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大戰在即:Uber試運營自動駕駛服務後,Google也要進軍共乘市場了

刊登於 2016-08-31

歌自行開發叫車 App ,讓Uber感受到極大威脅。
Uber最近一次市場估值達到700億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Google 將在美國三藩市(舊金山,San Francisco)推出自己的共乘(拼車,Carpool)服務,以降低用戶的出行開銷及緩解交通擁堵。在進入這一發展迅速的市場後,Google勢必將與 Uber 等公司展開激烈競爭。

根據報導,Google 今年5月就在其加州總部附近開始試點項目,當地一些公司的員工可以使用 Waze 應用來聯繫其他開車通勤的用戶。Waze 於2013年被 Google 收購,此前的主要功能是通過收集其他司機的行車信息來為用戶實時提供駕駛路線導航,現在則作為 Google 打入汽車共乘市場的重要入口。

知情人士稱,Google 計劃在今年秋季向三藩市的 Waze 用戶開放這一項目,若取得成功,將擴大這一服務的範圍。

當 Google 邁出這一步時,很多爭議與問題必定會隨之出現,例如在價格制定方面可能會激起很多人的不滿。我並不認為他們在解決這些問題方面具備豐富及可以參考的經驗。

澳洲諮詢機構 Macquarie Group 分析師 Ben Schachter

與主要提供叫車服務的 Uber 和 Lyft 不同,Google 推出服務的目的是令拼車共乘的成本足夠低,從而讓打車的吸引力降低。Google 表示,使用 Waze 服務的用戶不需要擔心價格問題,因為司機只會收取很少的費用,主要用於分攤油費。Waze 目前的試點項目收費為每英里54美分,遠低於 Uber 和 Lyft 的費用。Google 目前也沒有推出任何優惠措施,但在探索如何在不同地區制定不同的乘車價格。

而與 Uber 和 Lyft相同的是,Waze 的司機也不是 Google 員工。但 Google 目前並不打算對 Waze 司機進行身份審查,也不會開除被投訴的「問題司機」。

一些沒有被 Uber 和 Lyft 打入的海外市場也是 Waze 的重點發展方向。華爾街日報指,Google 已在以色列成立 Waze 分公司,甚至去年就開始在以色列部分地區測試共乘服務,並將業務擴展至該國大部分地區。

Google 公司高管曾公開承認,汽車共乘將成為其無人駕駛技術的潛在商業模式之一。作為最早進入無人駕駛領域的科技巨頭之一,Google 在無人駕駛技術開發方面一直保持領軍地位。但8月18日,Uber 突然宣布將測試無人駕駛服務,與 Google 展開正面對決。

8月30日,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集團首席法律顧問 David Drummond 也宣布退出 Uber 董事會,理由是雙方業務重疊,出現利益衝突。2013年,Google 旗下創投基金(GV)曾向 Uber 注資2.58億美元,讓 Drummond 得以進入 Uber 董事會。

此外,曾長時間使用 Google 地圖為其打車服務提供導航的 Uber,近日也宣布開始自行研發地圖,以降低對 Google 的依賴。

6500
被 Google 收購後仍獨立運營的 Waze 活躍用戶數高達6500萬。

聲音

雖然我不太清楚誰控制着 Waze,但據我的乘客反映,他們都非常信任 Waze 這款軟件。如果管理層能夠利用這一點,我相信 Waze 的拼車服務可以搶到一些市場份額。

加州一位 Lyft 司機 Robert Rickett

鑑於兩家公司之間的業務重疊度越來越高,我最近辭去了 Uber 董事會的職務。Uber是一家非常活躍的公司,它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裏一直在與我們合作。Google 風投仍然是一家熱情的投資者,將繼續與 Uber 合作。

Alphabet 集團首席法律顧問 David Drummond

共乘

即拼車(carpool),是指兩人或兩人以上共乘汽車旅行的交通方式。由於多人共乘一輛交通工具的原因,共乘可以減少人均的旅行成本(比如油費、過路過橋費)和駕駛交通工具帶來的壓力。共乘還是一種對於環境友好的和可持續發展的交通方式,因為它減少了温室氣體的排放,緩解了交通的堵塞和削減了停車位的需求。 有關部門經常鼓勵民眾以共乘的形式出行,尤其是在高污染和高油價的情況下。2009年,共乘旅行佔到了美國人出遊方式的43.5%,10%的美國人選擇共乘通勤。通勤共乘的主要乘員(超過60%)是家庭成員為主。共乘通勤主要流行於工作機會聚集和人口密集的地區。共乘還和交通的成本(包括油價、通勤時長和社會成本)有明顯的相關性。但是,共乘的行為較少發生在工作中長時間相處的人、年紀交長的工作者和私房屋主身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華爾街日報Quartz紐約時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