦會落實推遲法定退休年齡、削減社會福利、嚴格限制發行新國債等措施。有分析指,相比羅塞芙,泰梅爾更得金融市場的信任。

本週稍後,泰梅爾將以巴西國家元首的身份,飛往中國出席在杭州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

聲音

世界需要知道,我們的投票不只是針對財務問題。彈劾是局勢特別嚴重時我們要採取憲法賦予的補救措施。這就是現在的情況。

彈劾羅塞芙請願書的作者 Janaina Paschoal

如果羅塞芙被彈劾,那我希望將來能有一位司法部長有幸請求羅塞芙的原諒。如果羅塞芙屆時還活着,則請求她本人的原諒;如果她已經去世了,則應該請求她子女、孫輩的原諒。

前司法部長 José Eduardo Cardozo 抨擊彈劾案

羅塞芙

迪爾瑪·羅塞芙(1947年12月14日-),巴西政治家,保加利亞裔移民之女,2010年當選巴西總統。她的父親是保加利亞共產黨的一名活躍成員,因遭受政治迫害而移居國外。她於1970年代開始積極參政,還因參加反獨裁的左翼地下組織「馬克思主義遊擊隊」而坐牢;1972年獲釋後,她又在南里奧格蘭德州繼續從政,並協助成立民主勞工黨。她在2000年離開民主勞工黨,加入巴西勞工黨;2002年獲盧拉委任為礦業及能源部部長;2005年擢升為總統府幕僚長(即總統辦公廳主任)。2010年3月,羅塞芙辭去公職,參選巴西總統,得到盧拉和中間偏左執政聯盟的支持,成為巴西首位女總統。2014年巴西總統選舉,羅塞芙以微弱優勢連任。第二個任期上任後不久,民調支持率降至一成。她於2016年4月17日遭聯邦眾議院多數票通過被彈劾,並於8月31日被正式罷免。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紐約時報新華社美國之音德國之聲中央通訊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